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摘录:《Inside Apple》作者Adam Lashinsky接受inDay采访
《Inside Apple》一书在1月25日正式发行,Adam Lashinsky在书里讲述了苹果许多不为外人熟知的事情。作者在接受inDay采访的时候,也透露了不少书中的内容。根据视频,36氪把访谈内容简单整理如下。文章后附访谈视频。
1.苹果就像是硅谷的“独行侠”,有着自己独立的生态系统。
2.苹果与媒体或记者的关系是单边的,苹果只谈论与自己产品相关的话题,其它问题一概回避。
3.任何一家都会注意对外保密,但苹果更进一步,对内也做足了保密功夫。和非苹果员工一样,苹果自家的员工也是通过直播才知道苹果的上市发布会和新品的消息(此前可能只知道自己负责的某个功能或某个部分)。这样的保密工作使得苹果不会轻易发生泄密事件。假如顾客知道了苹果下一款产品的具体信息,极有可能会伤害到现有产品的销量。
4.苹果总部设有许多被隔离开来的秘密房间,需要打卡才能进入(每位员工持有的卡有不同的准入限制),在某些区域,甚至某员工可以进入,而其上司却不行。
5.苹果的工作环境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这让苹果员工对工作极为专注(一次只做一个项目的“单线程模式”)。
6.Google在做页面设计时,会分析所收集的大量用户数据,从点击率最高的颜色当中选择。而苹果则不然,乔布斯会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从自己设计师筛选出来的颜色当中选取在他看来最棒的颜色。
7.苹果员工的内部晋升机会不大,有不少人是在苹果公司里感到精疲力尽以后选择退出。“苹果就像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8.Adam Lashinsky还建议创业者像乔布斯那样,只专注在自己最擅长、在竞争中最有机会胜出的东西上面;确定你的idea足够好,找到足够的钱并聪明地把它掉(他举了iPod之父 Tony Fadell开发Nest恒温器的例子)。
9.苹果在花钱上面,一方面对办工场所等不那么重要的东西表现得比较“吝啬”,但另一方面,在研发产品、市场营销等上面却表现得像是一个“富家子弟”,花起钱来毫不手软。在苹果的眼里,最值得花钱的地方就是在产品研发和推广上了。
提问环节,Adam Lashinsky也回答了现场观众的几个问题。详细的访谈内容请观看以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