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元宇宙,青岛能做些什么?

36氪山东·2021年10月23日 14:33
虚拟现实,下一波浪潮。

随着“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内的火爆,不少企业和地市针对元宇宙发力,把元宇宙推上了风口浪尖,而被视为“元宇宙”时代敲门砖的VR产业,也顺势进入高速发展期。

今年5月,Facebook表示将在5年内转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8月,张一鸣豪掷90亿收购VR头盔提供商PICO,宣告字节跳动入局;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也宣布成立VR设备制造公司,腾讯投资VR游戏开发商威魔纪元,爱奇艺奇遇3 VR一体机正式开售...在“元宇宙概念”占领互联网高地的当下,通往“元宇宙”,VR当之无愧的成了科技互联网企业为未来而战的必备武器。

元宇宙风口下,VR产业再次起飞

什么是元宇宙?它始于1992年国外科幻作品《雪崩》里的“Metaverse”一词,Meta表示超越,verse是宇宙。元宇宙由一系列的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互联网(Internet)所组成,人们在“Metaverse”里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这个虚拟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

那么将近三十年前提出的概念,为何在今天风靡?不难理解,这和近些年VR/AR技术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加之云计算、芯片、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元宇宙”概念迎来全面复苏。

目前,沙盒类游戏、高开放度MMO及VR是元宇宙三大主要发展方向。具备游戏、社交双重属性的游戏创作平台公司Roblox由此被称之为元宇宙第一股,是眼下最接近元宇宙概念的产品。但想要像电影《头号玩家》里展示的那样,创建虚拟世界新秩序,实现人机多感官互联,元宇宙概念还在等待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近十几年间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让信息传播的速度前所未有的提升,而在元宇宙时代,信息的真实性和临场感可能将同样迎来飞跃。

VR技术能让人获得一种“在场”的感觉,可以准确地模拟人在现实世界的行为,比如跳舞、比如健身、比如开发布会,正是通往元宇宙的一张基础门票。

逐鹿VR赛道,青岛展现VR产业“文娱”属性

大型科技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VR赛道,带动了全国VR相关产业诞生的突飞猛涨。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我国已新增超3300家VR相关企业,平均每天新增超12家。其中在4月新增VR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530家;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3171家VR/AR相关企业,其中广东省VR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达到10692家,占全国的46.14%;山东省拥有VR相关企业783家,青岛占比27.08%,位列全省第一。

山东省VR相关企业天眼查数据

既然是风口,不仅企业垂涎,全国各地政府也跃跃欲试,纷纷提出发展扶持政策培育VR产业,包括合肥、南昌、青岛、福州等。

合肥在全国较早开始布局VR产业,2017年,合肥VR小镇宣告了全国首例省会城市PPP项目正式开工,将依托合肥雄厚的科创资源、人才基础和产业优势,打造“1+3+8+N”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相比而言,南昌的VR产业布局更偏实践化,在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的支撑下,江西VR产业相关产值也由2018年的42亿元,快速发展到2019年的120亿元,2020年突破200亿元;据统计,在南昌举办的三次世界VR产业大会共签约项目198个、投资总额1164.06亿元。

拥有工业化电影基地东方影都及5G高新视频等先天技术优势的青岛,VR产业的建设虽尚在襁褓,但来势汹汹,也更具VR产业的“文娱”属性。

就体验感来说,VR更像是一种内容展示的媒介,尤其对于影视、游戏等内容而言,VR能为这些内容的感观体验完成巨大升级。正因为这个原因,VR在影视行业及游戏娱乐行业的应用,是必然的,VR和文娱内容的结合已成为推动当下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依托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的成功运营,青岛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影视及虚拟现实产业链条,能够多方合力解决虚拟现实IP供给匮乏等问题,从而实现提供大量4K级以上电影、纪录片、游戏、直播、视频教育等内容。立足于其在视听技术和互联网演化过程中的客观需求,青岛虚拟现实VR产业已逐渐驶入发展“快车道”。

结合自身产业基础,青岛的虚拟现实产业更多是作为影视作品前端技术的应用,在为沉浸式的视听和体觉感受提供创作沃土的同时,降低了VR影视产品的技术壁垒和制作成本,也为虚拟现实在电影产业外的衍生行为提供了新的创新动能。

位于青岛东方影都的数字科技影棚,是专业影视动作捕捉、虚拟化拍摄制作的定制化高科技影棚,配备包括车载移动三维扫描阵列、面部扫描阵列大范围激光扫描仪、动作捕捉、虚拟拍摄设备、实时渲染集群、DIT等设备。平台内的LED虚拟拍摄系统,既能取代传统绿幕技术,做到所见即所得,又可以大幅降低后期制作成本和时间周期。

规模化硬件设施的加持,为虚拟影视主创团队提供更加丰富的拍摄可能性,也为虚拟VR影视艺术提供了一个集中的展示交流平台。

就在几天前刚闭幕的2021青岛影视博览会期间,第四届青岛VR影像展成为亮点环节,来自戛纳、威尼斯、翠贝卡、圣丹斯等国际影展入围及获奖作品尽数亮相,通过大空间、手势交互、语音识别、5G云VR等多技术融合、创意展陈等视觉化创意,设置VR立式交互板块和360影院,结合行业内高端硬件设备,为参展观众带来了一场现实与未来碰撞的体验。

2021青岛国际VR影像展上,参展者正在体验VR游戏

作为中国极具规模的沉浸式影像展,青岛国际VR影像展已于2018年至2021年连续举办四届。2021青岛VR影像展在前期成果基础上,继续引领行业探索沉浸式影像发展,发现培育优质VR内容,联合创作者与行业伙伴,在全球框架下探索沉浸影像的未来发展方向,推动青岛形成国际VR影像产业聚居地。

2021青岛国际VR影像展360剧场,参展者正在观看VR微电影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国际虚拟VR现实产业园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预计在年内竣工交付。作为青岛市重点发展项目,青岛国际虚拟现实产业园总投资约50亿,由海发集团、美国数字集团、和达集团联手打造,规划产业聚集区与主题体验区两大组团,其中产业聚集区主要建设VR创作研发、VR+应用、教育培训等三大平台;主题体验区涵盖VR游戏竞技主题旗舰馆、VR/AR/MR体验馆等高科技娱乐体验馆及商业配套设施。

截至目前, 美国科视、光峰科技等11家虚拟现实领域领军企业已签约入驻青岛国际虚拟VR现实产业园,VR产业在青岛将呈现更多的可能。而在更宏观的元宇宙产业链中,随着VR等各相关领域的升级,人类体验和交互形式也将更加趋于沉浸,从而推动互联网、社交乃至消费领域的商业模式变革。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