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速推动再工业化 带动香港工业升级转型

36氪产业创新·2022年11月04日 16:19
所谓香港再工业化,并不是指要把土地和芳动密集的制造业重新带回香港,而是聚焦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及智能生产工 序等为基础,引进及发展适合香港的高端制造业,并同时促进香港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以创新科技提升香港制造业的竞争力。

提起香港,不少人马上联想到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购物及美食天堂,其实工业在香港的发展路上也占重要一席,香港制造的食品、药物等素来深受市场欢迎。十月中香港特区政府发表的年度施政报告,亦大篇幅提出要完善创科生态圈,实现香港「再工业化」。在国家及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的工业方兴未艾,即将迈上更高台阶!

图中为香港科技园公司管理的将军澳创新园,多栋推动香港「再工业化」的重要基建相继落成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港资制造企业借着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机,往珠三角地区投资设厂,并以香港作为营运总部,形成「前店后厂」的跨境合作模式,香港因而转向服务业发展。近年,国际经营环境不断改变,2008年金融风暴后,各经济大国着手加强自身经济实力,以减低长期受金融市场不确定因素影响,均推出振兴制造业的政策措施,向高增值、高技术工业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此背景下,香港特区政府于2016年把「再工业化」纳入施政重点之中。所谓香港再工业化,并不是指要把土地和劳动密集的制造业重新带回香港,而是聚焦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及智能生产工序等为基础,引进及发展适合香港的高端制造业,并同时促进香港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以创新科技提升香港制造业的竞争力。香港科技园公司作为特区政府推动科创的旗舰机构,在推动香港「再工业化」方面不遗余力,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会订定了〞再工业化〞原则,培养拥有八大元素的产业,包括可带动本地工业产出、积极投资香港产业、增加优质就业机会、生产科技含量产品、加入先进工艺流程、结合创科研发元素、配合本地需要生产、发展可持续业务等。

科技园于2018年进入深入的调查,发现有三类厂家特别受惠于香港「再工业化」:第一类是供应本地所需,例如食物、药品、口罩及抗疫物资。

有厂商利用大埔医疗用品制造中心的无尘间,建立口罩生产线,供应香港市民所需

至于第二类,是担心知识产权被盗的企业。不少厂家担心,如果生产线的全部工序均在外地进行,容易把所有商业机密都泄漏出去,因此会选择其中一两个重要的工序在香港进行。第三类是需要本地科研的新科技、新工业,例如3D打印、生物科技、微电子等,香港大学排名相当高,有足够人才支援有关行业。总而言之,「再工业化」要推动的,并不是劳工密集的工业, 而是先进制造、智慧制造。

因应市场需求及特区政府大力推动「再工业化」,香港科技园公司去年决定,把三个由1970年代初开始成立的工业村重新定位成「创新园」( INNOPARK )。创新园将结合科技与工业发展,创造崭新机遇,并将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数据分析及物联网等先进创科技术注入传统行业,带领香港实现「再工业化」的愿景,带动香港的创科机遇及新经济发展。科技园公司将吸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先进工艺制程企业落户创新园,确保本地工业社群持续长远发展,造福社会。

科技园公司去年底宣布将工业村重新定位成「创新园」

科技园公司同时深信人才是推动香港数码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三个创新园不但可培育及提升年轻人才的专业技能,孕育新一代的科创领袖,同时有助科技园公司拓展创科版图,向更多企业及创业家提供全方位的增值及支援服务。

过往报道参考:解码香港科技园:亚洲顶尖的科研孵化基地如何建成?

欢迎关注香港科技园公众号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