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应用场景的区块链项目,都是耍流氓!

36氪的朋友们·2018年01月29日 07:50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就是个“分布式的互联网协议+价值网络”。

编者按:本文来自链内参,36氪经授权发布。

最近,区块链火得一塌糊涂。尤其是在科技圈和媒体圈,只要一见面,三句话准离不开区块链。什么数字货币、份额、ICX、IFO、IEO、分叉……聊得人云里雾里的。

十几倍几十倍的涨幅更是让人怦然心动。各种匪夷所思的项目白皮书也是让人一头雾水,傻傻地看不明白……

怎么能让自己变成一个不被一遍又一遍收割的“韭菜”呢?了解区块链,读懂白皮书,都是十分必要的。还有几个关键问题的把握也会让你一眼看透区块链项目的真假?

初级入门 一定要了解区块链的本质

区块链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一方面,它是魔鬼,被人用来包装项目,成为21世纪最佳割韭菜利器。一方面,它是天使,有人用来做慈善、溯源等项目,通过区块链实现透明、去中介化、提高效率,实现资源共享等,给社会更美好未来。那么,你心目中的区块链是什么呢?

要做一个不被收割的“韭菜”,一定要明白区块链到底是什么?本质是什么?未来的发展会怎样?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就是个“分布式的互联网协议+价值网络”。

区块链通过技术手段(算法+数学+共识机制)来让分布在全网的各种用户可以共同的协作来达到大家认可的目标,同时基本不需要学习成本。举个鸟群的例子:鸟群在迁徙的时候排列整齐,不是听从领导的命令(中心化节点),只要记得跟最近的鸟保持半米以内的距离不相撞即可。这就是区块链分布式协议的本质。

区块链是价值网络,原因是他能对数据确权。只有经过确权的数据才能定价,有了价值才能实现价值传播。这是区块链独有的特征,原来以信息传递为基础的互联网是无法实现的。

从协议属性上看,区块链解决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解决了中心化服务的信息垄断和单点故障隐患。

从价值属性上看,区块链能促进生态内所有参与者自发维护生态的正向发展,同时还能保证个体参与者的私人利益最大化。

区块链技术在现阶段的几种划分: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公有链: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联盟链:对特定的组织团体开放;私有链:对单独的个人或实体开放。

公有链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读取的、任何人都能发送交易且交易能获得有效确认的、任何人都能参与其中共识过程的区块链——共识过程决定哪个区块可被添加到区块链中和明确当前状态。公有链通常被认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私有链是指其写入权限仅在一个组织手里的区块链。读取权限或者对外开放,或者被任意程度地进行了限制。

联盟链很多人把它当作私有链。许多人认为私有链一般供私人企业使用,用处不大,因为私有链让用户依赖第三方机构——管理区块链的公司。许多人认为私有链目前不是区块链,而是已经存在的分布式账本技术。

对区块链的本质及分类所有了解,在判断区块链项目时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级晋升 如何读懂白皮书?

区块链不是万能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合用区块链来进行改造。那么如何才能判断一个区块链项目有没有发展前景呢?在白皮书中,我们能读出来哪些信息?

一、项目详情:

项目详情一般是由项目方发布在某些ICO平台上,由平台负责审核,发布时需提交详细的相关信息。可供用户查询。以下是我们需要参考的:

■ 项目团队成员信息是否造假;

■ 官方网站是否近期备案,匆匆上线;

■ 项目总额度是否合理,是否超量增发;

■ 项目代币分配是否合理;

■ 项目发展规划及开发计划是否清晰;

二、产品分析: 

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 类型:应用类、平台类、底层技术类;

根据不同的区块链项目进行对应的分析以判断该项目是否适合通过区块链技术开发,对比行业内现有的产品做分析例如现在某个项目方要做一款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平台。

■ 用户组成;■ 盈利模式;■ 产品优势;■ 融资经历;

基于以上信息对照项目的白皮书,确定此区块链项目真正的优势在哪里?如果项目白皮书不能够清晰的描述出产品的架构,只是空谈概念,那么很大可能上这个产品是不靠谱的。

三、市场分析:

■ 竞品分析及竞争度;如果一份白皮书连基本的竞品分析和市场竞争度都不到位,怎么可能会把市场做好?

四、用户及使用场景分析

■ 用户分析及应用场景分析:这两点是极其重要的,未来面对的用户是谁?消费习惯是什么?目标市场在哪儿?这直接决定产品的未来市场与走向。说得越细证明产品在前期调研中或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做的调研越充分。

五、行业问题分析:

行业的未来前景怎么样?哪些因素是可控因素?哪些因素是不可控因素?预出现哪些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什么?这些都直接体现的团队的专业度。

六、技术实力分析:

■ 核心技术是否有创新性和行业前瞻性;

■ 技术可行性及实现难度;

■ 产品类型是否能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

■ 该项目是否发行测试网络;

■ 项目是否开源(一般开源的项目都会上传到github);

■ 基于哪条区块链进行开发;

■ 使用哪种共识机制;

七、团队组成分析:

■ 团队中是否有大牛:

无论是技术大牛,还是资本大牛。如stratisCEO Chris Trew,Bancor创始团队的Eyal Hertzog,如Tenx的投资人包括了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和分布式资本合伙人沈波等。

有这些人在,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明这个项目是相对靠谱些的。

■ 团队构架是否科学:

法律顾问、行业咨询顾问、项目管理委员会、第三方机构。

一个团队的完整性,也能看出这个项目的专业程度。同时也决定这个项目能走多远。

八、参考区块链项目评级网站:

相对合理,评级网站有不少,各个平台的评级标准也不尽相同,可能会出现同一个项目在不同平台上给出的评级差距很大,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身对区块链相关基础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够具备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千万不要相信专家大牛,不少所谓的专家有可能是跟区块链项目发起方存在利益捆绑。

九、直接交流: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无论是面对面的路演,还是论坛社区或者社群进行交流,都能够让人直观去了解这个项目的发起方是否靠谱。

无论是对于区块链产品项目还是技术上一些问题都能够由项目方进行解答。是否靠谱,一验便知!

高级无敌 判断区块链项目真假的几个关键点!

在深入地了解什么区块链的基本上,我们可以从一些技术层面上判断一个区块链项目的真假。再好的项目最终也是要落地开花的,所以看项目的应用场景的需求与真实性是很重要的。同时也能判断一个项目的未来。

1.是否存在结构化的数据?

区块链本身还是一个互联网协议,所以它存在的基础就是数据。如果一个场景中不存在结构化的数据,或者数据结构化的成本高昂,那就要考虑是否适合区块链项目。

比如,一个奢侈品溯源的区块链项目。可以看看它的数据化结构是否合理?能否达到溯源的目的!还有就是数据的采集,是自己去收集?还是由厂家去完成?要是前者,那数据结构化成本很高,即便是项目是真的,未来的经营也是问题。

2.了解应用场景中需求真实性?

区块链本质上是价值网络也就是数据确权,或者是确认真实性。那么,准备应用的场景中是否存在很强的真实性确认需求就成为必要因素。

比如某个学习链项目,通过区块链追溯学生评价,上课情况。这种数据的真实性针对有必要用区块链解决么?教育市场的口碑传播用区块链解决效率更高还是微信打卡更方便么?

3.应用场景中是否存在强烈的共识需求?

区块链是通过分布式账本记录信息并全网广播,在保证数据统一性的情况下实现大规模全网共识。那么,很多项目到底有没有必要采取大规模共识?没有必要的全网共识到底是炒作还是圈钱?这就见仁见智了。

某个号称全日本团队但是只有中文版白皮书的项目,号称通过区块链在日本的房屋租赁购买,按份额进行,参考ABS模式。号称通过TOKEN实现房屋销售和租金共享,TOKEN数量确定但是未来房子越来越多,租金越来越高所以越来越值钱。说白了就是个股权众筹项目,这种项目有必要通过大范围共识机制解决么?在共识节点记录你的份额,还有租金收入?那这样的话,还不如找个律师直接去日本签合同来的靠谱,别忘了现在区块链技术根本映射不了现实资产,你的权益怎么可能有保障?

4.应用场景中是否存在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或者双边市场模型理论就是在一个项目中是否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可以对整体项目起到正面提升作用。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协议,没有网络效应当然是就是扯的。

现实的例子就是电商平台,平台中消费者越多,商家就会越多。模型中的双方不断促进,推动电商平台的正向发展,而电商则通过支付手段(例如支付宝)来对平台双方进行管理,维护网络的正常运作。

5.项目中是否存在合理的价值激励模型?

前面说了,区块链是价值网络,通过设计精巧的价值激励模型来推动生态的正向发展,比如比特币,这里不再赘述。那么,一个项目中的价值激励模型能否自圆其说,就是判断一个项目靠谱情况的关键点。

比如某内容项目,号称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内容价值的传播,改变现在低俗、伪原创横行的现状,看起来真的非常靠谱。1.内容天然具有结构化数据,适合互联网传播;2.对于版权的真实性需求强烈;3.适合大规模共识。但是有一点,这个项目中对于原创作者的激励是通过token,并没有明确的价值激励模型存在。

6.该区块链项目是否适合区块链场景?

区块链并不是万能的,现有的区块链技术还是萌芽期,交易速度等跟现在的中心化项目比起来差距很大,那么,一个项目的应用场景问题,是否需要使用低效率的区块链技术解决,那就是关键要素。

7.项目团队能否经受尽职调查?是否具备可行的项目实施路线图?

尽职调查就是现场确认项目团队实际开发能力以及过往业绩,区块链项目目前还是技术密集型项目,没有强有力的技术团队,你相信后续进展么?对于不方便尽职调查的用户,有更简单的判定标准:他们的白皮书里面对于项目实施路线图有没有合理的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实施方案超过总篇幅一半。

现在很多的所谓白皮书,里面堆叠无数的技术名字、描述未来前景。沙盒模型、动态加密、拜占庭将军问题、囚徒困境……唯独对于关键的开发路线图只给一个简单的列表,XXXX1.0上线等。如果连写白皮书的人都对未来没啥规划,你敢投么?

说着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区块链技术是未来互联网的基础之一,AI都需要建立在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数据共享上,但是区块链技术不是万能的,实现难度是不可控制的,做投资之前好好考虑下,别被人割了韭菜才是真的。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