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出首个“电子封条” 录像报警录音联网全能

36氪江苏的朋友们·2020年07月03日 15:54
电子封条的启用,开启新的“互联网+智慧执行”的执行新模式,为解决执行难增添利器。

编者按:本文来自现代快报,原文标题《江苏首个“电子封条”长啥样?内置摄像头可随时报警》,记者  孙旭晖,36氪经授权发布。

日前,江苏首个“电子封条”在宿迁市泗洪县启用。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电子封条”仅从外观上就能看到满满的科技感,最厉害的就是它还配置了一套摄像头感应装置,一旦被查封的房产出现异常,“封条”就能自动报警、播放提醒音频和视频,还会立即进行摄像,锁定证据,并将信号传送到执法人员的手机终端。

△ 执行人员对涉案房屋使用电子封条

“我们启用这个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封条’,在全省的人民法院是首家。”宿迁市泗洪县人民法院介绍,“电子封条”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封条上印有“法院查封”和“严禁破坏”等字样。

△ 封条上配有摄像头、显示屏和公告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与传统的纸质封条不同,这个“电子封条”的外观上就科技感满满:整体呈长方形,突出放大的黄底“封”字格外显眼,还配有摄像头、小电子屏、查封公告放置区、二维码等科技因素。其中,内置的摄像头感应装置最显眼。“可以对涉案房产进行监控,一旦被执行人或其他人员试图破坏、开启房间,它便会自动播放法院的警告音视频,告知擅自破坏封条的法律后果。”执行人员介绍,不仅如此,如果对方不听劝告,摄像头就会立即锁定现场证据,并把录下来的影像回传到执法人员的手机上,帮助法院及时知悉情况,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想要突破‘电子封条’的难度和代价就很大了,即使有人硬闯,执行人员也会在几分钟内赶到。”法院介绍,电子封条的启用,开启新的“互联网+智慧执行”的执行新模式,为解决执行难增添利器。不仅在执行中对转移毁坏行为的处理更加及时、智能,能够有效威慑被执行人,同时,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有力提升司法权威和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

想成为未来独角兽吗?36氪江苏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的项目够优秀,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江苏的报道,请将你的需求与项目BP发送到:nanjing@36kr.com,我们会尽快回复。

商务合作请直接联系苏先生Tel:18610353902。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只要求索无止境,“南京原创”就有无限可能。

2020-07-02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