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3000,如何手搓一台“苹果显示器”?

果壳·2025年10月27日 08:20
此文仅献给像我一样省吃俭用又贪图享受的的打工人……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攒机,根据自己的需求买电脑配件组装台式机,丰俭由人。

这其中,很人都抱怨显示器是价格最“不透明”的配件之一——同样是 4K 的显示器,价格从一千出头到上万不等。

其实显示器,也可以“攒”,如果可以用不到一半的价格攒一台上万的显示器,你会不会心动?

不就是显示器么?好攒

我们常用的显示器,主要由四个大部件组成:面板、驱动板(负责将主机输入的数据处理成面板可以展示的画面)、电源、外壳(此外,还有用来调节显示器参数的物理按键)。

价格主要差在面板和驱动板上。

在分辨率相同的前提下,便宜的显示器大都用普通的 LCD,尺寸和色域小一些,刷新率也低一些的参数相对一般的面板;同时,驱动板给的接口数量也会更少一些,或不支持 USB-C“一线通”等等。

价高的显示器,用更先进的基材,上更大的尺寸,更高的分辨率或刷新率,以及色域更广的面板,像是 LG、三星标价过万的 4K OLED 显示器。

当然,它们的驱动板用料也会更好,接口丰富,甚至能支持雷电这种超高速协议,比如苹果那台售价一万多的 Studio Display。

其实,就像攒机一样,这些部件就和主机的主板、CPU 和内存类似,其实大都可以单独买到,然后自己攒一台价廉物美的显示器。

拼好屏

首要是面板选择。

苹果 Studio Display,5K 分辨率、最高 600 尼特亮度、P3 广色域、售价上万。而此前 iMac 5K 使用的面板 LG LM270QQ2,和 Studio Display 参数高度一致,只是亮度略低一点,在闲鱼单买只需要不到 2000 元。

4K 的面板就更便宜了。例如我在用的 LG 32UL950(售价 8000+)同款面板 LM315WR2,淘宝上只要 1500 元左右。

如果你不清楚具体的面板型号,可以挑选目前比较热门的显示器,然后再到屏库网(一个能找到各种显示器面板的数据库)查询它的面板型号。

明确需求十分重要。像我,工作内容主要是写稿做设计,那就适合选尺寸更大、色域更广的面板。如果是用来打游戏,那就可以选分辨率稍低,但刷新率和屏幕响应速度更快的面板了。

如果拿不准面板型号,还可以从驱动板着手。

你可以用“分辨率+刷新率+驱动板”这样的关键词来搜索,比如输入“5K 60Hz 驱动板”,就能找到不少支持多种 5K 60Hz 面板和多种视频输入接口的通用驱动板。

确定驱动板之后,建议连同电源和按键板全套打包一起买,最高不超过 2000 元。

针对更为细致的需求,比如我用 Mac 就想追求一个桌面整洁,那就多花点钱选带 USB-C 一线通接口的。但如果不在意这些,选只有 DP 和 HDMI 接口的驱动板就行。

在搞定驱动板之后,直接问卖家驱动板支持的具体面板型号。

相比之下,外壳才是麻烦的事情。想淘原厂显示器的外壳几乎不可能,而很多第三方的通用外壳都比较丑,也不一定完全适配显示面板。所以,一些极简主义者会选择“裸奔”。

不过,鉴于这几年 3D 打印开始广泛普及,也有不少人会选择用 3D 打印来打外壳。

至于底座的选择就更多了去,一般淘一个支持 VESA 接口的就行。

收到货之后,只需要根据卖家给的驱动板说明书和面板资料,把四大件像拼乐高一样拼起来就行。

大部分接线都很简单,对应的插口和针脚都比较简单明了。

首先是显示器上的背光排线和电源排线。排线上有单面防呆设计,根据卖家给的数据资料,将它们连到驱动板上对应的插口,别硬怼就行。

比较复杂的是驱动板和显示面板的连接。它们大都通过 eDP 排线相连,需要小心掰开驱动板和面板上的卡扣,把排线轻轻推进去,然后按紧。

千万别像我,第一次操作不太明白,“大力出奇迹”把排线给弄裂开了,接线座也连带被扯坏了......好在可以让卖家重发一条连接线,然后我自己去某宝买个了 eDP 接线座,拿到本地的电脑城花 20 块让师傅帮我重新焊上去。

用于传输视频信号,连接面板和驱动板的 eDP 接口|作者供图

有些驱动板为了散热和成本,还需要单独配一块电源板(比如下图,左侧是电源板,右侧是支持 USB-C 一线通的驱动板)。这种情况就需要多接一根电源线,接的时候千万可别正负极搞错了。

因为是自己装的显示器,就不用讲究太多,直接用胶带粘住了一些走线|作者供图

拼好之后先别急着装,可以先连接电脑和电源试试能不能点亮。一般来说,能点亮基本就代表成功了。装的时候也千万注意,别把螺丝拧太紧,也要注意别压着屏幕。

先别上头,谨慎动手

虽然你能买到一样的面板,但没法 100% 还原原厂显示器的体验。

外观和做工达不到是肯定的,但这都不是主要的问题。

首先,面板质量。显示器厂商对屏幕有更严格的品控。我们在其他地方淘到的面板质量可能会次一些,使用寿命、发热控制不及前者,用了三四年之后出现老化、闪屏、发红等问题的概率更大。

同时,厂商也有能力针对面板开发专门的驱动板,实现 HDR、防蓝光和护眼等进阶功能。这些驱动板基本都不单独外售,只能到二手市场碰运气,或者选择通用的驱动板。

通用驱动板,顾名思义,是并不针对某个面板专门开发,而是可以驱动一个类型的面板。它能保障基础的使用,但上面说的那些进阶的功能就没有了。

其次,就像是攒好机之后得给电脑装系统一样,你还得给装好的显示器校色。这一步是不能忽略的,即便是你买到了超高色域的屏幕。专业的校色仪器可不便宜,不建议买,可以从二手市场上租一个。

当然最麻烦的问题是没有售后。以上这些“隐形成本”也是不能忽略的。

邪修路子

用此前提到的 LG LM270QQ2 为例。

“丐版Studio Display”花原厂显示器四分之一不到的价格,享受八分体验(与 Studio Display 一样的 5K 60Hz 分辨率和刷新率,亮度相比原版的 600nit 低了 100nit,色域也一致,因此核心体验上不会有特别大的差距。当然,Studio Display 的人物居中摄像头、音箱、雷电三接口和漂亮外观啥的就别想了),在我看来还是值得。

如果你有点心动,但又担心上面我说的那些问题。这里有个“邪修路子”,你可以买有品牌的 DIY 显示器。

有一些攒显示器的老玩家,或行业前从业者自己创立的品牌,比如酷优客、POLARFIELD、Geekon 等,他们自己采购面板、开发驱动板和外观部件,并委托工厂生产成完整的显示器出售。

实际上,这就是品牌货了,所以都能提供一年的售后服务。

就像如今市面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Studio Display 风格”显示器,只要 3000 出头的价格,就能获得和 Studio Display 几乎一致的镜面屏幕和 5K 分辨率。你别说,贴上个苹果 logo 贴纸,还真难分真假苹果。

甚至,有些品牌还开启了出海之路,不少油管科技博主收到评测机器之后都惊呼:和苹果原版的 Studio Display 在设计和参数上都已经到了难分伯仲的程度......

这些国产的品牌 DIY 显示器已经做出来了 6K 显示器,外观和 Pro Display XDR 几乎一致,价格只要 XDR 的四分之一|Oliur/Ultra Linx

这下网友又得建议库克去拼多多进货显示器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宛潼,编辑:沈知涵,36氪经授权发布。

+1
1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独家整理零一万物最新高管架构。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