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砸两亿广告,发力移动端与二三线市场,赶集网宣布将在今明两年争夺互联网地产龙头

新用户940482166·2014年03月17日 19:59
所谓“互联网地产”是最近炒得比较热的话题,业内关注的事件主要有三个:一是新浪乐居将分拆上市;二曾创立焦点房产网的吴波第8次创业,项目选在了房产O2O;三是赶集网今年将投入两亿营销费用(1亿补贴+1亿广告),用以争夺互联网地产龙头。目前在房地产垂直领域影响力比较大的网站有搜房、搜狐焦点、新浪乐居和安居客等,其中搜房据称在流量上绝对领先于同行。而根据今天媒体沟通会上赶集提供的数字,其房产相关版块的估测PV已达2800万,与搜房不相上下。而如果将移动端纳入计算,流量几乎等于两个搜房。 目前赶集网三大赢利点是招聘、租房和生活服务。在招聘领域,赶集去年提出“两年做到行业老大”的目标,据说现在业务量已经离第一位的前程无忧不远。在租房领域,赶集网宣布其今年2月份日均找房用户数已有340.5万人,而一般来说租房高峰将出现在3、4月。去年赶集网无线端房地产业务的增长,一线城市为40%,二三线则高达100%。基于移动端与二三线城市的良好增长,赶集网CEO杨浩涌乐观地认为将有能力在不久后实现对搜房的赶超。
赶集网
并购/合并北京市2005-03
一个分类信息和O2O生活服务网站
我要联系

所谓“互联网地产”是最近炒得比较热的话题,业内关注的事件主要有三个:一是新浪乐居将分拆上市;二曾创立焦点房产网的吴波第8次创业,项目选在了房产O2O;三是赶集网今年将投入两亿营销费用(1亿补贴+1亿广告),用以争夺互联网地产龙头。目前在房地产垂直领域影响力比较大的网站有搜房、搜狐焦点、新浪乐居和安居客等,其中搜房据称在流量上绝对领先于同行。而根据今天媒体沟通会上赶集提供的数字,其房产相关版块的估测PV已达2800万,与搜房不相上下。而如果将移动端纳入计算,流量几乎等于两个搜房。

目前赶集网三大赢利点是招聘、租房和生活服务。在招聘领域,赶集去年提出“两年做到行业老大”的目标,据说现在业务量已经离第一位的前程无忧不远。在租房领域,赶集网宣布其今年2月份日均找房用户数已有340.5万人,而一般来说租房高峰将出现在3、4月。去年赶集网无线端房地产业务的增长,一线城市为40%,二三线则高达100%。基于移动端与二三线城市的良好增长,赶集网CEO杨浩涌乐观地认为将有能力在不久后实现对搜房的赶超。

据杨浩涌透露,赶集去年已经盈利,而如果今年市场不变的话,将可能实现数亿人民币的盈利。从员工规模看,赶集总员工数已经超过2000,加上代理商有5到6千。到今年10月已是赶集网成立的第10个年头。杨浩涌表示,经过多年的用户和品牌积累,国内分类信息平台将在未来几年迎来大规模变现期。目前包括赶集和58同城在内,做得主要都还在信息层面,未来会在垂直方向越做越深,届时行业竞争将体现为地域和品类的差异化,事实上该趋势已经发生。

虽然赶集也认为在垂直方向做深是大势所趋,但并不认同在低频消费领域一开始就选择垂直的角度切入。“在招聘、房产、生活服务领域做垂直产品,最大的问题是用户使用频次不够高”,杨浩涌表示:“赶集网不同业务线之间的用户重合率有20%。站在用户角度需提供要更完整的解决方案,站在平台角度则要用交叉销售摊薄流量成本。嘀嘀、快的这样的公司可以存在,其他单品则不行。”

赶集的观点与我们此前直觉截然相反。在我之前与一些O2O创业者的交流中,经常听到的是“分类信息产品形态已经过时”的说法,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点:

1、对信息质量管控力不强。
2、难以解决信息过载。
3、缺少用户沉淀和用户信息沉淀,难以展开二次营销。
4、流量不够细分,在服务长尾需求和长尾商家上有短板。

在向杨浩涌求证这几点时,杨总并未予以否认,但也特别强调了赶集其实一直是一家产品驱动的公司。最近的例证是“懒人找房”(iOS/Android)这款产品。这是一款C2B模式的租房应用,一端对接找房者,一端对接房产经纪人。采用类似打车应用的机制,由找房者提交需求(地点、心理价位等等),平台向其推荐“靠谱”的经纪人,再由经纪人推荐“靠谱”的房源。比起赶集目前以房源信息为中心的模式,“懒人找房”能更有效的过滤虚假房源。其背后逻辑是:地产经纪人在网上大量提交虚假信息,目的是通过虚假房源先抓住用户眼球建立联系,再压低用户心理预期促成交易。而由用户提出相对明确的需求再由经纪人响应的模式,如能辅以一套信用机制,将有效断绝经纪人上传虚假信息的动机。目前“懒人找房”日活用户已近10万,每天发布找房意向5万个,月复合增长约200%。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赶集网
我要联系
一个分类信息和O2O生活服务网站

下一篇

假设你开发出了一项对于某些行业而言极具价值的新技术,然后你会怎么做?过去的做法是,把你的技术卖给行业里的其它公司,或者对其授权;而新的做法是,打造一套从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或服务体系,超越现存公司。

2014-03-1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