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竞速加码,小岛如何抢滩“脱碳”?

拨莉@36氪海南·2021年10月29日 10:19
新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均将发展新能源技术视为引领新一轮能源革命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转化显得极为迫切。

10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计划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我们可以预见,新能源技术将在政策倾斜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

新能源细分领域多样

能源市场“执着”储能

在国内新能源运用形式中,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的增长空间最大,供应电量年均增长率大幅超越其他能源种类,未来或将成为最重要的能源消费品种。

而资本目前关注度最高的,是储能技术和能源互联网。“靠天吃饭”的风电和光伏能源波动系数大,储能技术能通过一定方式将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转换成较稳定的存在形态,并储存在特定的分布式能量装置中,再按需释放。能源互联网则是把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结合,覆盖能源开采的全生命周期,实现能量存储、交换与共享。

储能技术与能源互联网将是未来“能源资产市场”长期发展的技术支撑

以储电放能新势力为例,今年6月,专注于新一代储能体系——钠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的「中科海钠」,研发出了全球首套1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并在山西太原正式投入运营。据悉,该项目以钠离子电池为储能主体,结合市电、光伏和充电设施形成微网系统,可根据需求与公共电网智能互动。

全球领先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在今年7月底也正式推出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完成由“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到“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的定位转变。近日又接连与中国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签署储能有关的战略合作协议。

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来源:宁德时代)

预计未来随着产业投入的加大,产业链逐步完善,以钠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储能技术将应用到更多的固定式储能用电场景中,满足更丰富的市场需求。

全国“脱碳”竞速

海南企业表现如何?

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自然也处在这场长远且浩大的能源革命风口之上。

如何结合“30·60” 碳达峰目标,发挥自贸港独特优势,从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储能、能源互联网等多个不同新能源技术领域寻找合适自身业务低碳转型的机遇,也是海南企业延续“生命线”的重点。

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海南唯一的陆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福山油田」,在2018年就建成投产CCUS先导试验一期,今年10月福山油田二期项目进气投产,标志着海南省首套CCUS项目正式运行,在石油开采过程中进行二氧化碳封存,同时把油气采收率提高了15%,实现了「福山油田」自身的增效与零碳排放。

海南的生态环境一流,太阳能光伏、风能、潮汐能、天然气及核电等清洁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发展清洁能源的先天优势。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清洁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是海南省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之一。

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园区,海南将大力发展核能、氢能等清洁能源,以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汽车等为重点发展壮大清洁能源汽车产业链。

现阶段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上半年海南推广新能源汽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绿色出行是海南未来的战略布局之一,也是新能源车企在海南抢滩的”新战场“。

今年8月,海南本土车企「海马汽车」表示,公司战略部署将深耕氢能汽车,,目前公司已完成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样车开发,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研发中,争取在2025年前投入约2000台氢能源汽车进行示范运营。同时公司参与共建的海南首座水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化站计划于今年投入使用。未来,规划在海南岛东(琼海)、西(儋州)、南(三亚)、北(海口)、中(琼中)各建一座大型加氢站。

同月,「蔚来」在海南琼海、海口、儋州建成3座换电站,正式打通海南环岛高速换电网络,加速实现充换电网络在海南城际、市区的多场景覆盖。

蔚来换电站(来源:蔚来官网)

今年10月,国家能源集团区域总部项目正式落地海南海口江东新区,将在海南开展清洁能源、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金融服务等业务,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低碳转型项目加快发展

在“清洁能源岛”洞见能源新未来

除了发展清洁能源之外,海南也在碳交易方面有所动作。

海南省政府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推动设立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场所,突出差异化发展定位,连接全国碳交易市场与国际市场;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充实省级拟上市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发行绿色债券等。

今年6月8日,海南低碳能源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将依托南方电网优质能源电力规划研究的技术力量,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点在能源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重要领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配合政府做好碳排放数据的统计、发布和分析,积极探索新能源与数字电网融合发展路线,促进能源技术交流合作及新技术应用和推广,全力推进海南能源低碳转型,助力“清洁能源岛”建设。

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与盈利改善,都会使得未来的能源行业发生巨变。未来,能源行业的制约条件将不再是能源矿产的储量与分布,而是新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海南的新能源未来,后劲可期。

编辑:王泰锋、李拨莉@36氪海南

36氪海南——以自贸港为核心,展望未来趋势与价值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海南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hainan@36kr.com,通过邮件联系小编,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微信公众号ID:HaiNan36Kr 官方微博:@36氪海南 头条:36氪海南

36氪海南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传统的“+会展”模式,主要适用于产业的创新,不少产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常常会通过承办展会、召开会议等方式来创新相关产业发展模式。而“会展+”模式,作为近年来会展圈内备受关注的产业融合话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会展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型会展业发展模式的开发。

2021-10-2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