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生意盘点,卖腐乳挣到上亿身家

挖数·2021年07月22日 19:35
小生意到大生意

最近几天走访太多脚肿了,无奈只得在家翻翻财报,看看企业家的创业故事,挖数最感兴趣那些门槛低的小生意,因为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区别在于一些人不愿意坚持,忍受不了亏损最终放弃,一些人则非常专注,扛住压力最终做成大生意,以下给大家分享几个生意故事。 

吃掉100多公斤腐乳的创始人 

珲春是吉林省延边朝 鲜族自治州东部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中国、朝 鲜、俄罗斯三国的交界地带,这里面积虽然有5145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25万人,用人烟稀少来形容毫不为过。 

珲春

1989年,农民家庭出生的阿明不愿意跟哥哥一样务农,跑到位于珲春市的姐姐家里,在姐姐家开的酱油厂帮忙,这一帮就是两年,那两年阿明对酱类食品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对工艺也比较熟悉,于是血气方刚的阿明决定单干。 

对珲春一番考察,细心的阿明发现当地人做酱类的很多,但做腐乳的少,竞争少就是机会,于是他买来制作腐乳的书籍,逐渐摸索出制作技巧。 

1991年,阿明凑来2000元,在珲春租了一间40多平米的厂房开始做腐乳,没钱请员工就一个人搞,后来发现没有人指导很难,有时盐放多了,有时又发酵过头,他不断尝试,坚持每一批次产品都比上一批次香。 

在他潜心研究下,香味浓郁的腐乳逐渐受到珲春当地人的欢迎,买腐乳的人越来越多。 

一开始他主要把腐乳放在当地农贸摊位上卖,一个个摊位去谈,生意慢慢大了后他开始对接经销商,产品通过买断式销售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卖给终端客户。 

1997年,他将产品改名 “阿明腐乳”,注册了商标,开始品牌化运作,在珲春当地站稳脚跟后,他逐步开拓外地生意,2003年打进了吉林省长春市,后又拓展省外生意,进入了辽宁和黑龙江市场。 

阿明的腐乳工厂

15年来,阿明坚持每顿饭都吃腐乳,并且在公司食堂每张桌子上摆放当天出厂的腐乳,让员工都品尝并提出改进意见,发现哪个批次好,查清楚配料下一批次照做,有一次阿明发现腐乳口感有些硬,为找到问题阿明琢磨了好几个月,终于做出又香又软的腐乳。 

2014年,阿明的腐乳工厂在新三板申请上市,从股份转让说明书可以看到2013年工厂营收达到7579万元,净利润518万元, 其营收占比中腐乳为96%。 

工厂共有428名员工,教育层次中专及以下的占了92%。 

腐乳的毛利率仅有18.75%。 

网上查其腐乳的批发价,一瓶8.2元,工厂每卖出一瓶能挣1.5元。 

出厂的腐乳都是卖给经销商。 

腐乳的原料黄豆很便宜,从其供应商采购金额可以看出,占大头的是玻璃瓶包装商。 

创始人阿明的股份占比是74.7%,假设每年工厂净利润拿出40%来分红,其余的用来扩大生产,那么光靠分红阿明一年就能入袋200万左右,还不算他给自己发的工资。 

靠腐乳这一不起眼的副食品,高中毕业的阿明完成了从农民到年入几百万企业家的转变,并且他的腐乳帝国在东北十分稳固,几乎没有外人能抢他生意,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靠这一生意加上资本市场运作,阿明能积累到上亿的财富。 

以上阿明为化名

糖水铺子的情缘 

30年代,阿辉的爷爷选择下南阳闯荡,后来在马来西亚开了一间小小的糖水铺子,靠这铺子养育了阿辉的爸爸,小时候阿辉经常听奶奶讲起这段故事,心头种下了根。 

1990年,大学毕业的阿辉进入大连粮油贸易进出口公司工作,大连是辽宁省重工业城市也是著名旅游城市,面积125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400多万人,真正的地广人稀。 

大连

他主要负责罐头相关业务,在贸易公司每天少不了接触外国人,一来二去积累了一些朋友和渠道,于是想着单干,这时童年种下的根开始发芽,何不学爷爷一样把糖水卖给外国人?他把目光聚焦到罐头上。 

1993年,26岁的阿辉下海做罐头出口的生意,主要做水果类的甜罐头,可惜第一单生意就翻了跟头,当时接了一笔日本过来的200吨红小豆罐头的订单,成功完成的话能赚80万,谁想到当时经验不足,部分罐头由于少装了5g被退回,最终还倒赔了80万。 

阿辉心灰意冷,觉得还不如去打工,下班什么都不用想,如今欠一屁股债,有一天他拖着疲惫身体回到家,刚学会说话的儿子喊了一声爸爸,他猛地一惊:原来我是爸爸,我连输的资格都没有。 

后来他一个劲参加广交会寻找客户,还去参加国外的食品博览会,1998年他把罐头卖到欧洲,1999年卖到了美国。 

谁知出口生意越做越焦虑,同质化太严重随时有被取代的可能,阿辉觉得一定要树立自己的品牌,于是他撤出部分贴牌代加工的业务,转向内销并打造自己的品牌。 

2000年,阿辉铺子面世,品牌灵感来自爷爷的糖水铺,他立志用最好的瓶、最好的盖、最好的糖和最好的桃子做罐头,后来逐渐在国内打开了市场。 

2010年电商崛起,敏锐的阿辉也抓住了这波趋势,逐渐把精力放到线上,最近几年还进入直播带货。 

2017年阿辉的公司申请新三板上市,股份说明书上显示公司主营水果、水产和肉类罐头食品,年产量近2万吨,出口欧洲、美洲、日本、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 

部分产品

2016年营收1.8亿,净利润565万。 

公司有573名员工,大专及以下占比78%。 

公司也是主要通过经销商买断,再由经销商卖给终端消费者。 

玻璃瓶占了采购金额的最大头,其次才是水果。 

阿辉持有公司43%的股份,假设每年净利润拿出40%来分红,他一年可以入袋200多万。 

以上2家公司的相似点是都在东北,创始人都有亲戚在做生意,有榜样可以借鉴,都有亲兄弟姐妹持股,由此看家族内部的影响真的很重要! 

另外一个重要启示是买食品千万不要买玻璃瓶装的,光瓶子就占了大部分成本,切记切记! 

阿辉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挖数”(ID:washu66),作者:挖数,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下一篇

到最后,Customer 360很有可能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办公操作系统”,甚至跨越办公这道坎,延伸至普通人的生活之中。

2021-07-22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