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科技企业,助力“智慧大运”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下称“成都大运会”)将于今年6月正式开幕。
这场盛会,不仅会打开展现成都魅力的国际窗口,还将为成都科技企业提供全球舞台。在“智慧大运”的节能减排、交通保障、赛事服务、低碳环保等方面,都有成都科技企业添砖加瓦。
绿色大运:智慧城市的双碳应用
为打造“智慧大运”和“绿色大运”,成都大运会的诸多材料都融入了“节能双碳”的功能性应用。
例如,「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的碲化镉发电玻璃产品,为人检通道等功能指示区提供了绿色电能。这种发电玻璃在普通玻璃上沉积一组以碲化镉为主的光电功能材料薄膜,当太阳光照射到这组薄膜层后,会在其中产生电子运动,从而完成发电,真正实现了有光就有电。相比其他技术,该技术碳排放量更低、发电量更多。
此外,「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光储照明路灯也安装完毕。这个曾服务于冬奥会上的黑科技路灯不仅可以实现二次节能,助力“双碳”减排,还搭载接入了无线WiFi、LED信息显示屏、新能源充电桩、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装置等诸多物联网智慧设备,可以实现5G通信、公共安全、环境监测、智慧交通与信息发布、智慧安防、视频直播等功能,可作为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载体和数据入口。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照明为主营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道路照明领域第一家主板上市企业。
在交通保障上,“成都造”的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都将成为主要力量,来自「中植一客成都汽车有限公司」和「蜀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能源车都将先后投入使用。
其中,「中植一客」制造的新能源汽车采用全新的电池技术,车辆配置35度的磷酸铁锂电池,续航可以达到280-300公里左右,能做到零排放,没有尾气污染,为成都绿色大运保驾护航。其研发公司「中植一客成都汽车有限公司」在氢燃料电池、轮边驱动、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等领域具备先进技术,获得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首批百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先锋奖”、“成都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度最畅销车型奖”等多项荣誉。
「蜀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则正逐渐交付成都大运会赛事保障新能源用车,除了新能源整车装配,他们还配备了体温测量仪、破玻开关功能、安全带提醒装置等产品。「蜀都客车」是一家有着近70年历史的专业客车制造企业,具备年产8000辆大、中型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及专用车的生产能力,是四川省和成都市重点支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及产业化基地。
科技大运:智慧场景的技术支持
除了双碳应用,还有大量的硬科技企业支持了本次成都大运会的智慧场景,包括场景机器人、交通出行和卫星数据系统等方面。
日前,“蓉宝机器人”正式在成都大运会人工智能场景供需座谈会及要素对接会上亮相,该机器人外观以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为设计灵感,具有智慧导引、红外测温、多国语言翻译、急救呼救等功能。“蓉宝机器人”来自「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人工智能和智能配送机器人、智能立体柜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近年来以机器人为大数据“入口”,针对细分场景提供“5G+AI+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先后为中国邮政、保时捷等头部企业提供了智慧城市各领域整体解决方案。
除了场馆内的设备升级,大运会期间的公众出行网络也进行了智慧升级。据相关介绍,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打造的“大运直联通道车路协同暨智能网联公交示范应用线路”已经全线建成。这个由「中汽院智能网联」助力的项目将在大运会赛事期间为公众出行提供通勤保障服务。这是全国首条与新建道路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车联网示范线,也是成都市首批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线路,通过对道路的数字化建设、公交的智慧化升级、数据云控平台的搭建,打造了“车-路-云-网-图”一体化的智慧交通环境,实现了50余种车联网安全及效率场景。
不止场景需求的升级,成都大运会还发射了全球首个以赛事命名的卫星。
2月底,大运号(星时代-17)卫星搭载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是大运会历史上首次与航天技术类企业深度合作。该卫星是由「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AI遥感卫星,能够大范围获取地表可见光及热红外影像,并集成新一代星上AI载荷,快速精准提取地表热异常信息,将持续服务于防灾减灾、碳中和、数字孪生等领域行业应用。大运会后,大运号卫星还将在地震热异常监测、地表温度反演、城市热岛效应、林火监测、旱灾监测、矿产探查、火山活动预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国星宇航」是一家AI卫星互联网科技公司,具备快速响应卫星研制技术体系、全栈AI卫星网络技术体系、面向未来的可信共享互联通信技术体系,目前已执行过10次太空任务,研制并发射14颗AI卫星及载荷。
大运科技,智慧蓉城
成都大运会将于2022年6月26日开幕,倒计时已不足百日。49个大运场馆、大运村已经全部验收,配套交通项目建成通车,成都已经进入“大运会时间”。
为了这场“智慧大运”,成都市高标准打造了先进可靠的赛事信息系统、绿色智能的场馆管理体系、便捷舒适的大运村服务体系和协同联动的城市保障服务体系,而这背后也离不开科技企业的赋能。在成都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智慧蓉城”,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下,这些硬科技企业还将迎来成都大运会和城市发展的双重红利,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