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明报纸的Twitter时刻(下)
黎明前的时刻总是最黑暗的。
内容
当然,就像很多文章都说过那样,Twitter Moments是为基本用户打造的。但Twitter没有忘记跟它的核心产品和核心群体—Moments内容的(免费)创作者,这一点也很重要。Twitter的核心产品停滞得太厉害了,尤其在140个字的限制和会话方面,正因为如此,Dorsey回归CEO的影响重大。
具体而言:
- 推特的那些载荷,如链接、图片、视频等是否违反140字数限制仍不清楚。任何附件都不应该计算在这一限制之内。
- 上一点里面还漏列了一项媒介形式:文字。Twitter卡片(Twitter cards)已经可以处理上述的视频、图片(或链接预览),那为什么就不能处理文字呢?这里并不是提倡要撤销140字数限制,只是希望能给消息流附加更加丰富的媒体形式,同时又不需要依靠令人生厌的tweet storms(推特风暴)。链接很好,但是跟踪链接要消耗用户的时间、带宽,增加心理负担,Twitter没理由不把事情弄简单点,这样才能让想法留在自己的app里面。
- 而往往包含着最精华内容的Twitter会话完全被搞砸了—会话几乎很难发现。首先,@别人也计入140限制里面是荒谬的,这会让多人参与会话很难进行(@完人字数估计也快到突破限制了,都不用讨论了)。其次,跟踪会话太困难了—Twitter应该研究一下新浪微博、老的Friendster或者Facebook的折叠式会话。第三,Twitter应该简化临时跟踪会话的机制,就像moment做法一样。
上述思路无一得到实现,其主要原因也许是Twitter没人有权触犯神圣的140字信条。这从Re/code的一篇文章中可见一斑:
“大家对于Twitter可以变成什么样子,演变到什么程度讳莫如深,”一位资深员工谈到:“Jack回来说一句OK世界就大不同了。”
事实的真相是,140字是实现细节,而Twitter的核心价值在于兴趣图谱,而忠于细节已经迂腐到对兴趣图谱产生实质影响的程度。如果Dorsey入主(哪怕是兼职)的确能够把这帮人团结起来,那我替他当CEO背书的感觉会好得多:
一直以来Twitter都被最好用户(显然也包括员工)挟持着,他们抱怨任何小改动,更不用说要动核心产品了;我怀疑Twitter之所以对变革畏手畏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领导层都是职业经理人。但Dorsey是创始人,无论他第一次执掌Twitter受到了怎样的争议,不可否认的是,他在进行变革方面具备权威性。
要超越Moments—真的,Moments要想成功,核心产品必须演进,而这正是Dorsey如此重要的原因。
公司
诚然,本文大部分着墨于Moments以及Twitter可以成为什么样子方面,而不是Twitter是什么上。事实上Twitter仍面临我们反复提到过的诸多挑战:
- 在说服已经对Twiiter感到厌倦的用户回归的问题上,公司面临着太多的困难;相对而言,获得新用户,这个通常被认为是消费者技术最困难的问题,解决起来反而容易得多。
- 在媒体消费方面,与几年前相比公司面临着太多的竞争。Facebook是800磅的大猩猩,但Snapchat、Instagram、Pinterest等一大批网站应用跟Twitter押的宝是一样的。
- 股价的走弱相当程度上削弱了股票期权金手铐的效果,尤其是在私有资金注入下独角兽似乎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让Twiiter得不断去寻找有能力让自己翻身的人才。
首先,我绝对认为Moments是赢回用户的那款产品,Dorsey在电话会上说股市会推出产品的整合营销活动,这一点我支持。Twitter不应吝啬开支。
其次,Twitter拥有全球最好的内容,且形式上与移动完美匹配,这一点仍是事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缺乏产品愿景和执行已经埋没了来自大多数用户的内容,但在公平决斗下,我喜欢Twitter的机会。
最后,股价低迷的好处是,Twitter跟大多数后IPO公司不一样,它有通过股票赠与提供真正财富的潜能(尤其是对新员工)。现在加入Twitter的任何新人基本上跟IPO前的独角兽的员工待遇相当。当然,那些增长也许永远也无法实现,但上涨空间很大,Twitter应该利用这一点。此外,Dorsey的回归以及新产品的愿景有望留住大量重要的人才。
Jack Dorsey跟乔布斯两人之间已经有了太多的比较,当然也包括他回归自己帮助创办后又被驱逐出去的公司这一点上。你很容易会嘲讽这种比较,尤其是Dorsey本人似乎偶尔表现出对这种比较充满渴望,但事实上我们大家都希望这种比较能维系下去。稍微有点不同的是,苹果这家公司尽管看起来充满矛盾,但仍不断在财务和关键创新上引领业界。我认为Twitter也是如此:它还没有体现出意义,实际上从而真正体现意义,也许这正是它,以及它所包含的无可替代的想法如此重要的原因。我希望它的时刻—它的黎明已经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