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图】Web产品的克隆史——他们都被克隆过

新用户688066928·2013年07月09日 15:59
常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德国有Samwer三兄弟,通过快速精准克隆web产品赚大钱。他们的命中率在50%左右,而他们成功的绝招是:复制成功的公司,然后将这个“赝品”卖给最初创新的那家公司。 尽管我们并不那么认同这种做法,但当新的模式好到不行,总有人有冲动要自己做一个。所以,即使Facebook曾起诉过它的赝品,它还是被复制了35次。而阿里巴巴在全球被山寨了12次,有30个类Gmail,有6个X国版Quora……

常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德国有Samwer三兄弟,通过快速精准克隆web产品赚大钱。他们的命中率在50%左右,而他们成功的绝招是:复制成功的公司,然后将这个“赝品”卖给最初创新的那家公司。

尽管我们并不那么认同这种Copycat,但当新的模式好到不行,总有人有冲动要自己做一个。

所以,即使Facebook曾起诉过它的赝品,它还是被复制了35次。而阿里巴巴在全球被山寨了12次,有30个类Gmail,有6个X国版Quora……


《不要创新,要模仿?》中,写过“克隆”生意的作者Oded Shenkar认为,“即使先锋本身具有优势,他们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小。总的来说,这些研究的结论支持模仿者,同时也说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模仿者越来越 多的年代。”

而一家公司被copy的次数越多,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它越成功。

下面这个信息图讲的还只是克隆,如果是在模式基础上做垂直或微创新,下面产品被模仿的次数可能会更多。都有哪些产品被克隆过?又该怎样保护自己不被克隆呢?

alt text 

英文原图来自
DailyInfographic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小时候,每当父母要把我们的游戏手柄取缔的时候,总会有人嚷嚷:“玩游戏对学习有好处!”这些没有底气的争取或许在教育游戏化上还真的是真理。

2013-07-0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