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被称作流量平台了!春雨从儿科入手做业务下沉,软硬结合探索变现

新用户346138·2015年02月09日 16:10
业务下沉方面,春雨选择软硬结合,并且重合作的方式。

从流量到垂直,春雨并不满足于大平台和大流量入口这样的身份,而是打算发掘一个个领域需求,分别逐步做深度业务。先不谈其基因适合与否,令人好奇的是,下沉的第一步选择了婴幼儿分类,并且以此作为商业模式。

从该领域切入的原因?专注儿科的医信科技也曾获得软银中国千万级天使投资,创始人梁亮向我介绍,儿科多是小毛病,大手术和重症相对较少,如果线上医生服务能够避免时间浪费,避免家长不断来回于医院之间,这样的业务会非常受欢迎,也够轻。春雨部分也表示,这是个风险和成本最低的切入点。

业务下沉方面,春雨选择软硬结合,并且重合作的方式。硬件方面,春雨将育儿产品集合打包成了一个“妈咪宝盒”,面向0~12岁孩子,产品的选择基于用户在春雨上的信息历史,比如有大量妈咪推荐或询问某一个品牌的奶瓶,医生也对此表示赞同,说直白些,就是利用过去的轻问诊历史算出某个垂直领域的“什么值得买”。鉴于春雨自己的硬件数据平台,应该可以发掘更多硬件厂商合作机会。

软件方面,已有的轻问诊和EHR等自不必说。春雨的思路和平安健康管家的家庭医生概念有些相似,通过签约医生为用户提供更为亲密的私人服务,时间长达一年。比如一个孩子从0~12岁可以一直享受某医生的跟踪服务,包括电话以及医生上门。与好药师的合作也让该服务中加入药品电商环节,私人医生参与决策。医生群体不属于自营范围,而是医院在职医生。

整体来看,春雨的垂直下沉模式可以被看做一个个的“软硬结合,医药结合”电商商铺,通过打包一个领域的实物产品与自营医生服务,做全领域的移动健康医疗服务天猫O2O。除了医生团,还会合作健身教练,营养师,其他医药电商以及线下配送团队,一条龙打通。

而医院方面,春雨说打算涉足医院的“绿色通道”,不清楚是否还要做挂号和服务系统,但感觉有些想要通吃的意思。

儿科较为容易入手,试验成功后,春雨会从慢病管理和减肥等健康状态方向复制业务,逐渐覆盖更多领域,比如糖尿病包、鼻炎包等。而且私人医生也包括私人医生Team服务,号召不同专业的医生协作服务于一个患者,不仅诊断会更为精准,个人以为以后可为医生的多点执业/线下协作做铺垫。

春雨方面还曾透露,正在和小米电视展开战略合作,会将应用集成在电视中,服务于不熟悉手机终端,或者习惯电视大屏的老人(老人带着小孩看病也可以),占领客厅。

春雨的商业变现由CMO刘成平负责,过去曾任京华网创始人,以及阿里巴巴天下网商常务副总经理。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如果你穿着一件OmSignal还没健身塑形成功,可能就真的要怪自己太懒了。 OmSignal是件智能T恤,它由T恤、APP和远程教练指导三部分组成。这件衣服可以检测穿着者的心率、呼吸、动作、力度、卡路里消耗量等信息,它的外观和普通的紧身背心差不多,由特殊纤维制成,内部传感器收集到信息后会把数据发送到应用再上传至云端。

2015-02-0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