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赶深圳,“青岛芯谷”加快迈向微电子产业高地

黄兰兰@36氪山东·2019年04月24日 15:37
在更高坐标谋产业布局新篇。

近日,来自北京一家芯片公司(大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青岛芯谷”创业,他们不仅把积累多年的优势业务板块带了过来,还将160多位技术人员组成的核心研发团队也整体迁入。

能吸引到这个创新团队,青岛崂山区在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崂山区把深圳福田区和南山区作为学赶目标,在对标时发现,金融和科技是深圳领跑的核心竞争力。借鉴对方金融发展经验,崂山出台了山东首个“直接股权投资”办法,以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这个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为龙头,出资1个亿,联合企业与技术团队核心人员,共同在青岛注册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

据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党董事长刘青介绍,该资金最大的特点是给企业带来一个非常低的资金成本:若3年内退出,原始投资额即退出;3年到5年按照基准贷款利率退出;5年以后按评估价格退出。“直接股权投资”既解决了芯片研发的资金支撑,又解决了创新创业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像这种创新基金,崂山目前已设立4支,总投资近34亿元。

在科技方面,崂山当地虽然有海尔、汉缆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但产业链条“短和散”,新兴产业缺失,创新活力不足,高新技术和上市企业只有深圳南山区的1/10。找准了差距,崂山区在解决产业“点高面低”上寻求突破。青岛市崂山区副区长黄应胜是这么解释“点高面低”的:点高就是靠一些大企业在支撑,面低就是中小企业比较多,但是还不足以支撑整个经济发展的体量,针对“面低”问题,崂山按照产业组织理念,补强产业链上的一些链条。

在营商环境上对标深圳,青岛瞄准产业链高端布局的同时,关键是招得来还要留得住。为了培植像大唐半导体这样的微电子企业,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就在借鉴深圳等地经验的基础上,修改制定新招商政策,不仅计划补贴芯片的流片费用,还要用补贴的方式,引导本地制造企业采购本土制造的芯片。“我们最看重青岛的是综合的营商环境,从他创新创业的产业要素来讲,跟其他一些发达的城市,一些先进的地区,都已持平。未来企业将立足崂山区,把集成电路的设计能力和周边产业的带动能力发挥出来。”大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衍斌介绍说。

青岛市崂山区副区长黄应胜表示,根据寻标对标这样一个要求,每一个产业,都要打造百亿级产业的目标,同时,围绕这个目标,崂山也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招财引智的力度。青岛崂山区目前正加快完善“一业一策”的政策扶持体系,并将落地“单设企业服务中心”等5大创新举措,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重点布局智慧产业、智能制造等6+1产业,推动高端新兴产业链式集群发展。

在整个青岛,以学赶深圳为目标,正发起高效青岛和科技引领两大建设攻势,优化营商环境、审批提速增效的同时,推动创业投资发展,用资本力量推动人才聚集和科技研发;以“双招双引”为抓手,整合全球优质要素资源、引领“十强”产业集群发展,在更高坐标,谋求产业新布局。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两位知情人士称,瑞幸有望通过IPO融资5亿至8亿美元资金,将使其成为2019年迄今为止中国公司在美国最大规模的IPO。

2019-04-2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