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不只是记录过去,还可以描绘未来?“近乎(Closer)”想让你更好地与朋友分享未来闲暇时间

新用户940482166·2014年01月06日 08:20
从基本玩法上看,“近乎(Closer)”其实跟常见的SNS差不多,写文字、拍照、或者录一段语音进行分享,只要用户不主动扩展,社交范围基本就在熟人圈子,不过作为一款“日程社交”应用,“近乎”允许你创建和发布一些个人活动,比如吃饭、看电影、购物、旅行等等。设置好时间、地点后,可以邀请特定好友参加,或者只是等待好友在信息流中发现该活动后主动表示兴趣。
Closer
未融资广东省2012-10
日程安排社交网络应用
我要联系

不管是Facebook还是Twitter,包括后来崛起的各种社交类产品,似乎都只着眼于记录你已经发生的过往。其实反过来说,有时候将自己下一刻想要做的事、或者某个还比较遥远的规划拿来与朋友分享,吸引朋友们的线上互动甚至真实参与,或许也挺有趣。

从“日程安排社交网络化”出发,“近乎(Closer)”想在类似Facebook的社交产品范式下,嵌套一些轻度的日程管理元素。通过记录和分享每个人的日常活动和闲暇时间,在朋友之间寻找日程交集,从而引发包括线下交往在内的更紧密的互动。

从基本玩法上看,“近乎”其实跟常见的SNS差不多,写文字、拍照、或者录一段语音进行分享。只要用户不主动扩展,社交范围基本就在熟人圈子。不过作为一款“日程社交”应用,“近乎”允许你创建和发布一些个人活动,比如吃饭、看电影、购物、旅行等等。设置好时间、地点后,可以邀请特定好友参加,或者只是等待好友在信息流中发现该活动后主动表示兴趣。

如果校内、微博是各类事件、杂感、文章、趣味信息的一锅烩,“近乎”则想聚焦人们的日常生活轨迹,从功能、交互设计上看也比较强调人、事、时间、地点等要素(比如首页按钮的排布)。理想上说,“近乎”就应该像是一个随身记事本,用户任何时刻做了什么、下一刻要做什么都可以拿出来记录一下,整个信息流中多数将是“谁在哪儿做什么感想如何”这样的内容。由于身处一个熟人环境中,我们就可以像在线下聊天时一样讨论最近经历的趣事,偶尔碰到好友分享的周末活动,如果你正好有时间的话还可以掺上一脚。

理想上确实应该是这样,但实际体验中,我还是看到很多“美食自拍”式的分享,瞬间会有种新浪微博附体的感觉。“近乎”最重点的“活动”经常被淹没在噪音信息中,多少反映出用户引导不到位、或者功能点过于散乱的问题。

其实“近乎”团队也经历过一番考量。据“近乎”创始人王健介绍,他们最初确实想过更加专注于“日程”,但后来发现“日程”本身无法支撑成为一款产品,于是添加了一些与主线不太相关的功能以维持黏性。现在看起来,“近乎”无论在“熟人”还是在“日程”上都显得不太聚焦:多了用LBS搜索附近陌生人的功能,却没有像“Timeet”那样的好友日程匹配,或者实现像“移客”那样从“发现活动项目”到“执行活动”的闭环。于是就结果而言,多少会让人误以为“近乎”只是增加了“日程”功能的Facebook。。。。。。

不过抛开这些细节不谈,我对线下活动、个人日程的SNS化的理念还是比较认同的。这类产品没有凭空创造什么新的需求,只是将现实中本就存在的需要(比如“关心身边人在做什么”)搬到了线上。作为与“近乎”背景相近的产品,偏工具的“Timeet”也表示未来会向社交转型。

“近乎”与“Timeet”一样,都是英国留学生们的作品。无愧于来自墙外的审美,“近乎”的交互体验做得十分酷炫,建议大家亲自体验一下。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Closer
我要联系
日程安排社交网络应用

下一篇

用户量高达7500万的Evernote在产品品类上一直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在线商店所带来的月营收也已占到 Evernote 月度总营收的近 30%。但随着用户规模增长,但是其核心存储功能的提升却受到了忽视,如TC编辑 Jason Kincaid指出的稳定、隐私和客户支持等问题。 对此,Evernote CEO Phil Libin专门作出了回应,“我们将改变这种现状。”他表示,公司接下来这一年会致力于强化核心app的稳定性,同时在简化设计上用功。后一个计划跟Evernote iOS 7版本反响不佳有关,在新版中,笔记记录、导航、搜索、同步和协作的设计都会得到简化。

2014-01-06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