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神将如何上演完美逆袭?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长沙晚报",原标题《唐人神将如何上演完美逆袭?》,作者 曹开阳。
从近年猪肉价格曾高高跃过“3”字头,到如今回归到“2”字头振荡不断,湖南人饭碗里最常见的这块肉不时牵动着市民的心。从2018年10月中旬下探4.18元的低点,到用时半年飙升到18.82元,再到如今在8元左右相对平稳运行,湘籍猪肉板块领军股票唐人神的起起落落更是牵动着投资者的心。
3月25日,唐人神上市十周年庆典上,以陈焕春、沈建忠、印遇龙三位院士为首的各路专家齐聚智能养猪院士高峰论坛,在探讨这一民生产业发展趋势的同时,也为湖南养猪业的发展把了脉指了路。
对比外省,湖南仍有巨大空间
庆典上,唐人神集团董事长陶一山表示,国家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提出,要大力发展大数据、5G、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传统养殖业将插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翅膀,赢得蜕变腾飞的发展机遇。为此,唐人神集团联合多名院士、专家团队一起,共同深入推进智能养猪项目,开启智能养猪新纪元,加速推进年销售收入过千亿的追梦工程,为实现中国从农牧大国向农牧强国转变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湖南生猪养殖领军企业,唐人神上市十年来,其营收从57亿元跃升至185亿元,连续多年进入中国价值品牌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然而,数据显示,对比全国领军企业,唐人神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2020年三季报的情况看,河南南阳的牧原股份净利近210亿元,广东云浮的温氏股份净利超过82亿元,而湖南株洲的唐人神净利约为7亿元。而市值方面也有了对应表现,以当前股价计,牧原约为3690亿元,温氏约为1100亿元,唐人神约为100亿元。显然,从生猪大省湖南脱颖而出的唐人神,在国内生猪养殖的巨无霸面前,还只是个小块头。
全国发力,唐人神期待大逆袭
正是看到了智能化、产业化的趋势,唐人神近年来不断推进千亿目标,而其中最为关键之处就在于其“千万工程”(年出栏1000万头肉猪)。
在本次探营过程中,了解唐人神养猪基地拓展工作的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唐人神的目标是在湖南区域、两广区域各形成300万头的规模,再在全国其他省市形成400万头的产能。为此,近期在广东方向的“买地”工作正在热火朝天地展开。
之所以选择在广东发力,和生猪养殖的规律不无关系。按照产业化思路,国内生猪养殖巨头的发力方向主要是两个:一是依托饲料原材料产业带,比如河南等地;二是消费大省,因为消费量大、销售价格相对较高而受到生猪养殖企业重视,比如广东温氏。
据介绍,目前唐人神已在广东的韶关、佛山等地入手买地,按照智能化产业化的标准建设生猪养殖基地。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作为养猪大户的温氏近年来其业务似有逐步收缩迹象,对于生猪养殖大省湖南的唐人神来讲,这或许是一个成功逆袭的好机会。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好想法的起点,后续能否真正将专家的力量进行加持,能否坚持投入并且获得产出,仍是一个未知数。
但是,“雄关漫道”就是等待有人来“从头越”,河南和广东能创造的辉煌,湖南又为什么不能去试试呢?
想成为未来独角兽吗?36氪湖南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的项目够优秀,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湖南的报道,请将你的需求与项目BP发送到:hunan@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商务合作请直接联系杨先生Tel:13787278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