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宏生命:全球首创PHC吸入制剂,抢占千亿慢阻肺市场
项目或公司: 重庆赛宏生命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句话简介:专注研发20年,只为呼吸更幸福!
应用场景:慢性阻塞性肺炎和哮喘治疗。
项目亮点和价值:赛宏生命以中国自主研发的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 (简称“PHC”)为有效成分,全球首创PHC吸入制剂,并通过“药物+装置”的方式,切入千亿慢阻肺市场,尝试打破跨国药企垄断地位,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慢性阻塞性肺炎(简称“慢阻肺”)是人类三大慢性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心血管和糖尿病,一旦发现需要终身用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也患有慢阻肺,使得他每走两步都需要停下来喘气。
据《柳叶刀》杂志报道,我国有1亿慢阻肺患者,全球约5亿。据此推算,我国慢阻肺市场规模约1000亿,全球约5000亿。
参加第三期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渝创渝新加速计划”的重庆赛宏生命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宏生命”),正在研发用于慢阻肺治疗的雾化吸入溶液(全球首创国家二类创新药),以中国自主研发的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简称“PHC”)为有效成分,采用“药品+装置”的模式,希望迅速抢占市场。
赛宏生命实验室
吸入制剂是慢阻肺的首选用药,具有副作用小、直达靶器官、起效快、使用简单、生物利用率高等优点。但是,呼吸吸入制剂开发技术门槛高、药械一体化生产工艺复杂,又被称为“仿制药领域最高端、最难做的细分领域”。
长期以来,呼吸吸入制剂的核心技术和数据都被跨国制药公司把控,国内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研产品多为仿制药,国产替代率仅10%。
数据来源:米内网、智银资本
仿制药可以理解为原研药的“平替”,采用的是同一有效成分,作用于同一适应症。而赛宏生命正在研发的PHC吸入溶液,是全球首创国家二类创新药:该吸入溶液的原料药PHC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原研,国外没有生产;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PHC独特的临床价值,填补慢阻肺急性发作期(AECOPD)治疗的行业空白。
相比同类产品,PHC具有水溶性好、半衰期长、可用于急救等特点,非常适合制作雾化吸入溶液,且每日用药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
更重要的是,PHC对装置适用性强,常用的雾化器都可以适用,在雾化装置上规避了国外的专利技术壁垒。
目前,市场上呼吸吸入制剂产品,根据装置的区别,一般分为定量吸入气雾剂、粉雾剂和雾化吸入溶液。全球吸入制剂各剂型按销售金额统计,粉雾剂处于主导地位,占46%。中国市场却呈现出不同的情况,粉雾剂仅占25%,雾化吸入溶液占比高达73%。
但是,雾化吸入制剂国内目前仅有9个产品上市,远远不能满足雾化临床用药需求。
同时,由于包装材料在呼吸吸入制剂产品成本结构中占50%,因此赛宏生命决定通过“药物+装置”组合的方式,切入中国更具发展潜力的雾化吸入溶液市场。
数据来源:头豹研究院、智银资本
目前,赛宏生命在研的PHC吸入溶液已完成中试生产,药理药学大部分完成,与其配套的雾化装置已经完成工业设计。预计2024年进行二期临床,2026年获得生产批件,2027年完成“中美双报”。
赛宏生命在MAH模式(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将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分离,同时要求获得上市许可的主体,对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售后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安全负责)的搭建上具有优势。早期赛宏生命靠着药品销售起家,后又积累了十余年的研发经验。目前,赛宏生命专注于研发和销售,投入相对更大的生产则交给了上市公司华森制药,形成了哑铃型组织结构。
赛宏生命创始人姚有良
为快速推进新品研发,抢占慢阻肺雾化吸入溶液市场,赛宏生命已开启A轮融资,计划出让10%的股权比例,融资额度为6000万元。本轮融资将用于完成药理、药学相关研究,申请临床批文并完成临床一期,达到可上市申报的状态。同时,赛宏生命已启动上市计划,预计2026年拿到PHC吸入溶液生产批件后,实现科创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