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热潮下,联想如何答卷?

36氪品牌·2020年05月14日 17:32
联想在智能物联方面已经布局良久,而眼下特殊的市场环境刚好让它获得了加速发展的机遇。

刘征,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商用大客户业务总经理

“不转型等死,如果转型不好就找死”,在一场线上论坛中,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这样形容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面临的“两难处境”。

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不少企业原本倚重的传统组织架构与线下渠道被迫陷入停滞,这让经营者们认识到了驱动企业尽快完成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一位服装企业的经营者在公司内部专门组织了“数字作战部”,他慨叹道:“现在右手骨折了,那么只能锻炼用左手吃饭的能力。”

在同一场现场论坛中,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商用大客户业务总经理刘征也分享了针对数字化转型的建议:“数据的驱动是新基建数字化转型中最重要的因素,所有决策都要基于数据,所有价值的挖掘,背后的支撑都是数据。”

在这个大背景下,“新基建”自然成为疫情期间最火热的话题。在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兴基础设施建设”就已经被明确提出;而在今年4月举办的政治局会议上,“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论述让这一趋势更为明晰。在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的双重夹持下,新基建开始掀起一股不容小觑的热潮。

当然,联想不会在这股浪潮中缺席。在5月8日举办的“联想智慧中国行:联想商用IoT新品发布会上”,其集中展示了旗下五大智能物联设备与两大智能场景解决方案——智能物联设备方面涵盖工业计算设备ECI-430、边缘计算板卡ECB-PR70、边缘计算网关ECG-AR70、嵌入式计算设备ECE-233、边缘传感终端ECS-930,智能场景解决方案包括Lenovo AR/VR与Smart Office解决方案。

当被问到在此刻集中展现智能物联能力是否与疫情和“新基建”议题的火热相关时,刘征表示“这既是巧合,但也会受到市场的影响”,“我们原本的规划就是在一季度完成筹备并在五一前后发布产品,但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让市场需求加速了。”

联想在智能物联方面已经布局良久,而眼下特殊的市场环境刚好让它获得了加速发展的机遇。 

一张限时回答的考卷

按照既有轨迹,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该在没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推进,这或许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维度内完成。但眼下经济环境中大量显见的不确定因素,让这个议题成为了“限时回答”的考卷。

刘征观察到,在疫情影响下,身边不少客户都在加快改变企业的运行模式。以在线教育为例,中国一个大型教育集团在疫情期间需要关闭线下学校,必须在线上搭建自己的直播平台,并需要在教师家里配置相应的设备,完成从线下到线上的迁移。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无论是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或是员工培训,疫情加快了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愈益迫切的需求让联想也成为了限时考卷的答题者,其同样也需要加快提升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能力。

即便刨除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数字化转型其实也源自于企业在大数据时代提升运营水平的内生需求。刘征提到在一家全国拥有三四千家连锁店的餐饮企业,希望找到能够进一步压缩成本的环节。但企业高管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因为无论从员工成本还是店租成本来看已经没有了压缩空间,最后,企业将视线锚定了基本没有变动的店面能耗成本。

在联想提供智能网关设备和技术平台支撑后,这家连锁餐饮公司得以计算能耗波峰与波谷,并根据数据制定相应的能耗成本管理方案,最终顺利完成降本增效。“企业对成本的控制是矢志不渝的”,刘征认为联想通过发挥在设备制造能力和平台算法上的优势,能够帮助企业借助智能物联网切实提高经营效率与水平。 

3S战略解决业务难题

“我一直负责中国区商用的业务,所以能够明显感受到中国企业发展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程度”,刘征这样说道。

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到眼下着力推进的“新基建”,政策演进的背后有一条严密的逻辑线索——2008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着眼于拉动基础设施建设,随后的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转变,而新基建的目标则是推动社会的全面数字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到底能做什么,就成为了联想持续思考的问题。

在过去短短一年时间内,刘征带领的团队已经帮助100多家工业或商业领域客户,为它们在不同场景下搭建起了各种基于智能物联网的能力。“在应用场景中获取数据,借助技术终端与平台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释放数据所蕴含的商业潜力,才能更好地推进数字化转型”,他这样表示。

而在集团层面,一个名为“3S”的战略也在联想落地形成,推动智能物联能力的构筑与提升。3S由智能物联网、智能基础架构和行业智能三部分组成:智能物联网会产生大量数据,成为人工智能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基础能源;智能基础架构则为海量数据的处理与人工智能的优化提供算力支撑;在行业智能方面,联想将为各行各业提供适配的垂直解决方案——例如在工业巡检维修环节,通过引入Lenove AR解决方案就能够帮助后方专家获得实时共享视野,而一线工作人员也可获得远程指导,提升维修效果和效率。

数据、算力、算法与应用场景这四个要素决定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而联想的3S战略实现了在企业层面对所有要素的覆盖。这一战略的受欢迎程度体现在商用业务的快速成长上,据刘征介绍,在2019/20财年,联想商用智能物联设备营收同比增长超过55%。与此同时,联想智能物联的设备与解决方案,目前已覆盖超过10个垂直细分行业,在包括制造、教育、零售、交通、医疗在内的40多个应用场景中顺利落地。

数字化转型就是押注未来

根据咨询公司IDC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80%以上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探索阶段,但也有60%的中小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IT支出明显不足。两个数据间的反差指向了一个结论:人们认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但在投入上却显得“力不从心”。

投入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掣肘于中小企业手中有限的资金,但与此同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让经营者踟蹰不前。但刘征对经济前景仍然保持乐观:“采购经理人指数已经达到了荣枯线以上,并且从联想在昆山等地的供应链来观察,也看不出大范围迁出中国的迹象。”他认为考虑到中国在基础设施和产业技能工人上的优势,人们不必对未来感到悲观。

联想在中国以外的营收占到了集团的75%,但支撑业务发展的制造大本营依旧在中国。武汉在4月8日解封,而联想在其后一天内的复工率就达到了90%,产能在一周时间内已经开足100%,高效的复工复产展现了中国作为制造基地的韧性。

在传统企业的思维中,业务部门更在乎当期回报。这意味着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投入后,希望能够更快速地看到投资回报。但事实上,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并着眼于长远的战略抉择,因此企业在文化和治理模式上能否匹配时代要求,将一定程度上决定数字化转型的成败。

在采访中,刘征表示联想希望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协同创新者”和“赋能者”两种角色:一方面,通过建立良好生态,驱动大家彼此分享经验,从中找寻最佳的创新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技术通过产品、软件、硬件和服务赋能给客户,让优秀的业务想法在技术协助下顺利落地完成。

“当发现技术能带来新的成本优化时,企业就会有动力去继续使用数字化手段”,他说。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假数据与真困境,微博又到了悬崖边。

2020-05-1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