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最强编程模型登场,连续干活24小时,一次处理几百万token
智东西11月20日报道,今天,OpenAI发布了其最新的智能体编程模型GPT‑5.1‑Codex‑Max,这一模型基于OpenAI最新的推理模型打造,专门面向软件工程、研究、数学等复杂任务进行训练。
与此同时,OpenAI还将GPT-5 Pro升级为GPT-5.1 Pro,据说这一模型在写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比前一代模型更强。不过,OpenAI并未披露更多GPT-5.1 Pro的细节。
GPT‑5.1‑Codex‑Max能在单一任务中连贯地处理上百万个token,跨多个上下文窗口运行。这得益于一项叫做压缩(compaction)的技术:模型在接近上下文窗口限制时会自动压缩上下文,保留重要信息,并赋予对话新的上下文窗口,直到任务完成。
这一模型是由OpenAI研究科学家Noam Brown牵头完成的,他在OpenAI专门从事测试时计算,也就是推理的研究。
OpenAI认为,能够持续进行连贯工作,是迈向更通用、更可靠AI系统的基础能力。GPT-5.1-Codex-Max可以独立工作数小时。在OpenAI的内部评估中,GPT-5.1-Codex-Max甚至可以针对同一任务连续工作24小时,持续迭代实现,修复测试失败,最终交付成功的结果。
性能方面,GPT‑5.1‑Codex‑Max在多个编程基准测试中评测优于前代GPT‑5.1‑Codex。该模型还是OpenAI训练的首个适用于在Windows环境里进行编程操作的模型。
推理效率上,GPT‑5.1‑Codex‑Max在中等推理强度下完成任务时,所使用的思考token比GPT‑5.1‑Codex少约30%,但仍能取得更高准确性。
对于不那么敏感延迟但追求质量的任务,还可以开启超高强度推理,让模型花更多时间思考,输出更优解。
OpenAI预计,这种token效率的提升,可以为开发者带来实际的成本节省。
▲GPT‑5.1‑Codex‑Max用更少token实现更高的准确率
目前,GPT-5.1-Codex-Max现已在Codex中提供,可用于CLI、IDE扩展、云端和代码审查,API访问也即将推出。
OpenAI分享了GPT-5.1-Codex-Max打造的多个网页。根据提示词,GPT-5.1-Codex-Max直接打造了一个完全运行在浏览器中的CartPole(倒立摆)强化学习沙箱。
用户不仅可以观看倒立摆的动态,还能通过内置的策略梯度控制器直接训练模型,让AI在实验中不断优化策略。
它提供了神经网络可视化功能,在训练或推理时,用户可以实时观察模型的权重和激活状态,直观理解决策机制。
此外,应用界面清晰展示了每个回合的步数和奖励,并记录了上一次存活时间及历史最佳存活时间,让训练过程和成果一目了然。
在成功实现类似功能的前提下,GPT-5.1-Codex-Max所使用的token数量为27k,而GPT-5.1-Codex的用量为37k。
GPT-5.1-Codex-Max还开发出一个太阳系重力的模拟器。这一应用的目标是让用户直接观察天体的运动轨迹,通过拖拽、点击与操控界面元素,直观理解轨道、速度与引力之间的关系。
这一网页的功能运行流畅,提示词中的功能都得到了不错的实现。用户可点击画布放置带质量的天体,再次点击即可为测试设置初速度向量,借此构建出任意的简易行星系统。
界面提供用于调节中心天体质量与整体时间缩放因子的滑块,允许用户观察同一轨道结构在不同物理条件下的演化过程。
GPT-5.1-Codex-Max打造的下一个案例,可帮助用户直观、动态的方式理解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的折射规律——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
用户可以通过左右滑块调节介质1与介质2的折射率。折射率改变时,界面实时更新折射角度,呈现不同光学环境下的光线偏折情况。
也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使用体验。这位网友试着让昨天发布的Gemini 3 Pro和GPT-5.1-Codex-Max对决,提示词是创建一个鹈鹕骑自行车的SVG。
可以看到,GPT-5.1-Codex-Max打造的鹈鹕、自行车等元素明显包含更多细节,也更逼真。
英国定制化贺卡公司Moonpig的AI部门负责人Peter Gostev分享,自己试着让GPT-5.1-Codex-Max打造了一个金门大桥模拟器,他称这绝对是自己从类似提示词中获得的最好的效果。
与GPT-5.1-Pro相比,Gostev认为GPT-5.1-Codex-Max明显更勤快,而且速度也更快。要让GPT-5.1-Pro完成类似的效果,需要不断指出问题,给出明确要求,GPT-5.1-Codex-Max则更有主动性。
AI工程师Peter Dedene分享,自己体验时发现,GPT-5.1-Codex-Max盯着问题看了5分钟,决定以后再处理,自己以前从没见过Codex这么做。在他看来,模型似乎已经拥有意识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模型能力的持续提升,安全性也成为一大挑战。OpenAI称GPT-5.1-Codex-Max尚未在内部的Preparedness Framework中达到“高等级网络安全能力”,不过其安全能力已经是业内迄今为止最强大的。
目前,Codex系列模型默认运行在高度隔离的安全沙箱中,文件写入仅限自身工作空间,网络访问被关闭,除非开发者主动启用。这些措施可减少提示词注入(prompt injection)等风险。
OpenAI希望通过渐进式部署的方法从真实世界收集反馈,并及时更新模型的安全防护。
结语:编程模型正在走向“智能体化”时代
从GPT-5.1-Codex-Max可以看出,新一代编程模型已不再是简单的代码生成器,而是能够持续工作、自动调试、主动规划的编程智能体。其长时推理、上下文压缩、自我修复等能力,让模型能独立完成项目级任务。
随着运行成本下降、安全沙箱强化、能力全面增强,未来的软件开发方式也可能出现变化,从“写代码”转向“描述需求+审核结果”,智能体有望承担更多实现与迭代工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智东西”(ID:zhidxcom),作者:陈骏达,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