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9

中国健康婴幼儿肠道来源新一代益生菌菌株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路演 | 第四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

2021-12-29 12:23分享至
12月29日,中国健康婴幼儿肠道来源新一代益生菌菌株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由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何方在第四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暨“一校四院”科研成果发布会路演。
何方表示:“团队成员近十年来在针对中国婴幼儿肠道菌群构建规律、特征及其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收集了婴幼儿肠道来源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构建了中国首个婴幼儿肠道来源微生物特色菌种保存库,同时使用多种研究模型对保存良好、背景资料完整的数百株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进行详细的细胞、动物和人群水平的对比研究。”
项目团队由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博导何方领衔,已实现3株益生菌菌株产业化,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国内外发明专利6项,目前尚未融资。
中国健康婴幼儿肠道来源新一代益生菌菌株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路演 | 第四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

下一篇

12月29日,儿科专用磁共振研发、头部线圈改造及临床应用转化项目,华西第二医院教授、放射科主任宁刚在第四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暨“一校四院”科研成果发布会路演。 宁刚表示:“项目通过研发儿科专用磁共振设备,改造生命支持系统兼容的头部线圈,建立安全的扫描环境,通过个性化设置扫描序列及参数,突破以往磁共振的技术难题,实现对0-3岁儿科患者的MRI成像,并针对婴幼儿(新生儿及早产儿)生理调节能力尚不健全、对MRI检查中的噪声更敏感、检查时对温度、湿度及实时监控生理指标要求更高的特点,成功研制了世界首款婴幼儿专用高性能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填补国内儿科专用磁共振的空白,促进产业升级。” 项目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宁刚教授,四川大学张林教授,华西第二医院党办主任、院长助理陈大鹏教授领衔,目前已获得“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0T儿科专用磁共振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发”资助。

2021-12-2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