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发展时期更换不同的领导人,是Twitter成功的关键?
一个创始人在早期被冷落一边,他的名字从创业故事中抹去。另一个则被联合创始人、前老板兼种子投资人赶下 CEO 宝座。不久,这位创始人也被 VC 解雇,眼睁睁看着最早的 CEO 携另一位新 CEO,重新回归日常运营。这便是 Twitter 的故事。
纽约时报Nick Bilton 给出的情节,仿佛 TVB 狗血剧。但对于经历了几家创业公司,或者遍尝创始人之苦的人来说,不足为奇。今年早些时候,哈佛商学院教授 Noam Wasserman 出了 The Founder's Dilemmas一书,其中包含一份近十年的调查数据,展现了创业公司的无数挑战。在他看来,Twitter 的成功,恰恰来自这些狗血剧情。换句话说,在不同发展时期更换不同的领导人,是 Twitter 成功的关键。
Wasserman 认为,创始人可以选择变得“富有(rich)”,或者变成“国王(king)”。当然,有些领导人甚至还成不了两类之一,而按 Wasserman 的研究,能同时担这两个角色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富有”模式可以让公司更具商业价值,但会因取代了 CEO 的地位和重大决定控制权,而迫使创始人离开。“ 国王”模式则会让 CEO 获得董事会控制权、决策权,却往往会导致一个并没有价值的公司。对于创始人来说,两者不分伯仲;重点是,每一个决定是否契合创业的初衷。
在通往“价值”的道路上,布满了“转换领导权”的荆棘。并非 VC 用心险恶,而是他们意识到,在不同时期,公司需要不同的领导人。正如 Wasserman 所写:技术导向型的 CEO 兼创始人,可能是公司早期最重要的人,但随着发展,公司需要一个有不同技能的领导人。
Twitter第一任CEO Jack Dorse 曾与联合创始人Evan Williams 前公司Odeo的团队合作,以首席工程师的身份开发产品(Williams在创办Odeo之前曾把Blogger卖给了Google)。作为Twitter第二任CEO的Evan Williams掌门了两三年时间。公司继续迅速成长,领导人更迭的情况再次出现:董事会将 COO Dick Costolo 推向 CEO 一职。
Wasserman 总结道,当创始人们为一个产品庆功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在那时,领导人们面临着一系列全新的商业挑战。他们需要建立一个能够面向市场、销售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的全能公司。企业的财务将更复杂,CEO 需要依赖财务主管和会计师。
组织架构将变的更有层次感,CEO 需要建立正规的流程,发展专业团队,并创建管理层。一系列的 CEO 技能让创始人应接不暇,捉襟见肘。 这对于经验丰富的 Williams 也是不小的挑战,团队里的转型也就不足为奇。
如果董事会都能察觉变化,为什么创始人会一言不发?因为创始人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缺陷。习惯了作为投资人的宠儿,创始人很难接受从高位退下。在年轻的公司里,他们的阻挠往往是领导人转换的硬伤。
Bilton 认为,改变的动机源于领导人的不足。在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Dorsey 和 Williams 无疑都有着各自的管理挑战,每个创业公司也大抵如此。而 Wasserman 却认为,这些转变源于成功,而非失败。
公司的成功让创始人稍显不足,并改变了权利架构,也使他们更易受到攻击。“恭喜你,你很成功!不好意思,你被解雇了”,这都是投资人向创始人发出的隐晦信息。
显然,Twitter 是成功的,至少 Williams 和 Dorsey 都选择了“富有”模式,而不是“国王”模式。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投资人最关心的是领导人的转变,这对于公司成长至关重要。因此,领导人转化不再是个人的情节,而是创业公司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