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荷尔蒙:学生创业的tataUFO每天为你推送一个异校妹子,尝试做基于真实身份的跨校社交
荷尔蒙是网络的永恒驱动力,高校是荷尔蒙的集中发酵区,很多后来大热的产品都是从学生中做异性经济起家,前有Facebook,后有Tinder。眼下有个国内学生团队也希望从类似前提出发,帮助大学生们发现异校的缘分相投者。
不同高校的男女比例相对不均,这成了学校间“互通有无”的基础,相信从大学走过来的各位都没少目睹各种校际联谊。tataUFO(Android)其实是将这些线下联谊部分搬到了线上,基于人工审核的真实用户,结合一定的推荐算法,每天晚上十点钟为你推送一个其他学校的异性。用户可以选择“Like”或“Pass”,“Like”后向对方发送通知,如果对方也中意的话,将可以交换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移动端还有私信功能)。
这种双向匹配机制其实跟国外的Tinder、Bang With friends,以及国内的某某、豆浆油条、爱讯都很像,不过这些产品大多是系统推荐和用户主动过滤相结合,而tataUFO用户则只能被动接受推荐,且每天有一个选择。在tataUFO团队看来,Tinder用户的“勾搭”决策过度依赖于照片,信息流刷新非常快,这在欧美社会也许比较适合,但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则会显得表面化。tataUFO则希望让这一节奏慢下来,让用户对单一对象赋予更多关注,并去了解照片以外的更多信息。
在盈利模式上,tataUFO希望从约会经济出发,该产品目前依靠虚拟道具销售已经获取了些许收入,未来将尝试餐饮、电影等约会场所的优惠券精准投放。不过这类“社交发现”产品还是有个老问题要面对:如果用户仅仅用它来发现异性和建立初步联系,随后就向微博、微信、人人等社交手段更丰富的平台迁移,这样连用户留存都无法保证,更别提基于用户注意力的变现模式。这需要tataUFO能在用户整个约会、恋爱周期中提供更具黏性的服务。
tataUFO由北大、清华学生发起,去年10月份上线网页版,Android版于不久前推出(iOS版还在审核中)。据tataUFO团队提供的数字,该产品运营13个月共获取注册用户5万,覆盖全国200多个院校(定位上还是以一线院校为重点),累计撮合约4000对(以披露彼此真实信息为准)。在通过人工审核并纳入匹配库的用户中,日活30%,月活接近80%,但入库用户占总用户比例暂未透露。项目核心团队共7人,此前兼职创业,今年7月毕业后已转入全职。
另外,tataUFO虽然以异校撮合为主,但其实也会向你推送本校的TA。当然前提是,算法判定你们两个的现实社交联系足够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