80%专家看好楼市,只有 20%城市有希望

魔都财观·2023年01月06日 10:34
希望新来的兔年,能够让所有人扬(阳)眉(没)吐气

2022年,终已过去,道一声再见, 

2023年,迎面走来,说一句你好。 

有网友说,2022年能活着,就已经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了。 

一晃口罩都戴三年了,三年就像一年似的。 

元旦假期,进出了几个商场,大型商场像中山公园的龙之梦、金沙江的环球港,人流还是不错的。 

但是一些小的商场人气堪忧,比如小商场漕河泾的印象城、上海体育馆附近的星游城。 

经济活动,萧条分化。

不禁让人心生疑问: 

2023 年,我们的经济会怎么走呢?有希望吗? 

我们的楼市呢?能够平稳着陆吗? 

希望新来的兔年,能够让所有人扬(阳)眉(没)吐气。 

01

大疫三年,终结在 2022

网络上一些街头采访的视频,采访者问路人: 

如果对2022年说一句话,你会说点啥?

很多路人,总结下来都是一句话:滚蛋吧,2022。 

是的,对于 2022 年,我想多数人都是没有好脸的。 

如果 2022 年是个人的话,真想拉过来胖揍一顿,然后说一句: 

求求了,2022 年,你做个人吧。

2022 年,确实太难了。 

终于熬了大半年,新冠肺炎也改名叫新冠病毒感染了。 

全面放开的架势也已经摆好了。 

1月8日起, 

病毒管理上变成了“乙类乙管”。 

入境人员全员核酸检测也要取消了。 

进口冷链食物也不需要检核酸监测了。 

新的开始,新的世界。 

只是不知道,从头再来的 2023 年,能否好好做个人。 

02

2023年经济会怎么样?

要知道未来,我们最好先看一下已过去的 2022。 

我们都知道,拉动经济前进的三驾马车是:出口、投资、消费。 

2022 年上半年的经济是出口强、投资平、消费弱, 

下半年就已经到了出口平、投资平、消费弱。 

经济学家任泽平总结了 2023 年中国经济的三大挑战: 

第一条,全球经济衰退抑制外需,出口可能继续下滑, 

第二条,逆全球化趋势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高科技行业发展受到限制; 

第三条,房地产进入关键着陆期。 

当然,有挑战,也就有新的机会。 

2023 年中国经济的三大机会在于: 

一是,2022 年美联储一整年都在疯狂加息,23 年人民币贬值和资本流出压力有希望得到缓解; 

二是,2022 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23 年有望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革命; 

三是,如果能够科学抗疫、实现房地产软着陆、平台经济完成整改再出发、启动新基建为主的经济刺激计划,经济复苏在即。 

2023 年中国经济有望步入复苏轨道,重新引领全球。 

其实,政策层面的反应一直是很敏锐的。 

在准备要全面放开的背景下,国家层面立马出台扩大内需战略规划。 

也就难怪有些专家跳出来说:可以直接给老百姓发钱,刺激消费。 

短视频平台上,甚至有人在喊,为国消费的时刻终于来了。 

你一块,我一块。

国家经济跑得快。

可以预见的是,2023 年将会有一系列的刺激消费的政策接连出台。 

机会总还是比困难多,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 

正如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说: 

一旦看到了曙光,那就立刻起飞。

上海买房,怕买贵怕买错

03

楼市往哪里走?

我们也不禁要问,2023 年的房地产会何去何从? 

2022 年末尾,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的提法,再次在中央层面提出。 

各个城市,放松调控政策,漫天飞舞。 

2022 年全年,全国房地产的政策数量达到近几年的峰值,总数达到近千条。 

全国 300 多个城市发布了不同的政策,因城施策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转变: 

2023 年,房地产将步入分化式复苏时代。

长期看,房地产的分化根源还是在于人口流动的分化。 

那么,未来中国人口会如何分化呢? 

从城市群看,中国人口依然会持续向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集聚。 

近10年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180万人,但东北、西部等区域近年呈现人口流出趋势。 

不同城市群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 

从城市看,人口会持续向少数核心城市集聚。 

近10年深圳、成都、广州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55万,郑州、西安、杭州、重庆、长沙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30万。 

这些城市都是所在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在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化,也是大势所趋。 

未来 70% 的中小城市会面临人口流出和房子过剩。

只有 20% 左右的都市圈城市群人口在流入。

2023 年,70% 的中小城市,将会是最尴尬的存在。 

一方面,乡村振兴大战略,轮不到他们, 

另一方面,城市群联合发展,人口反倒被核心城市虹吸。 

未来人口流动,分化只会原来越严重。 

人口,要么留在了有特色产业的乡村, 

要么,去到一二线大城市或者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独留那些三四五线城市,在寒风中独自凌乱。

再加上,之前的三四五线城市土地政策的倾斜,高库存的压力,会让中小城市更加难受。

不同的城市群在分化、城市群内部也在分化、城市内部区域地段也在分化。 

2023 年,将会是楼市分化式复苏的序幕。 

未来,分化的二八效应会更加明显,一线城市依然是未来的硬通货。 

比如,即便是遭受严重影响的上海,2022年,依然领跑全国。 

分化式复苏将是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最大特征。

04

普通人该怎么办?

2022年,多少人梦想着可以虎虎生威, 

可愣是,被全国反复的阳阳阳打败了。 

从虎虎生威,变成了尽量苟住。 

昨天,公司同事说要请小伙伴们喝奶茶。 

我问为啥,他说刚刚把手上小城市的房子给卖了,换成了一套三房。 

我说,现在苟住不动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同事说,抓住苟且红利才更重要。 

在别人觉得没必要的地方,坚决不吝惜地投入; 

在别人不那么认真的地方,多较劲一点。 

深想一步,认真一点,你就能享受到别人的苟且为你带来的红利。

在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楼市里面,你比别人多走一步,就能抓住红利。 

宏观上看,2023年的楼市复苏是有信心的。 

吴晓波年终秀的50人专家团调查数据,比较看好2023年的楼市。 

房地产 2022年信心调查的时候,有55.8%的学者认为房地产将趋冷。 

而 2023 年的结果显示,认为房地产会回暖和向上的预测占41%,房地产会持平的预测占44%, 

即有85%的学者认为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会进入正常或上行的轨道。 

古语云: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能够看到苟且红利,看到分化趋势不可逆的人,总是能把握一些先机。 

对于普通人来说,坚定地押宝在一线城市,坚定看好人口净流入的城市群,就是未来最大的认知势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魔都财观”(ID:moducaiguan),作者:观观,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AR这片黑暗森林中,2022年,所有人看到了一点点曙光。

2023-01-06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