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信,泡泡里的真相
丁磊和电信合作发布易信,大大地扬眉吐气了一把。为了让电信有信心,三石还上演“温酒拔网线”的戏码,令晓初前列腺大悦,按下不表。易信的出台潜藏着多方角力,坊间已有各种说法,此处也不过多引用,只说说老生自己的无责任臆测。
第一重玄机,运营商之间的角力开始变奏。
首先是运营商反OTT业务的联盟彻底破产
中国移动在早前的反腾讯浪潮中是吹鼓手,才过去没几天联通就和微信玩暧昧,虽然强作镇定说“不Care”,潜台词是随时受不了。不过,运营商罪孽与其历史长短成正比,中国移动频繁被调查,短期内应该没有什么大招。所以现在的戏码暂时是联通电信的二人传。
其次,运营商学服务商比拼底线
以往任何时候,运营商的头颅都是高昂的。现在表面上看仍然是,但肾气已衰。
先前联通与腾讯合发微信沃卡,最早的传闻是微信定向流量免费。最终的优惠政策具体如何确立不得而知,但愚以为“定向免费”原本应该是在计划之中,但如此一来联通很可能横扫市场,原已命悬一线期待奇迹的中国移动担不了这样的风险,所以少不得要在工信部做活塞运动。于是,联通的免费计划胎死腹中,变成一个四不象的流量包。
流量包是原本就存在的一个产品,这么大力气只搞出一个阉割品,联通应该难以满意。
易信的出台似乎证明联通的妥协有点失策,因为电信尺度太大,令微信沃卡黯然失色。当然常小兵应该也没有蒙着被子哭,而且还大度派了副总裁观摩易信发布会。电信率先试水OTT免费并不是坏事,移动对它的戒备心不强,所以能令免费政策成为有例可循的做法。何况,尽管易信只是个畸胎,但毕竟它有着官家血脉,工信部也只能叫“雅灭蝶”了。
可以预期次轮的运营商竞赛进一步“触及灵魂”。
第三,官商合营寻出路
运营商并非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是做服务的料。移动早就知道,但为什么要坚持呢?因为触及利益。这无关道德,只是在现有体制下的理性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电信似乎更开放一些,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用免费流量、用替代业务革自己的命,但准确点说,是革另外两家的命。至于易信真实的市场效果还无法预期,但能搅得别人心神不宁已是一大收获。
联通会入伙吗?没有不可能,但选择加入易信对联通不经济。加入定向流量免费会破坏自己的商业模式,保持特立独行则加入没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如果运营商终极洗牌,电信应该最先出局。
第四,行业里仍在做移动通信的春梦
在微信之外,YY和陌陌算是比较成功的产品了,如果你宁愿对手机QQ视而不见的话。
小米始终坚持米聊,雷军声称米聊活得很好,虽然他们自己的员工都不再使用这个神器;
新浪投资一家仿微信的创业公司,以小搏大,聊胜于无;
丁磊若干年前吹过一个网易“泡泡”,很快就破了。现在又吹了一个。
“未来半年内,易信的市场目标为注册用户数达到1亿,活跃用户5000万。”或许其中8000万都可以用预装来实现,但电信定制机素以脏乱差闻名,这8000万中有多少能流畅运行第三方APP呢?
第五,竞争中显现互联网行业人性
当着王晓初和现场记者的面指责腾讯“垄断”是需要勇气的,丁磊做到了。记者们看来是被惊呆了,没有顺藤摸瓜问问初哥前列腺感觉如何,以及对垄断有何看法。网易不掩饰对电信的崇拜,它们转载了虎嗅的一篇文章《电信带给易信最大的投入是微信没有的身份!》。
闭关复出的张朝阳是发布会的一个亮点,他再次证明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搜狐、网易失落于移动时代,共同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它们抱团取暖是可以理解的。至于360,正在成为一个隐形的移动帝国,乐得和这两个Loser一起向腾讯发出挑战。另一方面,丁磊张朝阳意淫腾讯,对着企鹅撸管正是周鸿祎想看到的,那样就可以在它们精疲力尽时收归麾下。
一篇可以参考的文章,牛智超《易信发布背后:网易的角色 张朝阳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