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4

四川一本土企业去年新能源电池出口狂增16倍

2021-01-14 11:19分享至
1月12日,一批56台套、价值180万元的新能源充电设备经成都海关所属天府新区海关实施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后出口欧洲。这是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凯迈新能源有限公司出口业务的新年“开门红”。

凯迈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成都东部新区重点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智能动力电池系统,其自主研发的安全电池系统、BMS管理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于2019年实现自主出口。

“国外疫情形势严峻,进口国检疫更加严格,航空舱位一席难求,货主对发货时效的要求却丝毫没有降低。”凯迈新能源有限公司销售副总张燕川表示,海关在申报和查验方面给予很大支持,为企业出口创造了良好环境。

据天府新区海关监管一科科长彭建忠介绍,为帮助企业顺利出口,天府新区海关主动上门开展“国际海运危规”培训,宣讲出口欧盟货物政策,同时对抽中查验货物实施即时查验,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实现降本减负,助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零延误”出口欧美市场。

凯迈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谭小川透露,2020年公司产品出口值达到1100万,同比增长16倍,成为了全球知名机场地勤设备供应商的单一供应合作方。原文链接

下一篇

2020年,四川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万家,备案瞪羚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接近2万亿元。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2万家,比2020年末增加4000家左右。 作为"十三五"时期收官之年的2020年,四川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预计达到970亿元,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预计达到2.0%;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长率超过14%;全省拥有"两院"院士6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350万,各类科技研发机构达2800余家,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17.7%和53.1%。 2020年,四川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成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国家级平台落地建设,新增省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个。 2020年四川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万家,备案瞪羚企业100家,持续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接近2万亿元,科技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9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1248亿元。

2021-01-1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