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驱动到消费驱动,山东家电产业“重拾”生意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家电产业也实现了质的变化。
从80年代的缝纫机、手电筒,到9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现今的洗地机、投影仪、净化器等智能家电的出现,家电产业通过品类的不断创新,正在从细微之处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新消费下,家电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伴随家电产业体量的快速增长,本质为耐用品的家电产品也迎来了市场的饱和期,人们对家电的新增需求不断萎缩,家电产品产销市场略显低迷。
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家电行业一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家电行业国内累计销售额1540亿元,较上一年同比下降12.3%。
产业跨越式发展脚步逐渐放缓,家电行业也从增量市场逐渐转为存量市场。在谋发展、寻突破的存量市场影响下,家电的新消费增长点也开始从新增消费向更新消费转变。消费者结构变化所衍生的新消费需求,成为家电行业的新发展空间,为竞争日趋激烈的行业环境注入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家电行业也已从“产品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时代。
新消费趋势主导下,消费者需求不断细化,产品性能在不断升级的同时也更具观赏性,颜值与功能并存成为产品高端化的标签之一;为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家电智能化及场景化成为新发展趋势,这也加速了消费升级和进一步释放了用户的消费潜力。
图片来源:Unsplash
除此之外,行业的销售渠道也在不断创新,传统家电产业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借助“互联网+”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快速通道,线上营销模式也成为产业的新增长空间。
近年来,家电行业通过不断加速产品品类优化、品质升级及相关参与者服务意识的提升来为产业升级注入能量。家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激发了从产品成本、质量、研发等多个层面的充分竞争,推动行业脱离低层次市场竞争和价格战,极大带动了行业供给质量的整体提升,助力家电产业的转型升级。
以人为本,消费需求“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作为我国家电制造大省,山东家电行业有着完整的产业体系,培育了多家享誉国内外的家电企业,家电产品品类齐全、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美誉度不断擦亮“山东制造”的产业标签。
为引导家电行业健康发展,提升行业的规模实力。2020年10月,山东省发布《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试点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大节能、绿色、健康、智能型家电产品和智能家居系统的供给力度,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家电行业近几年的共同发力点,那就是“智慧家庭”。5G的快速发展,也将人们带入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传统的产业边界被不断打破,产业间跨界交叉越发普遍,家电产业也不例外。
2021年10月,“5G+工业互联网”家电行业全国现场会在青岛成功举行。作为本次会议的举行地,青岛借助打造世界互联网之都的战略机遇先行先试,开展远程设备操控、柔性生产制造、机器视觉质检等深度应用的探索实践,推动家电使用场景向更多场景延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电产业的发展史也是品牌的发展史。上世纪80年代末,五朵“金花”在青岛横空出世,其中三朵属于家电品牌,历经30余年发展,“金花”长久不衰,自身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带动着青岛智能家电产业的成长,逐渐形成以智能家居产业生态系统、新型显示产业生态系统为核心,人工智能、物联网、集成电路等多产业联动发展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家电产业也成为推动青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围绕智能家电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上,青岛充分发挥家电业整机(系统)应用优势,抢抓新一轮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在芯片、传感器等家电卡脖子技术上寻求突破,其中海信通过在高清画质芯片、TCON芯片等产品的创新及应用,与整机产品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整机竞争力。在推动家电智能场景应用上,澳柯玛以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为家电产品赋能升级,以全场景的智慧生活全套解决方案为目标,重点推进智慧产品开发,实现从“硬件模式”到“硬件+服务模式”的跨越。
为活跃存量市场,山东省推出《促进家电消费若干措施》,发放2亿消费券,省内居民在实体店及纳入检测范围的网上店铺,购买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四类商品时,按照单件商品销售发票金额,抵扣消费券。同时鼓励家电以旧换新消费,对采取“以旧换新”方式购买电器商品的个人消费者,补贴一定额度消费券,省内家电企业积极响应措施,在政府补贴基础上,发放商家消费券,形成了“山东人专属”的双重福利。
近年来,山东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持续瞄准高端化、智能化及场景化的发展方向,稳定推动传统家电向智能家电进阶提升。同时辅以政企联合的推动方式,活跃消费市场,为家电行业经济回暖提供重要的支撑保障,推动家电产业向“稳中求进”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