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的2018:线下开花

精练GymSquare·2019年01月10日 19:01
健身房、跑步机、运动服,产品扩展;城市、家庭,场景延伸。Keep的2018,线下开花。

本文来自GymSquare精练(微信ID:GymSquare),作者/克里斯唐,GymSquare是一个原创精品健身内容平台,36氪经授权转载本文。

如果说「经济寒冬不是健身寒冬」这个判定成立的话,Keep是最好的例证。他们在2018年开健身房、做跑步机、上运动品牌,甚至连团队都扩大了3倍。2018对很多人而言是寒冬,但对Keep不是。

这一切发生在年初,Keep敲定的1.27亿美元的融资之后

1.27亿美元,要知道门店超过150家的大型综合俱乐部威尔士,收购估值都不超过30亿人民币。外资基金高盛,坚定看好中国健身大市场的无限潜力,逆市重金投资Keep。

但毫无疑问,高盛投资的远不止一个健身APP,他们看好的是这个聚集中国超过1.6亿健身用户的平台,能够将关注健身「转化」成健身行为

而融资完成后的Keep,对这个「转化」展开了全面实践

■ keepland

Keep首先开起了自己的健身房Keepland,健身房主打小型团体课,并尝试在更多层面上,连接线上用户行为和线下健身体验,目前已经在北京开到第5家,并即将开到上海。

Keep上架的健身产品有跑步机和体脂秤,并即将推出家用单车健走机手环。甚至在未来推出智能手表和连接传统健身设备的智能膜阻Keeplink。公司将产品命名为KeepKit,足以见得健身产品将会是一系列的动作。而他们的服装系列KeepUp,持续地探索品牌化的可能

■ KeepUp运动服装

这些实践在2018年开了个头,尚没有到定义成败的阶段。但用健身APP来定义Keep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他们是一家健身公司

按照Keep生态业务负责人刘冬,在接受GymSquare采访时的表述:用户和品牌积累了三年,该到线下全面发力的时候了。

Keep的2018,线下开花。

线下开花

Keepland是线下实践的首个产品。团队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把Keepland称作「健身房」,而叫运动空间,足以见得Keep对线下场景革命的野心。

因此,我们看到的Keep健身房,在很多层面上颠覆了大家对健身房的概念:场地由少量的团体训练器械组成,按站点配备了屏幕,按次预约,不设淋浴。

■ Keepland

Keep甚至结合用户视频练习的特点,研发出自有的MIXT混合功能循环训练课程,用户在线上和线下教练指导下进行「双师练习」

即便早先的超级猩猩健身房,开了小型团操工作室的先河,但Keepland的落地,承载着keep上亿用户线下转化的可能性。超级猩猩在探索团操课的可能,Keep更多追求线下转化的概率

按照Keepland负责人李金一的说法,围绕内容做线上线下的拓展

■ keep布局

如果说开健身房是keep在城市场景的直接尝试,那么跑步机,则是其在家庭场景的第一个产品方向。与开健身房相比,跑步机更加贴合Keep的电商潜力,但却更为复杂。

复杂表现在一个线上健身内容起家的公司开始要进入硬件领域,并需要做出优于传统跑步机的产品。与此同时,能够像Keepland一样承接Keep线上内容的优势

Keep在产品上需要耗费的研发精力,一点都不比开健身房少。为此,Keep的主力产品研发团队甚至把办公地设在了深圳。

■ keep跑步机

我们看到已经发布的Keep第一款轻薄跑步机,减去了护栏、复杂的按钮,甚至用铝镁合金代替了铸铁构造,但可以通过连接WIFI蓝牙连接APP的跑步课程。

按照Keep生态业务负责人刘冬在接受GymSqare采访时的说法,产品形态和体验,是KeepKit所有产品的出发点。

■ 美国CES展的KeepKit系列

可以理解成硬件上的更新,结合线上数据、视频课程等的体验提升。根据刘冬给到的数据,Keep第一款跑步机的销售量是接近5万台,团队认为跑步机为KeepKit开了一个好头。

跑步机之后,Keepkit的产品线将快速扩充。不论是即将在CES展出的家用单车、走步机、心率带,还是19年推出的运动手表等等,核心依然是硬件更新,并尽可能结合Keep的内容和数据优势进行体验优化

其中单车和跑步机,有在家庭场景,再造一个Keep的可能。  

再造一个Keep

再造一个Keep不是用户规模,而是在内容的输出载体,这个载体是家用单车和跑步机,两者组成了家庭场景健身的核心器械

因此,我们看到Keep即将上市的单车,同样可以通过连接APP,通过屏幕观看Keep线上骑行课程,运动数据反馈到APP。

■ keep单车

这令人联想起美国的家用单车独角兽公司Peloton,这家估值超过40亿美金的公司,已经成为美国家庭健身中的新载体。用户通过售价超过2000美元的单车,和每月超过40美元的单车订阅费,令peloton快速成长为独角兽公司。

Keep有机会在中国,这个单车大国复制Peloton的路径,但前提是价格和人群需要相匹配

■ 美国Peloton家用单车

有趣是,Keep在跑步机的销售数据中发现,大部分的跑步机购买者是已婚、或者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的用户。而这其中,Keep自身的用户只占到了30%左右。

也就是说,Keep的单车和跑步机,有可能开拓了APP以外的另外一个新人群。根据Keep给到的数据,使用跑步机的用户,80%正在使用Keep平台上的课程,硬件为激活APP 内容带来了新增量

也因此,Keep未来将推出一款连接传统健身设备的智能模块Keeplink,通过这一装置连接传统运动产品,将Keep的内容输出。同时,Keep将推出更多的手环和手表等硬件,通过硬件激活用户

■ Keep单车骑行课程

甚至在定价上,Keep也在降低硬件的入手门槛。按照刘冬的描述,原则是「能够轻松获取」

比如说像跑步机这样的产品,价位在1999 元以下的,大概占到市场容量 50%以上,超过2000 元是一个门槛的价格,所以时就把它锁定在了这个价位段。 未来的其他产品,都将以「能够轻松获取」定价。

Keep通过已有的健身硬件,串联一个硬件载体,在这个载体上内容输出内容,也有可能再造一个Keep

                        ■ Keep手环                                   

Keep的线下,健身业的未来

Keep的「转化」探索,分为线上和线下,城市和家庭。这既是Keep的探索,也是当今国内健身行业的迫切,核心便是健身内容

Keep基于线上的用户需求,做出的线下Keepland健身房,核心是基于团体课内容的运动、社交空间。我们很难断定这类健身房,是否可以大规模在国内复制,但至少看到推行按次付费后,已经开始主动吸引健身用户

在这个至今仍然重人力销售的健身行业,值得反思

■ 威尔士健身

家庭健身场景,是健身房外更大的一个存在。但传统跑步机的困境,不仅在于硬件产品的滞后,更在难以被激活的购买用户。而健身内容,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之一。美国Peloton的成功,不在于硬件,在于通过硬件上的联网屏幕,不断输出课程内容。

线上和线下的转化,城市和家庭的连接,都无法离开健身内容的核心。

■ Keep

如果说Keep的D轮融资和威尔士的外资收购,是2018年中国健身行业的两大标志性事件,那么这恰好代表新旧两种模式探索和创新的开始:Keep线下探索,威尔士门店创新

这个创新同样不一定能立竿见影,但对中国下一个健身20年来说,开启了健身内容和用户价值的回归。■GYMSQUARE

GymSquare由36氪原运动健身版块主创团队创立,是一个原创精品健身内容平台,公众号ID:GymSquare

延伸阅读:

我们和Keep、乐刻、XONE、青橙科技聊了聊,未来20年的健身趋势

威尔士健身已完成被收购,中国健身业跨入下一个20年

健身房「倒闭潮」的冬天,是「健身内容」的春天


+1
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美团预计今年春节前后会在郑州上线打车业务

2019-01-1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