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科技城:打造世界级种业产业集群的基石

李军@36氪海南·2019年01月31日 16:34
海南南繁科技城为海南科技建设推波助澜。

为推动三亚深海、南繁、文昌航天三大科技城高质量发展,海南省于本月初下发了《关于支持三大科技城发展的措施》,由省、市两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三大科技城建设发展资金各5亿元,政策期限为五年。

最新的《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也提出“建设南繁科技城,推动南繁科技产业发展,创建承载“南繁”国家农业科技的核心”。南繁是海南发展的独特优势之一,也是海南“海陆空”三大高精尖产业领域之一。可以说,让南繁成为驱动三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把三亚逐步打造成为世界级种业产业集群,助力海南农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虽然近年来“南繁”频频见诸于各类政府报告、规划,但事实上,南繁已有60年的发展历程,并促使三亚成为我国最大、最开放、最具影响的农业科技试验区。三亚作为南繁核心区正积极发挥着我国农业创新、科技聚集与成果扩散不可或缺的作用。

1

南繁是利用我国南方特别是海南岛南部地区冬春季节气候温暖的优势条件,将夏季在北方种植的农作物育种材料,于冬春季节在南方再种植一季或者两季的农作物育种方式。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光热资源,使得建国初期,三亚就被农业专家们视为“品种的摇篮”。

从1956年到上世纪60年代,以丁颖、吴绍骙等为代表的老一代专家提出了南繁加代理论,辽宁、湖南、山东、河南、四川等各省专家及技术人员开始了南繁的探索和实践。在这批专家中,就包括日后名字蜚声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大幕。两年后,袁隆平带领团队,一路颠簸,踏上海南岛,落脚三亚南红农场。当时的三亚还没有建市,只是一个小镇,镇上只有一条街,中间铺了柏油,两边是沙。在那个靠粮票吃饭的年代,亲眼目睹、亲身经历饥饿之苦的袁隆平,立志要在这里开启杂交水稻事业的新篇章。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11月23日,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带着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来到农场的沼泽地里寻找野生稻,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株长相异常的野生稻。当时,袁隆平正在北京开会,获悉发现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的消息,连夜乘火车南下,赶回三亚,镜检结果完全不育,欣喜若狂的袁隆平当即命名这株神奇的野生稻为“野败”。

这是注定可以写进历史的大事件。

这株“野败”,让袁隆平团队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改写了世界水稻育种史。杂交水稻由此走过了从“三系”到“两系”,亩产从700公斤突破到1000公斤,也把“杂交水稻”和“袁隆平”牢牢刻在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成功,一半功劳应该归功于南繁。

从1976年开始,全国推行杂交水稻,到了1998年,全国一半的稻田都在种杂交水稻。近半个世纪以来,南繁种业为全国农业发展,尤其是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

正因有了南繁这个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推广明显提速。通过南繁,我国主要农作物完成了6-7次更新换代,每次品种更新的增产幅度都在10%以上。

60余年的发展,三亚南繁已经成为中国种业的硅谷及“中国饭碗”最坚实的底座——我国已育成的7000多个农作物品种中,70%以上经过了南繁基地的培育,包括杂交水稻、高产玉米、抗虫害的棉花等。据不完全统计,南繁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超过3亿公顷,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累计增收稻谷4.5亿吨,相当于增加收入1.08万亿元。

而且,三亚还成为了中国种业走向世界的“中转站”和“出海口。相关资料现实,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年出口约4.7万吨,占全国种子出口量95%以上,而杂交稻育制种研究100%经过南繁。

另一方面,由于三亚的气候条件与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似,因此每年都有10多批次、上百人的国外专家和学员来三亚考察学习农业技术、南繁品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三亚还积极推动与澜湄国家在农业、科研、教育、经贸方面的合作,为东盟国家6亿人口提供前沿农业良种和技术。

例如在2017年,隆平高科成立三亚海外研发中心总部,利用在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建立的研发站,进一步开拓当地市场,作为最早进行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的东南亚国家,越南的杂交水稻种子进口量最高达2万吨。

2017年4月,隆平高科海外研发中心总部与国家种业成果产权交易中心三亚工作站正式签约落户三亚,标志着三亚南繁进入发展新阶段。“本地开展育制种,通过开展稻种种权交易,让传统农业高位嫁接金融业,三亚南繁有望寻求新的增长点。”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说。

同时,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积极推进南繁种业科技孵化器项目建设,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本地科技企业。海南省及三亚市更是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发展南繁产业。除了划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26.8万亩、核心区5.3万亩,纳入永久基本农田范围重点保护外,还将南繁育制种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一个多月前,农业农村部表示支持海南建设南繁科技城,赋予海南更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口审批权。相信只要紧紧抓住自贸区政策利好,谋划培育“陆海”新兴高科技产业,整合全国南繁育种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南繁科技城一定能够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种业创新高地。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互联网服务大众,互联网服务医疗。

2019-01-3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