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隆科技 :高端核酸检测设备自主可控 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会上揭晓。其中,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与核酸检测直接相关。
自主创新助力“中国制造” 挺起民族制造业脊梁
据了解,PCR是最核心的核酸检测技术之一,需要仪器和试剂配合使用。作为新冠病毒等病原体检测确诊“金标准”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是一种先进的分子诊断技术和方法,不仅是病原体检测的必备,也是提升人和动物重大传染病防控应急能力、精准医学诊疗和检验检疫水平的关键,高端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检测仪器设备在我国很长时间一直依赖进口。
由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天隆科技创始人彭年才教授领衔的产学研团队面向国家需求,20余年长期深耕核酸检测仪器试剂关键技术,解决了核酸提取易交叉污染、核酸扩增热循环快速性均匀性、集成式MEMS生物传感及多靶标核酸检测等技术瓶颈问题,孵化出96通量6通道的高通量多靶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全自动核酸提取检测工作站等5类12个型号核酸提取检测仪器产品,研制了与上述仪器配套的10类200多个提取检测试剂,形成了一体化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组合,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助力我国核酸检测体系从完全依赖进口,发展到自主可控和大批量应用走向国际。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克服了这些技术瓶颈,实现了核酸检测仪器在国际上的领先水平,也在实践中证明了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与生命力的‘中国制造’,让民族品牌实现弯道超车。”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天隆科技创始人彭年才说道。
危难时刻方显民企担当 抗击疫情贡献“中国力量”
据悉,该项目产品在2016年已开发完成,在肝炎、艾滋病、肿瘤等重大疾病和猪瘟、禽流感,尤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检测诊断中冲在一线,检出四川、云南、黑龙江、陕西等地首例确诊病例,先后紧急驰援黑龙江绥芬河、吉林舒兰、北京市、新疆、青岛、安徽阜阳、天津、上海浦东、湖南张家界、福建厦门、陕西西安等地疫情爆发点,实现了国家及省级疾控中心全覆盖,国内累计各级医院、疾控中心及国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核酸提取检测仪器2万余台、试剂2亿余人份。为支撑全国“两会”、进博会等重大活动顺利召开,助力全国复工、复产、复学,为有效阻断境外及国内局部疫情对内扩散提供了强力支撑;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早诊断,早隔离,控制疫情,降低传染和病亡率”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国际新冠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
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关头,作为国内第一批最早给武汉提供核酸检测产品的企业,天隆科技开足马力保生产、加班加点让利于民、全力支持国家战“疫”,调派企业“精兵强将”队伍,在武汉、孝感等湖北全省境内为当地医院进行设备装置和实验室培训,源源不断地由企业的生产车间运向国内外疫情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了抗击疫情、支援前方、安全生产“三不误、三促进”,以实际举措书写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关键时刻豁得出的先锋品格。
因在疫情防控中的突出贡献,彭年才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全国创新争先奖,天隆科技也荣获全国工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等系列荣誉。
“科技创新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一要讲坚持、而要讲团队,天隆创始人团队每个人都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排除万难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才能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的合格产品,这就是科技创新服务人民的魅力所在。”彭年才说道。
谈及未来,彭年才表示,天隆创始人团队要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要继续面向核酸检测前沿技术努力攻关,研发检测通量更高、灵敏度更好、时间更短,自动化程度更强的高端核酸检测设备,持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乘风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