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9

儿科专用磁共振研发、头部线圈改造及临床应用转化项目路演 | 第四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

2021-12-29 12:07分享至
12月29日,儿科专用磁共振研发、头部线圈改造及临床应用转化项目,华西第二医院教授、放射科主任宁刚在第四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暨“一校四院”科研成果发布会路演。
宁刚表示:“项目通过研发儿科专用磁共振设备,改造生命支持系统兼容的头部线圈,建立安全的扫描环境,通过个性化设置扫描序列及参数,突破以往磁共振的技术难题,实现对0-3岁儿科患者的MRI成像,并针对婴幼儿(新生儿及早产儿)生理调节能力尚不健全、对MRI检查中的噪声更敏感、检查时对温度、湿度及实时监控生理指标要求更高的特点,成功研制了世界首款婴幼儿专用高性能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填补国内儿科专用磁共振的空白,促进产业升级。”
项目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宁刚教授,四川大学张林教授,华西第二医院党办主任、院长助理陈大鹏教授领衔,目前已获得“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0T儿科专用磁共振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发”资助。
儿科专用磁共振研发、头部线圈改造及临床应用转化项目路演 | 第四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

下一篇

12月29日,DNA四面体(tFNA)结构功能化药物开发平台的构建项目由华西口腔医院教授林云锋在第四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暨“一校四院”科研成果发布会路演。 据林云锋介绍,项目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已成功构建运载反义肽核酸、核酸适配体和多种小分子药物的新型tFNA药物开发平台,在抑制MRSA细菌、肿瘤细胞靶向和治疗、逆转耐药及减轻骨关节炎症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本项目拟将tFNA纳米载药体系完善化、系统化,拓宽应用范围,优化药物和tFNA结合与解离的平衡条件,探明最佳给药方式,拟在抗微生物、抗肿瘤、细胞和器官靶向、退行性及炎症性疾病治疗等领域发挥潜能。利用tFNA 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可编辑性,搭建新型药物开发平台,在细胞功能活化、靶向药物传递、生物传感器构建等方向进行新型药物研发,从而在损伤性疾病、退行性病变、罕见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获得突破。 林云锋表示:“项目基于扎实的基础研究和广阔的开发应用市场,已获得了景泽生物2000万的战略投资并联合成立景润泽基因,该公司基于TDN平台开展眼科领域的药物开发。”

2021-12-2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