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2021年营收利润双增长 “绿色发展”是未来发展重要主线
编者按:本文来自经济观察网。记者 李华清。36氪经授权转载。原标题《工业富联2021年营收利润双增长 拟现金分红近百亿元》。
3月22日,工业富联披露2021年度业绩报告。工业富联2021年度报告显示,营收达4395.57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营收为2589.65亿元、云计算营收为1776.93亿元,工业互联网营收16.8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0.09亿元,同比增长14.8%。
对比2020年,2021年工业富联的毛利率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指标也有所改善,2021年工业富联的毛利率上涨了0.24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3.4%。工业富联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郭俊宏在业绩说明会上称,取得这一成绩已属不易,因为2021年面临着原材料、物流等成本的上涨。
工业富联CEO郑弘孟认为,工业富联2021年的业绩增长与全球数字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据IDC《中国ICT市场预测与分析,2021-2025》研究报告预测,到2022年,全球65%的GDP 将由数字化推动,预计2020-2025年中国ICT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6.3%。
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指出,工业富联从数据的产生(即智能终端)到数据的传输(即网通产品),再到数据的存储(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都有布局,掌握数据全产业链,工业富联还利用内部的应用场域,将数据和传统制造业相结合,运用数据驱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富联2021年度利润分配的金额以及新近公告的、投资理财产品的金额。
工业富联公告介绍,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99.17亿元,现金分红约占2021年度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的一半。对比2020年度,工业富联2021年度的分红率增长了72%,股息率翻倍。
工业富联同时公告,公司董事会在3月22日同意公司及公司子公司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476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投资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
郭俊宏在业绩说明会上解释了用自有资金投资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的做法:“现在通货膨胀情况相当严重,以此来提高我们资金的使用率。”
资金使用方面,2021年工业富联有过数次较大的股权投资动作。2021年8月,工业富联投资东南数字化转型投资基金,认缴出资5000万元。该基金总规模10亿元,其中,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莆田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政府LP,各自出资2亿元。工业富联称,希望能借该投资探索东南区域数字化转型中的发展机会。
2021年9月,工业富联子公司协议收购深圳市恒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63%的股权,整体交易金额约3.78亿元人民币,工业富联称此举旨在快速切入新能源车赛道。
同在2021年9月,工业富联还投资了AI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思灵机器人,投资金额为450万美元。
2021年12月,工业富联与智路资本、东莞科技创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共同发起设立晟丰(广州)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总规模达33.31亿元,工业富联认缴基金份额22.2亿元,成为最大LP。工业富联称,希望能利用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经验,投资高端精密制造产业项目。
对于未来的经营,工业富联指出,“绿色发展”会成为公司未来几年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将会通过“减少运营排放(Reduce)”、“能源结构转型(Replace)”和“碳抵消与碳捕捉(Resolve)”3R 原则来实现运营碳中和。
李军旗在业绩交流会上介绍,工业富联主要从三方面推进“双碳”战略,一是致力于用智能化的绿色工厂制造绿色数字产品;二是大力使用清洁能源,当前工业富联园区可用屋顶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未来可以充分利用屋顶面积来发展光伏、储能。此外,工业富联也有计划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外提供“双碳”解决方案的科技服务。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