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发:为谁辛苦为谁甜?

未来城不落·2021年09月06日 11:06
“黑马”的B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慧声说房”(ID:huishengshuofang),作者:光谷黄老邪,36氪经授权发布。

形容这两年建发的飞速发展,连“黑马”这个词都有点不太够用了。

这家起家于厦门的闽系房企,与一众激进的“闽系”房企不同,建发多年来偏安于福建和华南地区,稳扎稳打地发展,甚至有点不温不火。

然而随着地产强调控周期的到来,在万科们不无悲观地强调“活下去”的时候,建发仿佛得到了什么启示一般,开始“嗨起来”。

作为建发集团旗下负责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的“扛把子”,建发国际的销售额可以说是疯狂。

从2016年开始,建发国际的销售规模,基本上每年翻倍。2018、2019年销售金额增速分别达145.2%、104.8%,而同期TOP100整体的增长率为36.6%和16.0%。

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很多房企止步不前,而建发国际的增速高达79%,可谓一枝独秀。也是在这一年, 建发房产跑步进入“千亿俱乐部”。2021年1-6月份,建发国际销售额已经达到917.09亿元,同比上涨256%,位列百强榜第21位。

拿地方面,更是“黑”的分外突出。

集中供地以来,传统人们印象中的大房企,基本上都被建发甩在了身后。进入2021年, 建发开始持续领先,今年1月份,建发房产以104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列榜首,前两个月,拿地金额194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9亿元增加了十倍。今年上半年,已经以723亿元的拿地金额稳坐前三甲,而去年全年拿地金额不过531.51亿元。

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股疯狂的势头,包括约谈。

就在2月份,建发和合作伙伴以64.52亿元竞得在上海普陀区石泉社区W060402单元B3-2地块,不但36.15%的溢价率令人咂舌,连超过8万的楼面地价也比去年12月该地块东侧楼面价高出近一半。

连普陀区政府都看不下去了,约谈开发企业,再次强调“房住不炒”的基调。

然而,转头,建发就在4月份以45%溢价拿下广州南沙横沥岛一块地,刷新了南沙区当时的地价记录;同时,在杭州以29.33%的溢价,38%的自持比例,刷新了当地记录;与之对比,在大本营厦门,24.64%的溢价率倒显得平常。

溢价高到连政府都来约谈的地步,只能说建发的钱包够鼓的,头够铁。

#1

在利润的刀片上跳舞

与上海不同,北京就顾不上约谈了,倒是广大热情网友,忍不住还是为建发的北京项目倒吸一口凉气。

这就是让无数地产观察人士神秘一笑心领神会的崔各庄L06地块。

这块今年5月底在北京首次集中供地中,以竞高标胜出、以28亿元+20%政府持有商品住房产权份额为代价的项目,是建发在京的首个独立操盘项目,与卓越等战战兢兢选择合作的房企不同,建发豪气干云。

拍人所不敢拍,竞人所不敢竞,真狠人也!

与旁边邻居华润+保利及招商+城建早已迅速公布案名不同,建发崔各庄项目的案名姗姗来迟,命名望京养云。

相比于另外两个项目8.8万元/平米的销售指导价,建发作为区域唯一没有配建公租房、唯一竞高标地块,在政府持有20%产权的折后价仅为7.04万元/平米,这知名度和诱惑力,足以让很多人寝食难安:

很多买房人都已经开始担心摇不上号了!

更多的热心观众,掰开十根手指头左算右算,还是算不出建发到底在这个地块上会有怎样的收获。

倒是建发,一直沉得住气。这个三面临街的小地块,不但要直面对手的强强联合,连户型的大小都出奇一致,而在开发节奏上,偏偏要落后于二者,仿佛要给购房者以充分的考虑选择空间一样。

在一众房企迫于现金流压力,银行贷款压力而纷纷选择抢跑的对比下,建发这波操作实在是有着谜一般的自信。

建发望京养云平衡利润的方法或许在地下,高达约3.56万平米的地下建筑面积(如地下车库、下挖的储藏空间、一层的下跃),别人眼中是鸡肋,在建发手里可能成为宝藏。

#2

地主家也要考虑余粮

资金和杠杆曾经在地产行业里扮演着逆天改命的角色,这也是过去十年高周转盛行一时,许多房企一飞冲天的秘密所在。当然,也有例外。

比如有“地产匠人”称谓的宋卫平,做起房子来不计成本,精益求精,将“桃李春风”的新国风吹到人们心里。

然而,企业终归是要讲利润的,新中式的模范标签恰恰是最烧钱的部分,宋卫平在疯狂的执念中痛失绿城。

建发也曾经在过去多年里在所在区域树立口碑和典范,在不温不火中打磨产品,这也使得建发即使多年来体量不够大,却有足够并立大房企的声名。

而这两年,跑步进入千亿俱乐部的建发倒有点同为闽系的泰禾的影子,尤其是今年以来,疯狂的高溢价拿地,与当年的泰禾几乎如出一辙。

泰禾的困境,就在于债务压顶,周转不灵,至今还深陷泥潭。

与之相比,建发国际的情况要好不少,毕竟背靠建发这个国企大树,可以获得较为充裕的资金支持。

2020年上半年的时候,建发国际还以247.29%的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1.87,触及“两道”红线。

而2020年末,建发国际就依靠与母公司签订的可续期借款合同,获得95亿元永续债贷款金额。这些来自近亲控股公司贷款,不但可以续期,而且资金成本极低(约5.7%左右),输血意味明显。

于是,就在2021年初公布的财报上,建发国际的“三道红线”全部绿档。

然而,即便如此,在建发今年如此疯狂的高溢价拿地下,再根深叶茂的大树,也会感到资金的饥渴。提供输血的建发股份2021年2月底已已累计新增借款282.27亿元,占上年末净资产的23.74%。新增借款中,280.45亿元为银行借款,整体的资产负债率也从2018年以来直线攀升。

与输血给建发国际的低利率资金相比,建发股份供应链运营业务作为主营收入,贡献着接近九成的营业收入,而毛利率却长期在2%左右徘徊,疫情影响下,该部分毛利率曾经下滑到1.65%。

这血输的,让人心惊肉跳。

更让人心惊的是,2020年初提出物业分拆上市后,在物业板块规模和盈利水平还表现欠缺的情况下,最后选择了进展迅速的介绍上市的形式,踩点2020年尾登陆资本市场。

个中冷暖,恐怕建发最有感触。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一剂合宜剂量的“适应”和离开舒适区的意愿,是我们克服“文化休克”的关键良药。

2021-09-06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