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营销一号位救火,极氪风评反转了
Orin升级到Thor、400V变800V、激光雷达标配、电机功率900匹……
结果么,售价比老款还低了5000元(补贴后)。
搁哪个品牌,都是老车主拉横幅维权剧本。
更不要说有“一年三代”背刺老车主“黑历史”的极氪了。
但离奇的是,这次不但没被口诛笔伐,反而风评反转:
到底发生了什么?
001新款,升级降价
性能、配置、技术全都大升级。
比如后驱版续航从675公里提升到710km,不过电池包容量没有变。根本原因是26款极氪001,终于用上了800V高压平台(官方口径900V),提高了整车的能量效率。
此外电池升级成了12C充电倍率,峰值充电功率超过了1000kW,也就是极氪版“兆瓦闪充”,从10%充到80%只要7min。不过目前极氪自建超充桩的最大功率仍然是800kW。
值得一提的是,极氪缔造者、老领导安聪慧调任吉利集团CEO时,李书福给了他一项新任务——负责新成立的电池产业集团,加强吉利自主整合。
新款001不再用宁德时代产品,搭载了吉利集团自研的电芯:衢州极电,这可能也是加量不加价的核心之一。
800V平台同时直接带动动力升级:四驱版输出功率达到680kW(较老款提升100kW),零百加速仅需2.83秒(不含起步时间,实测预计3秒左右),单电机版本后电机功率从25款的310kW提升至370kW,零百加速时间从5.9秒缩短至4.98秒。
最大的升级给了智能化,智能辅助驾驶芯片从英伟达Orin变成了Thor,全系标配,算力至少2-3倍提升:
算力上去了,传感器方案同时升级:激光雷达从之前的中高配才有,变成了全系标配。
软件方案也从之前的极氪自研端到端,换成了千里科技提供的千里浩瀚H7:
智能座舱层面,26款极氪001终于标配了高通8295,HUD加大到39.3寸:
其他配置层面,也做了大量升级:
价格嘛~26款极氪001,26.98万起售,算上补贴,只需要25.48万就能开回家。
相比之下,去年8月引起巨大争议的25款极氪001,起售价反而更贵,25.9万。
对于老车主,极氪同样和以前一样“照顾”:可以升级,不过只包括8295座舱芯片,而且要另外花10000元。
26款极氪001对于老车主,实实在在又刺了一回。放在其他主机厂,大概率又是一次网络上口诛笔伐、4S店横幅维权的剧本。
只不过相比去年行业罕见的“一年换三代”事件,这次的新款极氪001,竟然让网友用户品出了“真诚”的味道:
极氪官方公众号,学习小米搞起了答用户问连续剧,关于001的几期下面,全是谅解与欣慰。
尤其是针对部分正在犹豫中的用户,想要更多免费流量时长和三电质保权益,极氪第一时间回复网友,在过渡期内仍为焕新001用户提供终身三电质保及流量权益,赢得了大量点赞。
极氪前任市场营销负责人关海涛官宣离职才几天,这变化也太大了一点。
极氪新来的营销操盘手,何许人也
带来评论区新气象的新人,名叫沈方俊:
前几天极氪官方确认加盟,出任极氪首席商务官,即CBO,全面负责品牌营销、销售体系、用户运营及渠道拓展等核心商业化职能。
沈方俊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得过食品科学硕士学位,不过之后的职业生涯几乎都是和市场营销相关的。
比如同在青岛的海尔集团,就是沈方俊第一次闯出名声的舞台。
在海尔,沈方俊誉为海尔八十万蓝V总教头,团队运营的官方账号、渠道达近100个之多,其中海尔官微一改当时所有品牌官微冷冰冰的画风,开创了别具一格有温度的沟通方式,是人格化运营最早期的官微。
期间其最令人深刻的操作,就是带领各种蓝V抢明星的热评。不管是哪个明星发动态,海尔总能第一时间评论,并且都被网友送上热门评论,被明星本人关注和回复,0成本撬动明星互动效应。
甚至,沈方俊还把海尔官方账号做出了营收,从2015年开始,海尔先后在公众号、微博开启广告位招租,VIVO、淘宝等等都先后投放合作。
2016年海尔新媒体团队宣布脱离母体,独立创业,成立了青岛创客之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沈方俊任公司CEO,海尔集团仍然是主要客户,2017年帮海尔策划了“底价100万接KOL广告”的营销活动,相当博人眼球。
阿里任职期间,沈方俊历任天猫行业运营负责人、阿里本地生活高级管理岗,主导策划了“中国锦鲤”、“淘宝直播间卖火箭卫星”等多个现象级爆款案例。
以中国锦鲤为例,当时为推广出境游业务,宣传出境也能用支付宝付款,支付宝动员各大免税店、航司、大邮轮、国际酒店等,为中奖的幸运儿提供奖品。
该条官微迅速被转发至300万次,开奖后连续上了十多条热搜,创造了新纪录。
互联网“打法”已经引起不少争议的情况下,极氪仍然选择了这样一位互联网与零售基因更强化的市场营销一号位。
今年其实是极氪规模化盈利的关键转折点,年初极氪定下的目标是32万辆,意味着平均月销至少要超过2.5万辆。
但前九个月极氪累计销量为143600辆,仅完成44.88%销售目标,较2024年同期的142873辆增加727辆,很难谈得上增长,只能说持平。
绝对销量同比增长,但兑现年初立的目标Flag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尤其是今年汽车销售黄金期基本已到尾声,未来三个月内极氪只有实现超17万辆的销售量才能完成全年目标。
这几乎是营销大师雷军都难以完成的任务。
800V、激光雷达和高通8295……这些配置在2024年甚至更早就已经是行业的“标准答案”,但“2026款”极氪001才刚刚实现标配。
也不能说掉队,但怎么看都已经没了极氪当年引领开拓者的心态与气势。
反复“背刺”,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是一直被动追赶头部产品力的体现。
而竞争对手则是一刻也不会放慢脚步。
这样的背景与条件下,网友盛赞的“态度转变”,可能只是沈方俊一系列艰巨任务的第一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能车参考”(ID:AI4Auto),作者:贾浩楠,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