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利好下,县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哪里?

未来城不落·2020年08月27日 16:46
高铁利好下,县域经济的产城逻辑。

日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发布《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与此同时,要在5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高铁通达,并形成全国1、2、3小时高铁出行圈。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无数城市的命运将发生改变。

有人说,这将会是大城市的又一次“掠夺剥削”,人口和资源将会不可避免通过高铁被虹吸进北上广深,小城镇在被“榨干”后便再无翻身可能。

也有人说,这将是大基建留给县域经济的“最后红利”,当时间成本被一再压缩,县城也有了承接城市功能的可能。高铁不再是大城市之间的专属连接,而会变成城市圈沟通内外的便捷桥梁,把大大小小的县域与城市连接成一张张经济网,产业链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布局。

但无论是虹吸加剧还是功能外溢,当“市市通高铁”不再是传说,当区域空间的禁锢即将被打破,摆在县域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吸引人才、怎么留住人才?

01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县级县级市GDP体量为38万亿元左右,占全国GDP的近五分之二,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GDP总量的3倍多,与TOP30城市GPD占全国总量的占比相同。

也正是经济总量几乎能“顶半边天”的县域,在人均收入上却不够看。

2019年,我国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3万元人民币,其中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平均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远远低于基准线。而这6亿人当中,90%以上都集中在县域。

如果说北上广深是代表中国经济的「集大成者」,那么县域就是关乎木桶到底能盛多少水的「短板」。

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是没有浓墨重彩的时期,昆山的笔记本电脑、南通的家纺、诸暨的袜业、义务的小商品等都曾经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想当重要的地位。

高峰时期,昆山出货的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的近50%,南通制造了全球60%的家纺,温州市的打火机占世界总产量的70%,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全球市场的30%,诸暨大唐的袜子产量占世界市场的30%,全球超过60%的圣诞商品均来自义乌……

小商品产业一度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流失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当国际产业梯度不断转移之后,这些依靠小商品走出国门的县域经济,却在近年尽显疲态。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在过去2014至2018年的五年时间,我国400强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6.4万亿元增长到20.2万亿元,但占全国的比重却由25.8%下降到22.5%。

曾经带领中国走上制造强国的县域经济,反而在如今智能制造的道路上“慢人一步”。

举一城之力“攻坚克难”,这是县域经济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不确定性。现代社会早已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过去。尤其是在经济持续复苏的后疫情时代,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形势,均衡发展的产业集群或许才是县域经济“最后的出路”。

02

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后,5月底,国家发改委也同步下发《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部署抓紧补上疫情暴露出的县城城镇化短板弱项。

找到短板在哪儿,怎么补,用什么补?这或许是摆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前最大的问题。幸运的是,如何横渡“补短板”这条大河,已经有人淌出了先路。

在赛迪顾问此前发布的《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中,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十分之一的GDP。

百强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正是第二产业的腾飞。据统计,2020年百强县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5万亿元,占比高达51%,高出2019年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在这份最新统计的百强县名单当中,浙江水乡嘉善县已经排到了第57位,这一数字在2015年时还只是98位,位列百强县末尾。

2013年4月,嘉善县人民政府与华夏幸福签订了《关于整体合作开发建设经营浙江省嘉善县约定区域的合作协议》,准备发挥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开始打造嘉善产业新城。

不同于其他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县,嘉善政府招商和引资能力原本就很强,最大的问题反而是大面积聚集了外贸服装和木材加工企业,工业用地资源紧缺,原有产业难以升级。

打破原有经济结构,重新构建嘉善产业生态,这样的任务比转型艰巨的多。

华夏幸福先是请来了麦肯锡、华高莱斯、AECOM等在内的九家国际知名的顾问机构,联合对嘉善产业新城进行重新定位。再是借着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东风,依托于嘉善30分钟交通圈覆盖上海、杭州,连接 4 大国际机场、3 大国际货运港口的立体交通优势,将嘉善定位为“全球创新城市、宜游魅力水乡”。

七年时间,华夏幸福一方面为嘉善导入了250余家高技术含量、高科技附加的企业进驻,为整个县域经济培育出了新的增长核心;另一方面,各类研究中心、孵化器的导入也为区域内产业化生产提供了便利。如今,嘉善产业新城已经聚焦科技研发、软件信息、影视传媒、商贸服务四大产业集群,科创生态正在形成,目前已累计引入硕士以上人才约220人,顶尖人才52人。

而在完成了对嘉善的产业重塑之后,华夏幸福也不忘充分发挥自身产业聚合优势,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截止2019年12月底,完成全长超19公里的道路修建,7座市政厂站建设,累计园区建成绿化面积超65万平方米。

一手抓产业,一手抓生态,如今的嘉善既是生态宜居、配套完备的浙江新水乡,也承载着长三角科创人才平台的角色,创造出超360亿元的招商引资额,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0.8%。

产业集群的发展助力了县域经济的腾飞,不同县域经济都有着极具特色的发展“短板”,如何因地制宜的为县域经济“对症下药”,华夏幸福在浙江嘉善之外,做了很多。

以产城融合为特征的产业新城,一次次被实践证明能够助力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比如十八年前还是传统农业县的河北固安,一度走在环京县城经济发展的中下段。2002年引入社会资本华夏幸福共同开发固安产业新城,在产业新城的科学发展带动下,固安已经崛起成了拥有新型显示、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一系列新兴产业集群的“京南硅谷”,正在向着科创城市迈进,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愈发幸福。

03

不同于过去那种“举一城之力搞单点突破”的传统县域经济的“钉子”做法,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从产业研究规划到集群聚集,从载体建设到服务运营,都要经历科学严谨的量身定制。

经济基础、交通区位、地理优势、文化传统……不同县域有自己的产业禀赋和发展诉求。华夏幸福在“产业优先”的发展策略之下,结合区域特色反复推演设计,敲定因地制宜的产业规划和产业集群方向。

在汽车产业基础得天独厚的沈阳,华夏幸福为沈水产业新城导入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在京东文创走廊上的河北大厂,就打造成京津冀文创产业的新高地;而轮到拥有人才优势和交通枢纽地位的武汉 ,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就应运而生。

如何实现优质产业项目的导入,进而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呢?一方面,华夏幸福采用全球招商、数据库招商、产业合作、投资并购等方式不断为合作区域导入龙头项目。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资本、资源、市场等层面的优势,与行业翘楚、科研院所、研发机构深度对接,开展深度战略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简言之,华夏幸福运营产业新城时,正是以“产业优先”为核心策略,“以产业反哺城市,城市激活产业”做产城融合,不断升级城市能级,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但无论是“因地制宜”地为县域经济定制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还是为区域“招兵买马”、“科学运营”,这些都是以华夏幸福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所独有的经济发展优势。

在社会资本存量高的区域内,因为信息的流动加快与创新有关的信息可以更好更快的在创新主体与需求企业之间流动,这样减少了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另外,通过社会资本的高效整合,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合作成本,从而使得合作更加有效的展开和进行。同时,社会资本加持下,创新企业更容易获得创新资源,进而提高创新效率。

世界工厂到世界创新的路有多远?这是21世纪,世界留给中国的一道难题。

县域经济如何打破“天花板”、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后疫情时代,中国留给县域的一道难题。

过去那种规模速度的粗放性增长已经不再适用了,如今的县域经济需要的是注重质量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是不会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发展乏力的产业集群,也是始终走在行业前端、不断发展的创新活力。

未来15年内,中国将会有近百座县城被纳入高铁经济的脉络、正式跨入都市圈的发展行列。当地理空间的限制被突破,经济发展的天花板被打开,县域经济的发展或许需要的正是以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为代表的产业新引擎,填补创新动力,继续扬帆远航。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新锐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下一篇

芒果超媒与B站在上半年各自还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2020-08-2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