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遭遇车祸,奔驰要舍行人保乘客,你会如何选择?

账号已注销·2016年10月17日 18:51
如果要优先救乘客,选择撞行人(软体)的确比硬体会更容易一些。

无人驾驶的普及,可以跨越技术、公共基础设施乃至历史的樊篱,但却无论如何都不能绕过人类世界为自己设立的道德困境。

“一旦发生车祸,救坐在车里的乘客,还是车外的行人?”

这一问题引发了几乎与哈佛公开课《公正》一样风靡全球的讨论,但汽车制造商却一直对此讳莫如深。

然而,梅赛德斯-奔驰率先在该议题上做出了选择——将首先保证司机(及乘客)的安全,然后再是行人。这个结论已经在最近得到了一位公司经理人的确认。因为他们相信一点:无论人工智能机器人在生与死面前做出怎样的抉择,先救有把握救的人才是最保险的。换言之,车内与车外,机器人总是会救那个可控率更高的一方。

梅赛德斯集团分管辅助驾驶系统的高级经理 Christoph von Hugo 在上周接受汽车杂志《Car and Driver》专访时曾表示:

“你可以牺牲这辆无人车,完全可以。但是在危险发生的时候,你也许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车外的情况到底有多复杂。因此,你(无人车)需要救那些你有能力去救的人。如果你知道你至少可以救1个人,那么应该先救车里的那个。”

然而,Hugo却在做出选择后话锋一转,又与之前所有汽车制造商的口径达成一致——整个讨论可能最终会变得毫无意义。除了计算机驾驶的汽车有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来应对人类司机无法解决的紧急状况外,无人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首先确保乘客不会遭遇车祸:

“这种究竟‘拯救谁’的道德问题其实并没有必要深入探讨,因为我们工程师99%的工作都是在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我们最最重要的工作是为了避免汽车发生车祸,没有车祸,就不会有进退两难的选择问题。后者其实只是一个二级问题,仅仅在最坏的状况(车祸)下出现。”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些有意思的假设:或许无人车帮助乘客避免车祸的概率高达99%,但如果这1%的意外出现,那就假设在这1%的情形下,行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将不可避免与正前方的行人发生撞击。这时,按照奔驰无人车的做法——选择保护车中的乘客。那么,它是选择与行人相撞还是与旁边的一棵树相撞呢?

从普遍情况来看,比起与一棵树(硬体)相撞,选择与行人(软体)相撞更容易保证车内乘客的安全,那么我们就应该选择撞击行人?

但如果让人类司机来判断,大多数人(没有指全部人)在下意识中看到前方的人或生物,都会选择刹车或转动方向盘向一侧驶去……这是人类的选择(譬如之前就有司机甚至为了避开前方的动物而导致死亡)。

此外,如果前方两侧分别是一个人和一群人,无人驾驶汽车又该如何选择?(《公正》中的问题)再假设这是一个富人和一群穷人,或者是一名20岁的年轻人与5位80岁高龄的老人,又该怎样选择……

支持无人车上路的工程师们则强调,车祸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车,而在于人。在人类世界中,0车祸基本不可能,大多数是由违法交通法规导致;无人驾驶的世界也同样如此:无人车按照计算程序恪守法规的前提下,导致车祸的最大可能性还是来源于行人甚至人类驾驶员的违法行为。

但如果站在奔驰的客户角度想一下,奔驰汽车的做法显然没有什么问题——我花自己的钱买了奔驰的无人车,为啥要救别人?难道人人都必须是利他主义者? 譬如8月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就指出,遵循道德准则的车辆也一样不受欢迎:一项投票显示,绝大多数人并不支持“自我牺牲”,因此他们不会购买自动驾驶汽车。

由此看来,如果仅仅是迎合客户,奔驰的选择十分正确。

虽然现在我们还不清楚奔驰目前的选择是否会违反未来的无人汽车法规,但德国却期望汽车制造商们遵循之前出台的三条法规:

1、  如果发生车祸,避免人员伤亡将优先于财产损失;

2、  无人车不可以根据人的年龄及其他属性(例如胖瘦等等)划分类别

3、  无论发生何种意外,汽车制造商总是负有责任。

由于这些法规已经足够详实,因此德国政府将不得不根据它们来判断汽车厂商们是否应该将司机作为优先级来考虑。但无论如何,由汽车厂商们引发的第二场“无人车伦理风暴”已经到来。

不管是否被法律允许,梅赛德斯对于无人驾驶的未来显然有自己的大计划。除了小型汽车,公司开发的无人驾驶巴士Future Bus也在今年7月在阿姆斯特丹完成了道路测试,成功完成了约14英里(20公里)的行驶路程,创下了新测试记录。

奔驰表示,Future Bus会在未来十年进入量产阶段,希望能借此改善目前城市路面公共交通系统运营的效率与安全,同时减轻司机的工作负荷。

最后,如果你还在纠结这个关于无人车的道德议题,可以做一下MIT科技评论的一项小测试:该杂志发起了一个“道德机器”的线上活动,为网友提供了13种场景,模拟了当无人车突然刹车失灵时的情景,测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必须牺牲的人还是动物,瘦子还是胖子、富人还是穷人……

这不仅仅是一项关于无人车的道德测试,也或许是你在现实中的选择。

我是36Kr要闻组作者傅博(宇多田),微信fudabo001,如果你对AI及无人驾驶感兴趣,欢迎与我聊聊。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与其看谁现在的市场份额大,还不如看谁能代表未来的趋势。

2016-10-1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