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你不被诈骗,他们真的很努力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的信息,四川警方一年预警拦截的网路诈骗金额就超过10亿元。中国信通院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约1564亿元,较2018年增长17.1%,预计2020年产业规模约为1702亿元。11月26日,INSEC WORLD成都·世界信息安全大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举行,这是一场网络安全守护者的圆桌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日本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颉,以及腾讯安全学院、京东牧者实验室、小米集团、奇安信、Checkmarx、Cyberbit、烽台科技等企业安全工程师进行主题分享和圆桌讨论。
活动现场
数据安全依然是行业难点
公民信息泄露、金融数据敏感、新技术不断诞生、层出不穷的病毒攻击,让我国信息安全形势变得复杂和严峻。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即使防御手段不断升级进步,保障行业、企业、个人的数据安全,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在《新基建安全痛点与内生安全的拟态防御亮点》的主题演讲中讲到,不可解释性、不可判识性、不具推理性是现阶段人工智能的内生安全问题。漏洞后门、病毒木马直接关系到新基建的可信性。在新基建的新形势下,我国需要提高和建设新的安全防御能力,打造国家安全底座。
日本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颉分享到,在数据安全方面,物联网设备之间缺乏信任,设备数据存在被篡改、侵犯隐私的风险;在个人隐私方面,敏感数据容易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恶意用户存储和转发。
现场分享
26日下午举行了CSO论坛、漏洞攻防与安全研究论坛、数据安全与云安全论坛三场分论坛。三场论坛分别关注于隐私保护、新基建下业务安全风控的人机对抗、数据传输安全等。
成都云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晓勤在数据安全及云安全分论坛上带来“混合云场景数据备份技术发展趋势”分享,随着云的继续发展和应用,新的场景不断涌现,基于云的数据归档、灾难恢复演练、容灾备份等备份技术,拥有更多的可利用价值。
成都:打造网络信息安全之城
进入数字经济发展时代,成都发展迅速,在软件研发、先进制造、智能经济等方面需求迅猛。成都把握信息安全的时代氛围,进一步拓展数字化边界,推动行业与信息安全建设的配合,保障将信息安全的作用渗透到各行各业。
在2018年9月,成都出台的《成都市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提出,到2022年,成都将打造成为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网络信息安全产业高地,信息安全产业规模超过500亿,为建设“中国网络信息安全之城”提供产业支撑。
在网络安全行业,成都有以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了亚信安全、卫士通、无声信息、中科慧创等在内的庞大企业群,形成了成都网络安全生态。
今年6月,成都成立了工业信息安全(四川)创新中心,中心聚焦以推进共性关键基础技术研究、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将通过成果孵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即使产业繁荣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对于成都发展网络安全产业来说,在很多方面短板和机会并存。
首先企业需要提高数据风险和安全意识,面对如今更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国内企业没有相关意识去进行企业数据保护,导致企业具有数据泄漏和运营危机的隐患。
其次,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国家对于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的规模已经大幅增长,但培养人才需要有5-10年的经验累积,而现在成都新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的理念下,网络安全人才的缺口成为新经济的稳步推进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