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X光:伊利股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策金财经”(ID:gh_bca44fc77ad0),作者:财经大爆炸,36氪经授权发布。
伊利股份于1996年上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规模最大、生产线最健全的乳品企业,是我国乳制品行业的绝对龙头。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对液态奶、奶粉、冷饮等产品的一体化研产销,产品主要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
多年来,公司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销量连续多年领先。超强的渠道渗透能力是伊利能够站稳绝对龙头的核心,2020 年,伊利股份常温液态奶市场渗透率达到 84.7%,服务乡镇村网点达到近109.6万家。
01 公司速览
△SWOT分析
伊利股份凭借对上游资源的掌控力叠加领先的产品创新能力和渠道渗透能力,使其自身龙头地位呈现强者恒强的长期趋势。
2020年10月,伊利子公司优然牧业以人民币 23.1 亿元收购恒天然中国牧场全部股权,至此在全国奶牛养殖牧场TOP15的席位中,伊利股份实控4家大型牧场,在上游奶源的把控上拥有一定优势。
为了保证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伊利按照产品系列及服务划分,以事业部的形式, 构建了液态奶、奶粉、冷饮、酸奶、健康饮品及奶酪六大产品业务群。六大业务群全方位覆盖乳制品的所有品类,形成产品矩阵,并不断推陈出新以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伊利股份产品结构及其相关品牌
凭借优质的产品矩阵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不断走强,常温液态奶市场渗透率高达84.7% ,在酸奶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60% 。随着规模优势的不断增强, 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65.24 亿元,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伊利股份与同行业公司营业收入对比(亿元)
2021年6月4日,伊利股份披露定增预案,将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30亿元,用于液态奶生产基地建设、婴儿配方奶粉智能制造、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等项目,意图进一步完善产能布局。
02 行业概况
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乳制品行业在2005年达到千亿规模之后迅速扩容,2019年乳制品市场零售总额突破 4000 亿元,根据欧睿预测,未来五年我国乳制品市场仍然将稳步发展,至 2024 年乳制品市场零售额或将突破 5500 亿元。
△乳制品市场零售额及增速(单位:亿元)
虽然行业即将突破五千亿市场,但对比同期海外其他国家,我国乳制品人均消费量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相去甚远,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远未触及到天花板。
△各国人均牛奶消费量对比
此外,2018年12月26日,为了实现奶业全面振兴的目标,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优化奶业生产布局,创新奶业发展方式,建立完善以奶农规模化养殖为基础的生产经营体系,密切产业链各环节利益联结,提振乳制品消费信心,力争到2025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500万吨,切实提升我国奶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总体目标。
而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升级,市场对乳制品企业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企业不仅需要为不同消费群体定制更大的产品矩阵,积极研发新口味、新包装,提升产品竞争力;还需要从奶牛养殖到产品进入市场进行销售的整个流程中都加强监控以保证产品的食用质量。
总结来说,乳制品行业的未来格局将在行业空间不断扩容、产品愈发多元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
03 竞争力分析
伊利股份超强的营收能力来源其能高效迭代创新的完整产品矩阵,而支撑其高效迭代创新的是其远超同行的研发水平。
伊利一直秉持重金投入研发的理念只为支撑其一流的研发能力,公司累计投资共 5 亿元建成占地16,000 平米研发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个乳业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器、乳业科研成果落地加速器。
截至2020年年末,伊利累计获得专利3109件,覆盖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原奶等多个技术领域。2020全年伊利股份研发费用达到4.87 亿,15-20 年 CAGR 约 43.5%,与同行业其他公司拉开很大差距。
△乳制品行业前三大乳企研发费用对比
供给端原奶产量是乳制品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伊利股份持续加码国内外奶源建设,收购规模牧场,为产品品质保驾护航。
公司在国内六大奶源带均有布局,拥有国内三大黄金奶源基地锡林郭勒、呼伦贝尔、新疆天山;2020 年 6 月,公司“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启动,打造全国最大奶牛育种基地,搭建起“奶源-牧场-农户”利益共同体,进 一步夯实奶牛储备、原奶供应壁垒。
2020 年全年公司综合年产能高达 1,312 万吨,同比增长 10.72%,产量达 956 万吨,产能利用率约 73%,行业排名第一。
不管是充沛的奶源还是一流的研发能力都彰显着公司管理层的正确决策,这也是伊利在营收远超同行业时营运能力也能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原因。
△乳制品行业各大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对比
04 公司财务状况
2021年4月28日,伊利股份2020年年报及21年1季报同时发布,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65.24 亿元,在行业中脱颖而出;21年1季度营收达到273.63亿元,同比增32.49%,归母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增147.69%,被市场称赞为“史上最强一季报”。
△伊利股份2016~2021Q1公司营收及增长情况
在盈利能力保持强劲的同时,公司费用率情况维持稳健,销售费用率水平经过管理层的逐步控制下有明显下降趋势。
△伊利股份2016~2021Q1公司费用率情况
经营性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前提,而伊利在业界一直有着“现金奶牛”的称号。从数据上来看,伊利股份的现金流十分充裕,经营性现金流持续高额净流入,自身造血能力强,资金安全垫厚,后续公司还将募集不超130亿的定增项目用于长期业务布局,资金储备进一步扩充。
△伊利股份2016~2021Q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05 发展前景展望
①电商渠道成为业绩增长的“强力引擎”
伊利股份20年年报和21年“世上最强一季报”亮眼的财务数据背后是伊利各个优势的合力,而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伊利电商业务。
2020年,伊利电商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55%。另据第三方调研机构星图数据,伊利分别在“6·18”、“双11”、全年三个维度,摘得2020年全网B2C乳品市场份额的行业第一。2021年,伊利电商的增势不减。截至2021年2月,伊利在电商渠道市场业绩增速高达77.6%,远超53.8%的行业平均水平,电商渠道市场份额突破30%大关,稳居电商B2C液奶份额第一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很显然,线上电商渠道已经成为伊利业绩增长的“强力引擎“,自然也就成为了伊利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②积极把握低温奶赛道机遇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逐步提升,低温酸奶正处在需求升级、冷链渗透率提升、生鲜电商崛起的机遇期。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14-2019 年国内低温酸奶市场规模由 202 亿元增至 422 亿元,CAGR 为 15.88%,从竞争格局看,低温酸奶集中度较高,2019 年各品牌低温酸奶中伊利/蒙牛/君乐宝占比分别为 31.1%/23.1%/8.50%,CR3/CR5 分别为 62.7%/72.4%,其中伊利的龙头规模、品牌、渠道优势明显。
△我国低温酸奶市场规模及增速
低温酸奶的可创新空间较大,伊利正积极依托研发、品牌、供应链等优势,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除了低温酸奶以外,伊利还在积极抢占低温鲜奶市场。目前,伊利低温鲜奶产品已有伊利母品牌背书,有助于降低消费者教育成本、提升渗透效率;渠道方面,低温鲜奶亦可与低温酸奶现有渠道形成一定协同。在品牌、渠道的双向支撑下,伊利集团低温鲜奶业务起步相对迅速,未来空间值得想象。
③定增130亿,有望加速成长
2021年6月5日,伊利发布130亿元定增预案,本次定增是公司近10年来首次定增,定增金额主要用于液态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54.8 亿元)、全球领先 5G+工业互联网婴儿配方奶 粉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5.5 亿元)、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升级项目(12.5 亿元)、长白山天 然矿泉水项目(2.7 亿元)、乳业创新基地项目(5.9 亿元)、补流 38.6 亿元。
△伊利股份2021年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项目使用情况
2020年10月,公司董事长就提出了2025年进入 “全球乳业三强”的中期目标以及2030年实现“全球乳业第一”的长期目标。而本次定增则有利于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借助数字化与智能化的优势,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能利用率(产能提升计划项目合计产能约7544吨/日,简单折合产能约275万吨/年,预计在 2-3 年时间内为公司现有产能带来约 21%增量。),为公司实现未来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06 公募基金(2021Q1)
07 近期消息汇总
①业绩披露:2021.04.28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实现营收约272.59亿元,同比增长32.68%;实现净利润约28.31亿元,同比增长147.69%。
②定增预案:2021.06.05,披露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30亿元,用于液态奶生产基地建设、婴儿配方奶粉智能制造、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升级等项目。
③分红:2021.06.10.实施分红,10派8.2元;除权除息日为2021.06.11;派息日为2021.06.11.
④项目投资:2021.06.11.伊利股份成立“伊家好奶酪”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
08 风险提示
◆ 定增项目开展不及预期
◆ 新品表现不及预期
◆ 疫情影响超出预期
◆ 原奶价格上涨
◆ 行业竞争加剧
◆ 食品安全风险
(提示:文中提及的上市公司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