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眼」:西部无人机新品诞生的摇篮

谭伊妮@36氪四川·2022年12月26日 18:09
全国第二、西部唯一的无人机测试飞行基地
天空之眼
未融资四川省2016-08
专供无人机进行飞行测试的基地
我要联系

在成都西北角70多公里外的彭州桂花镇鹿坪社区,有这样一片区域,空中时常能看到不少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在盘旋,时而高飞,时而俯冲,宛若电影中的空战现场。

这里并非影视剧拍摄现场,而是专供无人机进行飞行测试的基地——“天空之眼”无人机测试飞行基地(下称“天空之眼”)。该基地是四川省深化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的成果,由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而成,目前已建成6个功能不一的飞行基地,并拥有空军批复的半径3公里、真高300米的无人机专用飞行空域,总占地面积超60亩,为客户提供飞行测试场地租赁及布置、无人机销售、无人机驾驶执照培训、无人机航拍和无人机研学、实训等服务,客户包括纵横股份、中科灵动等国内60多家无人机企事业单位。

图片

西部首个无人机飞行基地,解企业燃眉之急

“以前想要在空中真机实测一次无人机真的很难!”「天空之眼」的负责人周小明说。

2017年以前,四川乃至整个西部都没有专用的无人机飞行测试场地,许多无人机研发企业只能到通用机场测试,面临着审批程序复杂、周期长和成本高等难题。

周小明告诉36氪,那个时候他们到通用机场测试无人机,测试前不仅要经过层层审批,还要跟有人机的飞行时间协调错开,能分到的测试时间短。此外,为了避免跟有人机冲撞,测试的时候还要清场,成本很高。

尤其是在2017年4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黑飞事件发生后,国家对无人机的飞行管制越来越规范,无人机企业申请场地测试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就算按正规程序走,空域批文等申请都办好了,有时候公安局还是会通知我们等一等。”

飞行测试可以等,但研发进度等不得,周小明深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萌生出自己建设一个无人机专用飞行测试场地的想法。

真正促使他把想法付诸实践的,是当年发生的两件大事——航模运动重新被全运会纳入正式赛制和四川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前者催生出新的飞行测试需求,后者为周小明成立「天空之眼」提供了政策保障。

种种因素推动下,「天空之眼」应运而生,缓解了此前无人机企业“场地难找、审批慢、成本高”的困境。

在场地方面,「天空之眼」专为无人机而建,总占地面积超60亩,比六个足球场还大,划分了专门的无人机飞行测试区和检飞区,并配备了雷达和可见光、红外热成像测试监控平台和激光打击测试等无人机管制系统测试相关设施以及AOPA理论培训教室、平整小跑道等基础设施,企业无需清场,可以放心大胆地测试。

不仅如此,「天空之眼」拥有高山、丘陵、森林、河流、湖泊等各种丰富的地形地貌,能一次性满足不同无人机在不同应用场景测试的需求,比如用于森林火灾应急救援的无人机,就可以直接飞到森林上空模拟测试。

在审批方面,由于「天空之眼」拥有空军批复的半径3公里、真高300米的无人机专用飞行空域,企业不用到相关部门层层报备,直接把每天的飞行计划由基地统一上报给空管部门即可,审批流程大大减少,周期也从原来的三至五天缩短到了一天,企业可测试的无人机飞行时间也被大大延长。“每周可以至少保证五天的飞行时间。”周小明说。

在场地和审批方面节约的时间和精力具体反映在成本上,周小明告诉36氪,与在通用机场测试相比,企业到天空之眼测试无人机至少能节约四分之一的成本。

助推多款无人机产品量产,不断修炼内功

作为全国第二、西部唯一的无人机测试飞行基地,自2018年一号基地建成以来,「天空之眼」陆续服务了不少无人机企业,包括纵横股份、中科灵动等60多家,许多新品是在这里通过测试,成功量产、走向市场。可以说,「天空之眼」是我国无人机新品诞生的摇篮。以纵横股份为例,从该公司2019年入驻「天空之眼」至今,已经完成试飞3千余架次,推动了5款无人机成功走向工业化量产。

图片

在为四川乃至西部的无人机产业做出贡献的同时,「天空之眼」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近三年营收增速超100%。周小明告诉36氪,目前,「天空之眼」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为无人机企业提供场地租赁及布置服务,该服务有两种收费模式,第一种类似于共享办公,基地根据企业的飞机大小和占地大小进行收费,但场地仅局限于一号基地和二号基地;第二种属于定制化服务,价格不一,基地根据客户需要测试的场地类型、面积和特殊参数进行布置,不允许其他无人机企业同时进行测试。

除了场地服务,「天空之眼」还面向C端提供无人机行业服务、无人机销售业务、无人机驾驶执照培训和无人机研学、实训等服务。“有无人机飞行资质的游客可以直接上手操纵无人机,没有资质也没关系,游客可以接受我们的无人机资质培训,或者体验航拍。”周小明说。但由于场地目前的硬件条件限制,「天空之眼」优先接待无人机企业测试业务,在C端业务方面还没有大力发展,去年基地内的游客接待量约为8800多人次。

为了更好地为无人机企业和游客提供服务,周小明提到,接下来「天空之眼」将聚焦修炼内功,升级基地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以无人机场地租赁服务为例,过去,「天空之眼」监控和指挥基地内的无人机全靠人工,而现在,「天空之眼」在基地安装了无人机低空管制系统、基地内视频实时监控系统等软件,大大提高了基地的运作效率。

不仅如此,早在2020年「天空之眼」就与成都纵横股份、成都无人机产业协会、中国移动联合,计划在基地打造「无人机智慧谷」,建设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研学体验飞行基地、航模比赛基地、直升机停机坪等,吸引更多无人机行业试飞人群进入项目,助推四川无人机产业发展。“该项目不久后将正式动工,也期待我们能为企业和大家提供更多好玩有趣和高质量的服务。”周小明说。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天空之眼
我要联系
专供无人机进行飞行测试的基地

下一篇

「携恩科技」已经获得2022年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2022-12-2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