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管齐下”助力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7月21日,西安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增速达7.8%。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迅猛,同比增长39.9%,两年平均增长41.5%。
以西安电子信息企业龙头中兴通讯为例,其西安研发中心员工规模已从之前的五十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2万人,今年上半年净利预计达38亿元至43亿元。
在落户西安的21年间,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先后在无线基站研发、芯片设计产品研发、智能终端研发和生产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中兴外,华为、腾讯、三星等多家世界500强均有多个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落户西安,众多巨头聚集之下,西安电子信息产业日渐迈向规模化和集群化。
缘何落户
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于2000年落户西安,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更在新5G时代作为领头羊引领着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
企业官网半年业绩预告显示,中兴通讯2021年上半年净利预计达38亿元至43亿元。
目前,其业务已经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4以上人口,拥有全球专利申请量8万件,连续9年稳居PCT国际专利申请全球前五。
中兴通讯选址西安,与西安一直以来对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视不无关系。作为“三线建设”重镇,西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计划经济时期。
80年代被确定为半导体产业发展“南北两个基地和一个点”发展战略中的“一个点”在西安,诞生了我国第一台极小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第一块16位微处理器。
西安还有一大批与电子信息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也曾代表着国内最先进的半导体科研水平。
丰富的人才储备、坚实的科研力量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殷实的基础。
此外,在人才引进,土地供给等一系列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西安高新区倾力相助。西安研发中心高级副总裁张万春接受媒体采访称,中兴要做数字经济筑路者的主力军。
在中兴通讯及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西安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化日益显现。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底,西安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3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
前景广阔
5G时代,在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全球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下,电子信息制造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今年上半年,西安市生产总值5099.62亿元。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迅猛,同比增长39.9%,两年平均增长41.5%。
政策层面的重视成为吸引电子信息产业巨头入驻的重要因素。
2020年发布的《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中,明确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带以高新区为引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同时强调,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编制5G基站站址规划,并将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西安高新区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并从整体规划布局上进行统筹发展。
早在2019年底,《西安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就提出,重点围绕半导体、高端软件、智能终端、智能网络四大领域,打造“芯—软—端—网”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并且,从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能级、产业链补链强链、空间集聚发展、发展生态优化、示范应用引领五大方向发力,以此强化电子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引擎作用。
比如,由高新区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携手建设的西安电子谷暨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项目落成后,一批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大项目、好企业将纷至沓来。
纵观整个西安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已形成以三星、美光、华为、中兴、中软国际等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并以此为依托,使西安在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光电芯片、电子新材料等世界尖端领域形成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
产业巨头的逐一落户,持续深化的政策支持,重点项目的逐步落成。预计到2022年底,西安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届时,西安电子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将再一次提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机遇西安”(ID:xaic2018),作者:小勤,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