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移动医疗?先从搜集数据开始——康诺云推出智能体重秤RmFit,为健康管理业务搭建数据池

新用户940482166·2014年04月10日 19:15
可以说,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新硬件都是耍流氓,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好用智能秤打开家庭市场的原因。

要想富,先修路,想做移动医疗?先从搜集数据开始吧。

之前我们曾介绍过连原型机都没有就拿到千万级人民币融资的康诺云,现在该公司的第一款产品终于正式面世了,做的是类似LatinWithings的智能体重秤,名称叫做RmFit。

从外观上看,Rmfit的设计感还是值得称赞的。金属边框,高光表面,一体成型的机身没有外露螺丝,机体边缘也打磨得比较柔滑。一般欧美国家的智能秤边长从320mm到350mm不等(Latin也是350),但在康诺云团队看来,这个尺寸对中国人的脚型显得有些多余,于是干脆将表面积缩减到300*300,使得45码的脚型前后不会出边,女性使用起来也不会显大。另外Latin在硬件上没有显示屏(据说是为了追求极简),而RmFit则提供了一个小的液晶显示器,允许用户在一些简单测量场景下省去掏手机的麻烦。

RmFit的App部分暂时只有体验版,一些功能和交互设计上看着还比较简单。App与硬件通过蓝牙连接,只要在10米范围内打开App可自动向云端同步数据,据说正式版发布后会有新的同步方式。从检测项目上看,RmFit与Latin或其他竞争产品并无太大差别,涵盖了体重、BMI、体脂、骨量、基础代谢率等十项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RmFit使用了数据自匹配,用户不必每次测量前都标记身份。用户所要做的只是上秤测量,系统会自动根据数据特征与使用者身份建立对应。当然,RmFit这套技术的精度有一定局限,碰见两个体征相近的用户时会比较无解。

其实无论是康诺云的RmFit还是PICOOC的Latin,都只是这些公司移动医疗布局的一个前置环节。除了营销品牌、建立感知、为后续的深度服务做铺垫外,最重要的就是对用户数据的采集。我们认为一个完整的移动医疗闭环应该是“数据采集—生成方案—产生用户行为—反馈效果”。作为整个闭环的起点,数据是一切后续服务的支撑,显然没有自身数据池的公司将成为无源之水。但反过来说,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后续服务和价值的跟进,很多可穿戴产品也根本不会被用户所接受,最典型的就是去年风靡一时随即湮没无闻的各种手环。

可以说,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可穿戴都是耍流氓。从这点出发,智能秤就是个很理想的突破口。首先智能秤的价值点十分清晰,其次旧式体重秤的家庭普及率也足够高。当一个智能化的产品推出后,可以很轻松地在用户心中找到参照系,使得教育成本也足够低廉。

最后,在今天下午的发布会上,康诺云创始人郭辉透露RmFit将于本月17号正式在京东发售,首发价399元。而已经挂在康诺云官网上的另两款产品(智能血压计和健康监测腕表),将分别于今年3季度和4季度上市。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前两天“看脸约会”的应用Tinder火得一塌糊涂,你只要通过它来查看周围人的头像照片是否合你眼缘并且点击“喜欢”和”不感兴趣“,如果对方也刚好”喜欢“你,你们便可以开始聊天了。Tinder现在不仅每天有7.5亿次选择,并且每天能配成1000万对男女,甚至获得了好莱坞明星的钟爱。 Tinder是一款极简的应用,在配对界面只有3个重要因素,对方的头像,你们的共同好友,以及你们之间的距离。现在Mingleton希望把这件事做的更简单:去掉距离这个因素,让所有用户能看到的人都出现在自己周围。

2014-04-1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