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与行研丨市场最担心的现象要出现了?这次好像有点不一样
2020年10月,我国CPI同比重回“0”时代。CPI和PPI的双双疲弱,引发了市场对通缩的担忧。
7月以来,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使得市场对于CPI增速快速回落的担忧与日俱增。不少机构预测,未来我国CPI同比增速大概率会回落至负增长区间。
CPI和PPI的双双转负,预示着双通缩时代可能要来了。
作为普通投资者,面对双通缩的环境,未来该如何应对?投资又要做哪些调整?
近期,摩根大通在一篇研报中指出,今年年底到明年1季度,我国将进入双通缩时代。
上一次我国出现双通缩,还要追溯到2009年。当时受次贷危机的波及,我国经济出现快速回落,GDP增速一度跌破10%。随后在“4万亿”的刺激下,经济自2009年3月开始触底反弹。
图1:我国GDP同比增速季率变化%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36氪整理
但是,双宽松政策带来的复苏,使得我国投资和生产的恢复快于消费,叠加经济衰退导致的海外需求锐减,致使我国总供给持续大于总需求,CPI增速落入负增长区间。
同时,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大宗商品需求减弱,引发了工业品价格的持续低迷,PPI 迎来负增长。
图2:CPI和PPI同比增速变化%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36氪整理
CPI 和PPI的共同下行,引发了2009年2月开始的双通缩时代。直到2009年10月,经济增速完全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后,这轮双通缩才彻底结束。
猪肉价格决定本轮双通缩
与2009年出现的双通缩相比,本轮双通缩产生的原因略有不同。
自2019年7月我国PPI转负后,PPI增速一直维持在负区间运行。尽管近期受内外需回暖提振,主要工业品价格出现回升,PPI整体进入修复通道。但考虑到年内整体需求较弱和原油价格的负面影响,短期内PPI很难重回正区间。
图3:PPI同比和环比增速变化%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36氪整理
因此,本轮我国双通缩时代是否到来,决定因素在于猪周期进入下行通道后,会给CPI带来多大的下行压力。
我国猪肉价格的波动一直是由供给侧决定的。本轮猪周期始于2018年5月,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供给快速收缩,我国22省市的平均猪肉价格从2018年5月的15元/公斤一路飙升至2019年10月的高点56元/公斤,随后猪肉价格在经历了短期调整后,一直在50元/公斤左右徘徊。
图4:22个省市生猪和猪肉价格变动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36氪整理
2020年7 月下旬以来,随着生猪存栏量逐月转正、出栏量逐步回升,猪肉价格止步上行,出现小幅企稳回落,标志着本轮猪周期基本步入了下行周期。
图5:生猪出栏和存栏同比变化%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36氪整理
从历史经验看,以往猪周期的持续时间在4 年左右,当有猪瘟发生时,由于短期内产能大量退出导致上行周期相对较短,而补栏周期较久对应下行周期较长。若以2018年5月作为此轮猪周期的起点,2020年7月作为转折点,那么预计至少在明年全年,我国猪肉价格大概率处于下行周期之中。
假设猪肉价格年内回落到25-30元/公斤左右,明年进一步回落到15-20元/公斤左右。按目前猪肉价格来计算,年内猪肉价格降幅大概在40-50%,到明年上半年猪肉价格降幅在60-70%,意味着年末至明年上半年CPI同比增速大概率会落入负区间,标志着“双通缩”时代再度来临。
图6:猪肉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
数据来源:36氪测算
本轮双通缩略有不同
2009年双通缩时代的出现,主因是外部需求快速下滑导致了我国国内供需失衡,物价水平持续低企。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刺激内需修复以抵抗外需走弱的负面影响,当局出台了更多的宽松政策刺激内需。
最终,在经济修复预期增强叠加流动性充裕的作用下,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了较好的表现,股市和债市均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图7:2009年双通缩时期各类资产涨幅%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36氪整理
不同于2009年的双通缩,本轮双通缩出现的主因在于猪肉价格的大幅下行拖累了CPI整体的表现。
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企稳确定性的提升,我国消费需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修复。尤其是7月以来,随着线下消费场景的逐步放开,电影、旅游、餐饮等消费活动迎来快速修复,CPI 非食品环比开始企稳回升,步入修复通道。
图7:非食品价格同比环比变动%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36氪整理
外需方面,尽管海外疫情一直处于反复状态,但我国出口增速年内持续位于高位,反映了疫情影响下,我国外需表现依然强劲。
图8:出口(美元计价)同比增速变动%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36氪整理
因此,从供需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需求快速修复的阶段。这就表明这种双通缩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典型的全面通缩(因为其背后并没有出现经济的全面衰退和信贷供应量的持续收紧),而是一种由猪肉价格周期性变动引发的暂时现象。
双通缩下如何投资
综上所述,因为本轮双通缩并不是典型的全面通缩,因此其对经济整体冲击可控。鉴于此,36氪二级市场分析师认为,未来央行进一步宽松的概率较低,货币政策方面维持当前适度宽松的可能性更大。
有别于2009年双通缩出现后,流动性宽松和经济修复共同带来的全面行情。本轮通缩,资本市场的投资主线仍然是经济修复、流动性边际收紧下,企业盈利情况改善带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在板块选择方面,首先,投资者可以关注抗通缩的防御性行业。如公用事业、医药、食品饮料(除畜禽相关)、文化传媒、交通运输和金融服务等。
其次,投资者需要将公司盈利能力作为投资的主要考量指标,关注受政策和周期利好的行业和板块。如新能源汽车行业等。同时,投资者可以寻找利润修复空间大,行业集中度高、龙头企业具有强定价权,容易产生超额利润的相关行业。如高端白酒、白色家电行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