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清华学子,她们却回湖南山里种出了200000㎡的玫瑰园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城”(ID:thecity2015),作者:那城的城城,36氪经授权发布。
清华毕业,却选择离开北京,放弃高薪,回到湖南山里,任谁都觉这是一个疯狂的选择。
可是,有两个姑娘,却做到了。
四年前,波妞和蓉,带着两岁的女儿和五岁的儿子,从北京一路南下,到湖南邵阳的龙脉山住下来。
| 波妞和蓉,两人携手来到山里
换上农民衣裳开始当起了花农,一种就是四年。
四年过去,她们种出了一整座山的玫瑰园,并且用波妞女儿的名字命名,叫——雀儿花园。
雀儿花园,占地230亩,将近200000㎡,横跨观音村和荷叶村。
迄今为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私人玫瑰园。
粗粗一算,玫瑰品种有670个,铁线莲56种,绣球117种,香草16种。
一开始,这里的村民们完全觉得这是一个笑话,直到后来改变发生。
也开始有本地的妈妈,主动加入进来。
在她们的手下,这个距离长沙220公里的龙脉山,一点一点地有了变化。
因为这里有着全球最好的花园玫瑰,连林志玲都曾在这里订花。
以及,她们现在还为村子里的留守儿童,做着公益的自然教育课程。
开放这片花园农场,让孩子们在这里有一个广阔的天地。
现在,波妞的女儿,雀儿,每一天也穿梭在花园里忙碌,和妈妈一起。
我们时常都在说小王子的玫瑰小王子的星球。
想来,这里才是小王子真正的玫瑰花园,而她们,是做了我们想做一直没有做的事情。
01 离开北京,包下整座山种玫瑰
波妞儿和蓉其实都不是跟种植或农业相关的专业。
她们在清华读书时,学的是工商管理,也并没想到,没过几年,她们就会离开北京这座城市。
决定放弃城市生活,是波妞和蓉都当了妈妈之后。
有了孩子,为了给孩子用上最安全的洗护用品,她们在厨房做了人生中第一块天然肥皂。
并一发不可收拾的满世界开始寻找,冷轧基础油和高品质的纯露和精油。
再加上北京严重的雾霾天气,波妞儿和蓉一拍即合,做了人生中重大的一个决定。
逃离北京。
如果说,天然肥皂是她们做的第一件与自然较好的重大事情。
那么决定自己去山里开一家“雀儿”农场,就是第二件。
想到就去做,尽管波妞儿的孩子才两岁,蓉的也不到五岁。
这两个妈妈说走就走,无所畏惧地离开了北京。
到了湖南邵阳龙脉山。
龙脉山下两个村庄紧密相连。
一个是省级贫困村荷叶村,一个是移民村观音村。在波妞筹建花园期间,两村合并,而她们的雀儿农场刚好就在交界处。
盘下这座山真的很需要勇气,波妞说,这里土壤贫瘠,茅草丛生,甚至十年内没有长成一棵树。
| 推土机在作业
虽然自己从这个村子走出去了,可是印象中的家乡,穷乡僻壤,了无人烟,和所有村子一样,只有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沉寂。
每每回到这里,她总是在想,有什么可以值得自己留下来。
如果真没有,那就自己创造吧。也许是做了母亲,停下忙碌的脚步后,才让波妞她们开始思考生活真正的意义和乐趣。
| 波妞女儿雀儿经常跟着妈妈在花园
波妞说,不管飞的多高走得有多远,对家乡始终有一份眷念,更想等到大家老了之后,安心于这片大山。
花园第一期工程花了3年时间打基础,推土改造,攻克种植技术。
第二期工程,是从去年到今年,玫瑰园里继续发生着改变。
“之前只是开辟了山的一角,去年把整座山头整改为环形梯田式”,波妞说,这一年最大的成果,就是在最热的7月将整个龙脉山种满了花。
不同的是,她们并没有种植一般的玫瑰,而是面向不同国家收集花园玫瑰。
| 奥斯汀朱丽叶
她们计划收集齐6000个玫瑰品种,与喜爱玫瑰的小伙伴一起探索玫瑰世界。
所有的品种来自欧洲和日本,原生种苗引进。
这在当时,绝对是做了国内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看起来特别有机会,可也同时意味着另一件事,正是因为国内培育者寥寥,所以基本所有的培育方法,都需要两位妈妈自学。
| 给花浇水的日常
起初她们走了不少弯路,育苗失败是常有的事,花开的不好最有挫败感。
可就是这样,摸爬滚打了头三年,跌跌撞撞反而越挫越勇,总算是种出了能在龙脉山开得漂亮的花园玫瑰。
技术活之外是体力活,从去年的100多亩到今年完工的200多亩,农场的工作人员一共五人,栽培育苗之外,修剪和维护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搭建农场、培育、管理...都有说不出道不尽的艰辛,可是对于波妞她们来说,一切都太值得。
“200多亩,工作人员一共就五个人,栽培育苗等核心工作还是我们俩,其他人就负责修剪和维护。”
就像波妞和蓉又生下了一个孩子,也像又当了一次妈妈。
02撑起孩子们的童年
你不会想到,一个孩子,在大自然里,眼睛里会看到什么,心里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波妞和蓉的孩子都是玫瑰园的见证者,玫瑰园也是陪伴他们日益长大的小伙伴。
“雀儿从两岁开始就跟着我在农场栽花、除草、玩泥巴”,波妞笑着说。
而蓉的儿子更大一些,过来度过漫长假日时,必须帮忙除草、施肥,“以及一起在夜晚去见证浪漫的狮子座流星雨。”
蓉说这些或纯朴或诗意十足的场景,哪里是城市能见到的。
| 波妞女儿经常在玫瑰园里玩耍
每到夏天,孩子就会回到这里,农场是一片自由天地。
波妞女儿和蓉的儿子在干活
一起拔花生
而这种在泥土里摸爬滚打的大自然生活些瞬间对孩子们的滋养,就是大自然里的一花一木所赋予的灵气和道法。
而到底能够给孩子什么,看看蓉的儿子屾屾的暑期日记就明白了。
农场里的小猫2018.07.25星期三晴
蓝猫小添,两个月大,今天从合肥坐顺风车来到农场。
第一次离开妈妈,夜里叫个不停,想妈妈了!我哭了,我想把它送回去,让它见到妈妈。
雷雨来了2018.08.01 星期二多云转雨
晚上,和妈妈一起去花园,听到雷声之后出去的,只为看下雨前的天空。
刚到花园就下雨了,赶紧躲进花篷里。当风吹在身上,风对我做了什么呢?冬天,风是不爱我的,它让我感到寒冷;夏天,风是爱我的,它让我感到凉爽。
此时,尽情享受风的爱。玫瑰静静地,只听到各种虫鸣。
从花篷回屋,发现墙角蹲着一只青蛙,妈妈关上灯,打开门,让它跳出去,这才松了口气,都回家了。
我实在太难想象这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自己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日记。
看,大自然给孩子的,不是看得见摸得到的知识点和分数。
而是一直滋养着的世界观,和自处于这茫茫生活之中的,眼光和格局。
今年,波妞她们还做了一件更有意义的事。
| 村里3-10岁的孩子,每次来到玫瑰园都特别开心
村里的留守儿童很多,他们家中只有爷爷奶奶相伴,一年也见不了父母两次。
所以波妞和蓉开始把孩子们带进农场,利用农场资源开发自然公益课程,免费给孩子们参观和讲解玫瑰的知识,做一些自然游戏。
波妞说,周末的农场就跟幼儿园一样了
公益课程开了第一期,就得到了村里人的称赞和肯定,公益项目传到了隔壁村,现在第二期也在准备开始了。
03一座农场改变了两座村庄
坚持总是会换来改变。
一开始完全不理解的龙脉山村民,开始慢慢发现了变化,有的,还经常溜达过来聊天。
“和所有村子一样,这座村子基本只剩下了老人和小孩”波妞说,她们的愿景,其实是改变大家对村子的固有印象,打造一个玫瑰生活综合体。
“我们希望通过玫瑰园,带给村庄一个好的精神面貌,也希望通过这里吸引更多人关注到这个美丽的乡村”,波妞说。
不同于其他玫瑰园的是,波妞她们的玫瑰文化并没有漂浮在空中,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是并入了这个依附在玫瑰园旁边的村庄。
从雀儿1.0到2.0,她们真的做到了。
除了面积上的扩增,波妞的玫瑰园共享计划,又称为“小王子计划”,吸引了全国各地越来越多人加入。
这个计划从去年夏天开始的,你可以认养一块区域,这个小花园就会用你的名字命名。
在梯田式玫瑰园里,有一块特别的区域,叫“贰园”。这是属于波妞大学时期的十几个同学,因为当时她们班叫小2班。
| 这块区域,就叫“贰园”
毕业多年,大家早已在各自领域开花结果,可只有波妞的这块风水宝地,却守护住了老同学们难以实现的花园梦。
| “贰园”里的绣球
不仅是山村面貌和环境上的改变,雀儿农场也在滋养着村里的所有人。
老人会时不时过来探望聊天,孩子们一放假就爱来这里,还有村里80、90后年轻妈妈们来到农场学习种玫瑰。
此外,这里还让更多在外青年们看到了回乡创业的希望和可能。
娇娇,就是其中一个。
娇娇大学毕业后,在邵阳市一家国企上班,稳定安逸的日子让她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义无反顾辞职,一头扎进农场剪枝弄土。
她说,自己的花园梦是在这里被点燃的。
她更希望加入农场后,未来能让这座山村变成名副其实的玫瑰村。
让每个人的家里都有玫瑰花,让空气里飘着玫瑰香和幸福的味道。
“最重要的,让这里不要再被叫做,’贫困村‘”。
娇娇很笃定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