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大裁员,华人大佬田渊栋被裁了?Alexandr Wang “嫡系”部门还在重金招聘
据 Axios 报道,Meta 内部人士透露,Meta 正在从其 AI 部门裁撤数百个岗位。
此次,Meta 将在其“超级智能实验室”内裁减大约 600 个岗位,该实验室目前共有数千名员工。裁员将涉及 FAIR(Fundamental AI Research)研究部门、与产品相关的 AI 团队,以及 AI 基础设施团队,但不会波及新成立的 TBD Lab,甚至仍在积极招聘。
根据内部备忘录,Meta 认为其长期以来的 AI 团队已经变得过于官僚,希望通过这次组织调整,让团队运转更加高效、灵活。
Meta 首席 AI 官 Alexandr Wang 在备忘录中写道:“通过缩减团队规模,决策所需的沟通会更少,每个人都会承担更多责任,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和影响力。”
Wang 表示,美国员工将在太平洋时间早上 7 点前得知是否受影响。公司鼓励被裁员工申请内部其他职位,并预计其中大部分人能够在 Meta 内部重新上岗。“这是一群极具天赋的同事,我们在公司其他部门仍然非常需要他们的能力。”
随后,华人 AI 科学家田渊栋在推特上发帖称,“今天,我和我的几位团队成员都受到了此次裁员的影响。欢迎联系我们 :)”
对此,强化学习领域的资深专家、麦吉尔大学兼职教授 Rishabh Agarwal 表示,“Yuandong 在 Meta 内部备受尊敬,他注重细节,技术敏锐,这次裁员毫无道理,我感觉可能是针对前 GenAI 员工。这是 Meta 的损失,但如果你正在招聘前沿强化学习研究人员,这可能是你的优势。”
据悉,田渊栋是 Meta FAIR 的研究科学家主管,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强化学习、规划与效率,以及大语言模型的理论理解。他担任 OpenGo 项目 的负责人,这是一个高效复现 AlphaZero 的项目,能够在推理阶段使用单块 GPU 击败职业棋手;同时,他也是 StreamingLLM、GaLore 等项目的主要导师。在 Meta GenAI 任职期间,他还共同领导了 Llama 4 的推理研究。
在加入 Meta 前,田渊栋曾在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团队工作,并于 2013 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Robotics Institute)博士学位。他曾被任命为 NeurIPS、ICML、ICLR、AAAI、CVPR 和 AIStats 等顶级会议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
bagel.com CEO 转发受此次裁员影响的帖子称,“如果您之前在 meta 上从事闭源超级智能工作,并且想构建开源超级智能,请直接发消息给我,无论您是否被裁员都没关系。”
此外,在 Meta 内部动荡之际,LeCun 正与好友 Andrew Ng 吃饭、聊天。
“被保护”的 TBD Lab 什么来头?
Meta 在 8 月份调整组织架构后,正式将超级智能实验室划分为四个子部门:
- TBD Lab,负责管理 Meta 最新大模型研发,由 Alexandr Wang 领导;
- FAIR,公司核心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
- Products and Applied Research(产品与应用研究部),由 Friedman 领导,负责 AI 产品的用户落地与集成;
- MSL Infra,由 Aparna Ramani 领导,专注于支撑 AI 模型运行的基础设施建设。
TBD Lab 牵头开发该公司大型语言模型 Llama 的最新版本。该模型尚未有正式名称,但公司内部有人称其为 Llama 4.5,也有人称作 Llama 4.X。新的 Llama 项目由 Jack Rae 领导,他此前在谷歌工作,之后被招入 TBD Lab。
TBD Lab 聚集了 Meta 从竞争对手实验室高薪挖来的众多研究员,其中一些人的薪酬甚至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根据一份内部备忘录,TBD Lab 将与 Meta 的其他 AI 团队协作,联合推进多个项目,包括新模型研发、模型推理能力的提升和 AI 智能体的开发。
据悉,Meta 内部的一支基础设施团队中有 9 名成员在收到由前 OpenAI 高管 Mira Murati 创办的初创公司 Thinking Machines Lab 职位邀请后,被公司直接调入了超级智能部门。对此,Meta 发言人 Dave Arnold 回应称,公司原本就计划将这些员工调至 TBD Lab,并相应调整薪酬,“这与是否有外部挖人无关”。
实际上,从今年 6 月开始,Meta 内部就进入了不断变化和动荡之中。
6 月,Meta 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对公司 4 月发布的大模型 Llama 4 表示不满,要求员工加班改进。作为回应,Meta 在内部启动了一个更大规模的项目“Behemoth”,据悉这是一款计划超越 OpenAI、Anthropic 和 Google 产品的新一代模型。但据《华尔街日报》透露,高层对 Behemoth 的能力表示担忧,因此决定推迟其发布。
这一决定让扎克伯格亲自介入公司 AI 业务,他甚至拉了一个包含多名高管的 WhatsApp 群组,亲自参与 AI 研究员的招募。据《彭博社》报道,扎克伯格设定的目标是组建一支约 50 人的团队,专注于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
同月,扎克伯格计划向 Scale AI 投资数十亿美元,并挖来了该公司创始人兼 CEO Alexandr Wang。此外,他还在自己位于加州的家中亲自与研究人员会面。据外媒报道,扎克伯格向 OpenAI 和 Google 的研究人员开出了从 100 万美元到 1 亿美元不等的高额薪酬方案。
几天后,Meta 宣布将向 Scale AI 投资 143 亿美元,但为了避免触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 Meta 的反垄断审查,这笔交易被要求低调。据《The Information》披露,扎克伯格原本愿意出资 50 亿美元,而 Wang 则希望获得 200 亿美元。为给公司筹集资金,Meta 开始在 WhatsApp 中投放广告。
此外,Meta 还考虑聘请前 GitHub 首席执行官 Nat Friedman 与企业家 Daniel Gross,并收购他们共同创办的风投公司 NFDG。据 CNBC 报道,Meta 曾尝试收购 Safe Superintelligence Inc.,但遭到该公司 CEO Ilya Sutskever 拒绝。此外,扎克伯格还与 Thinking Machines Lab 和 Perplexity AI 进行过私下接洽,但因价格和战略分歧,最终均未达成交易。
扎克伯格在招聘过程中掌握了主导权,但也遇到阻力。部分研究人员对 Meta 的 AI 战略持怀疑态度,对内部重组感到不安,甚至认为扎克伯格与 Meta 首席 AI 科学家 Yann LeCun 之间存在战略冲突。此外,还有研究人员误以为收到扎克伯格的信息是恶作剧,几天都没有回复。
6 月 30 日,扎克伯格宣布成立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由 Alexandr Wang 担任首席 AI 官,Friedman 负责 AI 产品方向。Meta AI(原 FAIR 部门,即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团队,由 LeCun 负责)以及新成立的 TBD Lab 在内的多个部门,都被划归至该实验室之下。
扎克伯格的这一系列动作,也迫使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和 OpenAI CEO Sam Altman 等同行紧急展开人才争夺战。7 月,Gross 正式加入超级智能实验室,与 Friedman 共同领导业务。
网友:权力斗争还是在“背锅”?
过去几个月中,Meta 已花费数亿美元,从 OpenAI、Google DeepMind、苹果等公司挖来了大批工程师与研究人员。然而,部门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内部摩擦:任务重叠、优先级频繁调整,引发了紧张与早期离职潮。
这次裁员正是在扎克伯格推动的“小而精、以人才密度为核心的团队结构”框架下进行的。以下为 Wang 的备忘录全文:
今天早些时候,我们对 MSL 进行了调整,目标是让团队成为业内最灵活、最具人才密度的团队。
通过缩小团队规模,决策所需的沟通会更少,每位成员都能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影响力。
与同事告别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都是极其优秀的人,他们为我们的 AI 事业付出了巨大努力。在北美地区,所有受影响的员工都已收到通知;在 EMEA 地区(欧洲、中东、非洲)的员工也已获知情况,仍处于协商阶段。
我们正全力帮助被影响的员工在公司内部重新找到合适岗位。我们组建了一个由招聘人员组成的“突击小组”,以加速匹配流程,让他们能够快速进入适合的职位。
这绝不意味着我们会减少投资。事实上,我们将继续招募业界最顶尖的 AI 原生人才。
我们的目标是让 MSL 运转得更快。我们对正在训练的模型、雄心勃勃的算力计划以及正在开发的产品都充满信心,并坚定地走在迈向超级智能的道路上。
不过,网友们对 Alexandr Wang 给出的裁员理由并不认可。
有网友表示,“他们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流程很糟糕,我们不是去优化(甚至可能使用人工智能),而是要裁员’?”
“这表明他们的组织是一个绝对有毒的烂摊子,因为大约 90% 以上的被解雇人员很可能没有参与决策过程。”
有人这样“翻译”Wang 的话:“我们正在解雇那些在这里待了很长时间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讨论高管层的决策,并且有胆量认为员工应该参与董事会级别的对话,而不是将自己对领域专业知识的想法局限于 ZOOM 会议中。”
还有网友称,“真正的原因是:Wang 在残酷的政治博弈中要比 FAIR 那些‘老实科学家’厉害得多。那些科学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会凭工作成果来被评价。在这个世界里,这些人说出的‘话’并不代表真相,而是掩盖真实动机的武器。一句话总结:Wang 想要的是预算权,而 FAIR 那些坚持开放研究的科学家,可能戳穿了他的虚张声势和过度炒作。”
还有网友指出,给领导不满“背锅”的总是那些说“不”的人。
“我看到领导层现在对产品推进速度充满了挫败感,而这种不满,大多指向那些总是对产品发布说不的‘内部把关人’。我们这边的领导最近在提倡一种做事方式:‘先干了再说,事后再补救’,换句话说,就是要有‘行动导向的偏好’。当然,这种做法也有边界,但在应对各种内部博弈时确实挺有用。我现在花在‘和各方对齐’的时间少了很多。更多时候,我会直接去做那些凭多年经验判断是正确的事。当然,也会运用经验去判断什么时候不能硬推。”
对此,一位自称在 Facebook 工作过的网友表示,“我在那里工作过七年,这种‘把关人效应’确实存在。它不会阻止有缺陷或有害的产品发布,但会阻止那些收入中性或负收入的产品,即便我们已经证明该产品对用户福祉或品牌好感度是正面的。”
参考链接
https://www.axios.com/2025/10/22/meta-superintelligence-tbd-ai-reorg
https://www.wsj.com/tech/ai/meta-ai-superintelligence-team-6415a4f4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lexandr-wang-meta-superintelligence-labs-layoffs-memo-2025-10?utm_source=reddit&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BusinessInsider-post-artificia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前线”,作者:褚杏娟 ,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