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困局:从一个董事长被罢免说起

智能重构·2022年11月01日 19:40
时代的一粒灰对于每个企业都是一座绕不过的大山。

上市的荣光依稀还在眼前,图森未来突然“换帅“了。

董事长兼 CEO、CTO、联合创始人侯晓迪,一夕之间,在公司的各个职位均已解除,董事长席位也遭到罢免,CEO一职转而被交给了运营执行副总裁 Ersin Yumer 博士兼任。

当然,侯晓迪被通知后,直接说,“我们共同追求的梦想被政治所阻碍,是一件极其不公平的事情!”

这一切都源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图森的调查,且调查的重点是,图森是否通过向中国氢燃料重卡初创公司Hydron融资和转让技术来欺骗投资者。

图森的股价也应声而跌,一天就蒸发了近50%。

但今天的图森,可能是明天的XX,当下,这不单单是图森一家所面临的困局,时代的一粒灰,对于每家企业可能就是绕不过的一座山。

01 备受关注的首家自动驾驶上市企业

我们还是先来回顾下图森的成长。

对于图森来说,一共有两个关键人物,陈默和侯晓迪。2015年9月,两位前一位担任CEO,后一位担任CTO,联合创立图森未来,其主营业务是面向全球提供无人驾驶货运卡车服务,并专注于为长途重卡开发L4级别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侯晓迪年少成名,陈默连续创业,两者一拍即合,随后就拿了新浪的融资,图森开始一路壮大且过关斩将,曾获得新浪、英伟达、治平资本、复合资本、鼎晖投资、UPS、万都(Mando)等投资,总计融资额超过6.5亿美元,并于2021年成功上市。

且值得指出的是,图森近年来与Traton和Navistar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为公司奠定收入的基础。其中每销售一辆带有图森无人驾驶技术的Traton和Navistar卡车,就会给公司产生收益。

上市前图森披露其共获得5700台卡车订单,并计划2024年下线第一台L4级别自动驾驶卡车。而截至去年7月,图森的自动驾驶车队规模已超过50辆,并已服务于包括UPS、McLane在内的18位客户。

公司官网还显示,图森正与Navistar合作开发无人驾驶卡车,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生产,Navistar是美国市场四大主机厂之一,排名第三。未来客户将可直接从Navistar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销商处购买无人驾驶卡车。

上市高光之后,图森成为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市值一度达到了84.9亿美元。但随之受了美国政府的严格监管,并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查。

这其中,上市之前,新浪对图森尤为力挺,甚至体现为连续4轮加注融资,且当图森被投资人集体封杀之时,也是新浪的扶持,图森才渡过难关。

且图森招股书也显示,新浪为图森第一大机构股东,A类股占比达20%,有7.91%的投票权。新浪集团董事长兼CEO、微博董事长曹国伟,也获得了图森董事会席位。

但上市之后,彭博社报道称,图森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用以解决围绕其自动驾驶卡车业务以及该公司与中国关系的安全问题,图森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8-K表格显示,其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一份国家安全协议,这其中,两名新浪董事被要求在任期结束后退出董事会。

与美国政府达成相关协议后,图森限制了中国分公司获取数据。随后图森联合创始人陈默辞去了董事长一职,继续担任董事;图森联合创始人、原 CTO 侯晓迪成为图森新董事长兼 CEO。

而这就是开篇的导火索,陈默在今年6月创立了氢燃料重卡公司Hydron,专注于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可搭载 L4 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氢燃料重卡,希望借助研发氢能重卡来规模实现自动驾驶落地。

但陈默的双重创始人身份,也引起了美国相关机构的调查。尤其是,陈默离开图森董事会之后,他和侯晓迪仍是拥有特别投票权的大股东。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图森正面临美国多方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图森和氢能源卡车初创公司Hydron之间的关系,调查图森高管(主要是CEO侯晓迪)是否因未适当披露这种关系而违反了受信责任和证券法。

同时这些机构还在调查图森是否与Hydron共享了在美国开发的知识产权,以及这种行为是否向外海外对手输送有价值的技术从而欺骗了图森未来的投资人。

侯晓迪对此回应称,“我的职业和个人生活都是完全透明的,我与董事会充分合作,因为我没有什么可隐藏的。我想明确的是:我完全否认任何关于我有渎职行为的指控。”

02 数据安全和企业发展不可回避

侯晓迪在回应中也写道,“很遗憾的是,我们一起付出的努力,做出的牺牲,无法被那些不懂自动驾驶技术复杂性的人所理解。我们共同追求的梦想被政治所阻碍,是一件极其不公平的事情。”

因为解雇本身就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调查有关。证券备案文件称,在2021年期间,图森的员工为总部位于中国的中国氢燃料重卡初创公司Hydron的项目工作,花费了至少30万美元的带薪时间。

此外,图森还被指责,在今年对Hydron及其合作伙伴进行评估期间,图森与Hydron分享了机密信息,作为潜在的OEM合作伙伴,保密协议甚至是事后签署的

图森的董事会也在邮件中对罢免侯晓迪进行了说明:“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对侯博士的判断力、决策力以及作为CEO领导公司的能力失去了信任和信心,这一决定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在7月份发起的一项调查相关,最终一致认为终止侯晓迪的职务是必要的,这也符合股东的最佳利益。”

但其实,这也并不是首次图森遭遇此事,此前新浪相关事件时,据外媒FreightWaves报道,图森CEO吕程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世界的国家都希望把关键技术留在国内,”吕程说,“这和半导体或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没什么区别。”

此前,今年3月,图森前CEO吕程以及陈默辞职,就是图森与美国外国投资主管部门达成和解的一部分。美国外国投资主管部门此前也曾调查图森与中国的关系。

由图森此次突发状况可以看出,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核心之一,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受到了美国政府的严密监管,未来可能会继续审查更多同时横跨中美的公司,而这些公司也需要早日做出选择了。

这不禁让Tech对角线联想到,在美国的最新禁令里,除了不允许卖给中国含有美国技术的先进芯片设备,还不让美籍人士在中国芯片行业进行工作。

或许芯片产业就已经足够让更多的人敲起警钟,现在关于自动驾驶的另外一只靴子也落地了,图森只是作为标杆企业首当其冲,更多的企业也需要适时做出应对之策了。

硬币的另一面,国内正在不断促进芯片、自动驾驶等硬科技产业的发展,也不断出台各种利好政策,国内科创板也不断释放友好信号,是时候坚定地站在国内这个广阔的市场之上了。

君不见,最近大众汽车正拟投资24亿欧元与地平线建立合资公司,将加快集团面向中国市场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进程,进一步大众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领先位置。

03 资本层面早屯粮

陈默此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提到,自动驾驶公司要实现完全无人化货运,从量产车下线算起还需要10-15年时间,图森等自动驾驶公司还将继续烧钱。

因为上市财务的透明公开,图森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就显示,其2021Q1亏损大幅扩大,由去年同期的2580万美元猛增至3.85亿美元。

且11月1日美股盘后,图森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Q3营收265.3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78.5万美元,同比增长48.63%;净亏损1.1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15亿美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摊薄后每股净亏损为0.50美元,上年同期每股净亏损为0.54美元。

这足以看出,即便上市,图森也离成功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正是自动驾驶产业的常态所在,即狂砸钱不见效;落地遥遥无期;技术难以突破和安全问题无法保证。

在《Mobileye上市,ArgoAI倒闭,自动驾驶得赚钱》一文中,Tech对角线也提到了,赚钱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这意味着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可以坚持到产业最后,尤其是对于市场来说远期增长不那么可信时,近期盈利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回归到资本层面,低调且务实,做好“过冬”准备,以更加稳健的姿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才是在自动驾驶这条艰难赛道上继续深耕的正确姿势。

有两个数据可以证明已经有企业在践行:

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2022年第三季度,国内一级市场上共有55家自动驾驶相关公司获得61笔股权融资,其中23笔披露具体融资金额,对应的融资总额约为63.3亿元。

根ICVCity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共完成41起投融资事件,公开披露的投融资总额超过11亿美元。而放眼全球市场,三季度也只完成了44起自动驾驶相关融资,投融资总额约为13.3亿美元。

更何况,近期上市的Mobileye并没有真正可以松口气,早被英特尔提出500亿美元估值成了上市后的230亿市值,这还是上市首日高达37.95%的涨幅之下。

路透社分析认为,过去几年,投资者十分看好全球交通行业的新技术,英特尔正想借自动驾驶技术的“东风”推动Mobileye的上市,然而股市波动导致投资者对IPO的兴趣明显减弱,Mobileye就难以获取高估值。

也不用说就在Mobileye上市的同一天,被福特以1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后又陆续倾注了10亿美元,且大众汽车投资的Argo AI宣告倒闭。

因此,在大环境冲击之下,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多,自动驾驶赛道还算是比较正常的赛道,可以不因友商倒闭而自卑,也可以不因友商出事而伤神,但也最好是能拿钱时多拿钱,多练内功多找路,才是发展的万全之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ech对角线”(ID:gh_a2aad43a8244),作者:邹环博,编辑:霏霏,36氪经授权发布。

+1
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北交所内的主题基金们也逃不出亏损行情,从区间净值的最高/低来看,只有大成和最晚发行的景顺长城两只基金尚有看点,其他8家基金公司都在三季度中达到了历史低点。

2022-11-0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