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影像XMAGE发布,华为inside模式杀入手机端?
时间刚刚来到7月,汽车界、手机界都显得十分热闹。一边是各大新能源车企都在晒成绩单,另一边,随着高通骁龙8+芯片的到来,各大安卓手机厂商们都卯足了劲,喜欢借新芯片冲销量。
而无论是在汽车领域还是手机领域,都有华为的身影。
6月末,小康股份旗下的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新能源汽车品牌AITO发布6月销售数据,问界M5月销量再创新高,6月销量7021辆、新增大定10685辆。当月问界在国内主要新势力品牌中排行第八,销量远高于极氪。
紧接着在7月2号,华为宣布发布影像领域的全新品牌“华为影像XMAGE”。这一举措或与问界M5上的华为inside元素一样,是华为在移动设备领域向供应链深处发展的重要信号。
01.华为inside模式杀入手机端
在芯片代工受阻之后,华为似乎逐渐走上了一条深入行业供应链发展的道路,不仅要做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品牌,更要做行业供应链技术、服务与产品的重要提供商,面向B端用户。
华为此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扮演的角色就是典型案例,即部分网友所说的,华为要成为汽车界里的博世。
在北汽极狐阿尔法S Hi版、赛力斯SF5和AITO 问界M5上,或多或少都含有华为inside元素,如华为电机、电控、鸿蒙智能驾驶座舱,甚至还有车载冰箱和音箱等等。华为虽不直接独立造车,但在华为inside的车里却能够找到华为的品牌印记。
所谓“inside标签”,是主要供应链厂商对C端品牌的影响,在为后者提供技术或元器件时,在C端品牌的产品上有形或无形地“印上”自己的品牌标签。
例如许多Windows笔记本电脑上的微软标签和英特尔的“Intel inside”标签,亦或是安卓手机开机时那一闪而过的“Power by Android/Google”语句。换句话说,只要越是强势、越是重要的的供应链厂商,才能在C端产品的主要位置显示自己的品牌元素。
而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毫无疑问华为已具备为自己贴上“华为inside”标签的实力。至于在移动端呢?
在华为影像XMAGE品牌发布时,华为终端公司官博称:“这是我们对过去影像领域创新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影像领域探索的承诺”。
一方面华为与徕卡的合作已结束,华为手机需要新的独立影像标签,需要保持华为影像的品牌力,将过去华为+徕卡的市场影响力转嫁到XMAGE上;另一方面,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华为手机已不需要通过和其他厂商合作的方式提升手机溢价和产品力。
华为何刚在XMAGE的视频短片中也表示:“在探索初期,与徕卡的合作将色彩和影调表现力引入到移动影像领域”、“随着移动影像的进步与发展,来自传统行业的经验与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需要”。
在智能手机影像发展的浪潮中,华为的确给行业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如华为P9系列上的黑白+彩色双摄方案、华为P20 Pro上的手持超级夜景、AI场景识别和P40 Pro上的潜望超长焦等等。
华为影像XMAGE品牌的建立,或也是其希望品牌影响力外溢的体现。自己的产品不需要再印上别的品牌标签,如接下来的华为Mate 50系列,未来华为影像XMAGE甚至可能与其他品牌合作,扮演技术与服务供应商的角色,助力其他品牌在移动影像实力上的提升。
只不过,这条路并不好走,或许会和华为汽车服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发展的经历类似,智能手机领域的内卷程度也远比汽车领域要严重。
02.华为inside在手机市场水土不服?
在智能手机领域,其实早有华为inside的存在,只不过相对于问界M5在新能源汽车里的突出表现,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所扮演的新角色,目前没多少可圈可点的产品案例。
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的电机、电控等产品不同,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提供的服务偏向系统侧,如HMS服务(如谷歌GMS服务,HMS内置一整套华为移动服务体系),或具有间接影响力的OpenHarmony开源项目(华为已将其捐赠给开放原子基金会)。
目前,使用华为HMS服务的仅有乐视手机等行业边缘厂商,除了华为手机外,国产主流手机品牌里也未发现使用基于OpenHarmony开发的系统。
现在华为inside模式在智能手机里的窘境,正如当年华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类似,等来等去仅得到北汽极狐阿尔法S Hi版的应用,且还不是市场主推款,某种程度上也迫使华为找小康股份合作,进而才有了后面的赛力斯SF5、AITO 问界M5、M7。
华为inside模式发展的难点在于,华为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受众度和美誉度都极高,合作方可能都怕被华为品牌反噬。故而华为在推广汽车业务的初期时,其inside模式难以找到市场知名车企合作,最后只能找小康股份打造AITO问界这一“样板间”。
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更是如此,国内手机市场内卷严重,市场主流品牌份额不断提升。今年Q1国内智能手机的CR5率达到86%,市场TOP5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小手机品牌生产空间不断被压缩。
而汽车领域虽然存在大众、丰田等行业巨头,但仍有戴姆勒、福特、通用等实力玩家,许多国内传统能源车企转型新能源,恰巧也给了华为发展的契机。从鸿蒙在智能手机领域艰难的推广历程中能够看出,华为需要找到自己在智能手机领域中的“小康股份”。
对于市场主流手机品牌而言,与华为合作存在诸多顾虑。然而中小品牌可能就不同了,华为除了能在科技上提供帮助外,在市场推广、品牌营销上还能给予合作方特殊加成。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仅赛力斯SF5和问界M5能进入到华为线下门店直接销售这一项,就是许多车企无法做到甚至是羡慕的。
XMAGE是华为影像探索新起点,现阶段主要运用在自家旗舰旗舰上,但挂上XMAGE的logo的华为Mate 50系列、P60系列,不就是推广XMAGE最好的样板间吗?现在的手机厂商会找徕卡、蔡司和哈苏合作,没准未来的XMAGE的logo,就会出现在其他品牌的手机上。
未来,XMAGE可能也会成为华为inside服务中的重要一环,是华为向智能手机技术与服务提供商转型的重要一步。参考华为成长过程中在电信领域扮演的关键角色,向供应链深处发展,不就是华为在走向大众市场前,一直在做的吗?
或者说,相对于近些年来华为消费者业务在C端的大放异彩,深耕技术的B端业务才是华为基因的本色。
03.尾巴
在今年六月末举行的2022重庆国际车展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中国不缺一个华为品牌的汽车,中国缺一个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真正值得信赖、真正还能够持续去演进,来支持中国汽车产业的部件供应商。”
向供应链深处去发展的华为值得敬佩,正如我们看到的那些在马路上飞驰的汽车一样,其供应链背后的博世、电装、采埃孚等行业巨头,带给行业与用户的影响同样意义非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霉趣”(ID:weixin-nailaoquqi),作者:陈奶酪,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