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新世相造门,读书正是那个让你穿过门的工具
“打安庆、打长沙”,这是昨天的2017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印在新世相创始人张伟衣服上的一句话。
出处来自曾国藩。“打仗必须要打据点,该打长沙打长沙,改打安庆就打安庆,这些大的据点不打下来,老打一些小仗一点用没有”,张伟此前曾解释过。
2017年,对于新世相来说,是打大仗的一年,例如拍网剧,例如把“逃离北上广”孵化成了一个大IP,例如48小时交换活动,又例如上个月刚上线的知识付费项目线上读书会。
读书会也是昨天张伟在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演讲的核心,在他看来,新世相以推出读书会为代表的所有“搞事情”,就像是为用户制造的一扇门。
“很久以来大家就想你到底是公众号还是媒体还是营销公司?还是我们自己号称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一个讲不清楚的内容公司,有很多的答案”。张伟说,他更愿意把新世相看作是一个工具的制造者。
简单来新世相的所有内容形式,无论是视频、音频、图文、出版甚至是实体的店铺,只要是优质内容,都是传播的载体,都是工具,是用来传播观点、态度,抑或是情绪的载体。
在这个前提下,新世相所考虑的就不再是内容产生的形式。张伟说,“对我们来说,我们考虑的是我们到底要生产什么质量的工具,我们到底是不是有效地输送了我们想输送的东西,以及我们想通过这个工具,给我们用户提供的东西是什么东西,只要我们满足了这些东西,不管我们在做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做各种平台的文章,不管我们是不是在做活动,不管我们是不是在做新的付费的读书服务,我们都在提供同样的东西”。
在张伟看来,这个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两个焦虑,上升焦虑和孤独焦虑。新世相写文章做深夜陪伴品、做活动调动大家参与其中,做很多的事情其实都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解决大家上升的焦虑和孤独的焦虑,并且提供成长陪伴。
在这些前提下,张伟认识到,读书这个人类长期的、古老的需求正在变成很大的需求,“如果说我们在做工具,我们把这个当成新世相这家公司核心的价值,或者核心的任务的话,我觉得读书这件事,就是一个每个人都需要每个人也可以获得很普世的工具,读书会也就是我们探索这么长时间找到的一个可以提供我们想给你提供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以下是新世相创始人张伟在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的演讲实录
很感谢大家。因为平常很少有机会出来,作为创业者大家基本都一样,主要的工作是低头走路,偶尔有机会才能看看天,分享一下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挺有意思的。
因为内容这个行业在我看来是一个典型的叫穿新鞋走老路的行业,它其实是个非常古老的事,但每天在发生新的变化。用我们自己的语系来说就是在一个很好的湖水上不停地有一波波新的。过去的一年里包括今日头条、新世相自己也有很多的变化,我想讲一讲这一年我们做的什么事,这个过程中对内容这件事有哪些新的启发。
从这个很常见的问题来说,这个问题是我自己经常被问到的,而且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新世相,大家知道这是一个关联度非常高的问题,而且很有意思的是问这个问题的人往往不是一些不知道的,没有听说过新世相的人,反而是一些非常了解新世相,非常关注我们的人,可能我们做的事情越多,这是内容行业的特点,我们做的事情非常杂看起来,大家就想你到底是公众号还是媒体还是营销公司?还是我们自己号称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一个讲不清楚的内容公司,有很多的答案。
这一年我们还是做的很多的事,但这个答案我自己是越来越清楚了,我希望今天在结束之前能讲出来。先用这种分裂的方式来讲一讲这一年我们都做了哪些事。我们是一个媒体,作为一个爆款者,我们在用各种各样的形态、用各种各样的平台上来做内容。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前不久的四川九寨沟地震之后做了这篇文章,九年后还是没有走出去,所有的内容都来自新世相的用户,这个文章很快在微信上阅读过了一千万,包括上了今日头条热门的推荐,也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不久我们做了另外一篇报道,是我们专访陈冠希,这个专访是比较少见的,这个文章和刚才文章差别非常大,这是我们深度采访、深度交流的结果,完全原创的东西。这篇文章其实在我看来它的价值在于将近十年里面,陈冠希这个人对十年前发生那件事几乎是最直接最正面的回应。
我们有自己的媒体属性,我们在做自己的内容,我们不断地来挑起话题或者终结话题。
第二个,众所周知有一段时间,尤其是去年我们团队有一个“搞事”的标签,不管是好还是坏,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今年做了一个逃离北上广,对整个社交媒体来说是有颠覆性的事情。我们做了一个晚安交换,在微信公众号上,不同的公众号关注者可以在这个公众号里和其他人有交流。我们已经实现用户非常流程化、非常标准化的方式来做这个事,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对我们来说是公司的进步,对行业来说说明这个事情是可以被复制的,而且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用我们用过的方法来做策划,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这是第三个,也是最近的事,这是今年或者新世相成立这么多年最重要的一次变化,我们推出了新世相读书会,在公众号两周年的时间上线,而且取得了我自己认为很不错的成绩,有了几万的会员入主,而且在行业里掀起了你追我赶的热潮。
除了这个之外,我自己最开心的是有很多的用户对这个产品做了反馈,其中有用户是一个身在鞍山的一个家庭妇女,她说每天我把孩子早上送去上学,开车回家,然后一边听新世相读书会的音频,一边吃早餐,这一刻我觉得我的生活总算有点有意义的样子。
我们做了那么多角色、那么多事,我们到底在做什么?这一年我们做了这么多探索之后,我们在总结新世相这家公司,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我们是一个制造工具的公司。2016年9月,我们在美国的火人节上,在神庙里看到有一个人用红笔写了一句话,这句话也没有留署名,我记得印象非常深,you are the door,你是门。我想起一个杂志的创始人,写下非常多当年硅谷的先驱像乔布斯这样的人给他们带来的创造启示,他说《全球概览》这本杂志是一个工具,他提供的是工具,帮人们从现在所在的地方到他们想去的地方。我想起新世相这家公司,我们对自己目前这个阶段最基本的理解,我们是一个工具的制造者。
简单来说我觉得整个的内容行业,我们这个行业作为商业的形态,而不是作为一个爱好的话,其实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工具,我们做的是容器,我觉得我们做的是管道,或者像今天的标题一样,我们做的是门。
内容行业也是传播行业,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我们所制作的内容,不管视频、音频、图文、出版甚至是实体的店铺,只要是内容,都是传播的载体,都是工具,是我们用来传播知识,传播观点,态度,传播情绪的载体。
简单来说这个行业我觉得就是把人类已经有的知识,已经有的观点和态度,已经有的情感,用一种不断创造新的形式来传播出去,这个行业我们所有做的一切的事情,内容行业作为一种商业,无非就是刚刚说的,把这些东西重新组装,重新做传播。
而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所考虑的就不再是,很多人说你们到底是做视频还是音频,还是文字的,还是做活动的?对我们来说,我觉得我们不考虑这个,我们考虑的是什么,我们考虑的是我们到底要生产什么质量的工具,我们到底是不是有效的输送了我们想输送的东西,以及我们想通过这个工具,给我们用户提供的东西是什么东西,只要我们满足了这些东西,不管我们在做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做各种平台的文章,不管我们是不是在做活动,不管我们是不是在做新的付费的读书服务,我们都在提供同样的东西。
我们以内容这个东西为载体,以非常非常多的形式,其实提供的是同样的用户价值,或者说工具价值,那就是给我们的用户提供成长的价值和陪伴的价值,或者用我们的话说是我们解决两种问题,这个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两个焦虑,上升焦虑和孤独焦虑。我们写文章做深夜陪伴品,我们做活动调动大家参与其中,我们做很多的事情其实都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解决大家上升的焦虑和孤独的焦虑,并且提供成长陪伴。
大家看到我们有很多形态来完成这项工具,我们有自己的内容,用调动用户参与并且用产品化的方式来做我们的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有做活动,我们有做非常多人在线上和线下参与的活动,这个过程中让用户变成我们的共同行进人,让他们感觉到可以改变自己的状态。我们有自己的产品系统,作为一个接近1/3是程序员的团队,我们非常习惯于用互联网的思维和系统,来给用户提供帮助,当然我们也做服务,也就是大家刚刚看到的新世相的读书会。
新世相的读书服务,因为是一个很新的东西,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我多说两句。我们一直在探索怎么样让读书这件事第一更流行,第二更容易,第三让读书的价值在这个社会上开始复兴。我们做了很多事,大家可能知道我们做过像丢书大作战,这样一些具有传播性的传播事件,也做过自己的出版物,像青春版《红楼梦》、鲍勃、迪论薯片诗集、图书馆漂流、《读那本书那年》,新世相是一个工具,本质上它要解决的要给大家提供的是一个成长的工具。
这是我们的一个判断,读书会是未来内容领域最大的一件事,反映的是这样一个矛盾,我自己是一个以爱读书著称的人,所以我非常清楚这件事,对很多人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因为书已经是被认定是知识这个最基本的结构单元。而且在中国来说没有什么人不应该读书,没有什么时候不应该读书,如果只有一件事是最重要,那么读书可能是中国人认为最重要的事。背后的原因,读书这件事,它是一个工具,是每个人都可以享有,而且非常容易使用的一个让自己获得个人提升,获得陪伴的。
但反过来说,现在的这个时代,现在的碎片化的媒体状态,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等等,让传统的读书这件事变得越来越不好用了,古老的一个很庞大的需求,现在需要一个很新的解决方案,需要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提供新的工具和服务来解决这个问题。
读书这个事作为一个商业,因为这个长期古老的需求会变成一个很大很大需求,也是我们准备投入其中的一个事情。如果说我们在做工具,我们把这个当成新世相这家公司核心的价值,或者核心的任务的话,我觉得读书这件事,就是一个每个人都需要每个人也可以获得很普世的工具,读书会也就是我们探索这么长时间找到的一个可以提供我们想给你提供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所以很多人就说你们终于进入到知识付费这个热闹的领域里面来,我回答说我们不是,我们一直在做跟读书相关的事,而且并没有把这个当成是一个领域的变化,在我看来这和我们一直在做的视频、音频、读书会、网剧的价值是一样的,只是目前看来它是一个更好的工具而已。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新世相的读书会,我们的logo“你是一个门”,创意也是暗含了这句话给我带来的冲击和启发,这也是过去这一年多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慢慢的发现我们作为一家公司,有内容属性的互联网公司给我们找到的使命,我觉得也是很多做内容的人所能感觉到的,或者不管为什么做的非常有劲的一个原因,这可能也是整个内容行业可以考虑用来作为的一个任务和目标,我们是造人的人,或者说我们是造船的人。我们的使命,新世相的使命,我自己的使命是不断地研究来提供工具,让人们能够从现在所在的地方,最后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去。
延展阅读
进击的“新世相”和紧张的“得到”,这会是知识付费二次大战的开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