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全球首个GB300巨兽救场,一年烧光70亿,OpenAI内斗GPU惨烈

新智元·2025年10月11日 19:25
万亿LLM数天炼成

为了争夺有限的GPU,OpenAI内部一度打得不可开交。2024年总算力投入70亿美元,但算力需求依旧是无底洞。恰恰,微软发布了全球首台GB300超算,专供OpenAI让万亿LLM数天训完。

过去一年,OpenAI在算力上斥资70亿美元。

其中,大模型研发占了最大头——50亿美元,而推理计算仅用了20亿美元。

可见,LLM训练正吞噬无尽的算力,这也是OpenAI最近一直在大举扩展超算建设与合作的重要原因。

采访中,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坦言,「内部如何分配GPU,简直就是一场痛苦与煎熬」。

OpenAI各个团队争抢GPU,那叫一个激烈。最头疼的是,如何去合理分配。

如今,甲骨文、英伟达、AMD等芯片巨头/云服务巨头,纷纷与OpenAI联结,能够解其燃眉之急。

这不,就连曾经最大的「金主爸爸」微软也上阵了。

纳德拉官宣,全球首个配备4600+ GB300的超算率先上线,专攻OpenAI。预计,未来将扩展到十万块GPU。

英伟达称,这一算力巨兽,可以让OpenAI不用数周,仅在数天内训练万亿参数模型。

全球首台GB300超算,数天训出万亿LLM

就在昨天,微软Azure宣布成功交付了,全球首个生产级超大规模AI集群。

它搭载了超4600个GB300 NVL72,配备通过下一代InfiniBand网络互联的Blackwell Ultra GPU。

今年早些时候,微软曾推出GB200 v6虚拟机(VM),通过大规模GB200 NVL2集群,已在OpenAI内部训练部署得到应用。

这一次,GB300 v6虚拟机再次树立了行业标杆。

该系统基于机架级设计,每个机架包含18个虚拟机,共计72个GPU:

  • 72个Blackwell Ultra GPU,搭配36个Grace CPU
  • 通过下一代Quantum-X800 InfiniBand,实现每GPU 800 Gb/s的跨机架横向扩展带宽(2x GB200 NVL72)
  • 机架内130 TB/s的NVLink带宽
  • 37TB高速内存
  • 高达1,440 PFLOPS的FP4 Tensor Core性能

全新设计,为大规模AI超算而生

为打造出最强超算,微软对计算、内存、网络、数据中心、散热和供电等技术栈的每一层,都进行了重新设计。

机架层:低延迟高吞吐

通过NVLink和NVSwitch,GB300 v6在机架层面实现了高达130TB/s的机架内数据传输速率,连接了总计37TB的高速内存,由此消除了内存和带宽瓶颈。

在大模型和长上下文场景下,推理吞吐量大幅提升,为AI智能体和多模态AI带来前所未有的响应速度和扩展性。

同时,Azure部署了采用当今最快网络 fabric——Quantum-X800 Gbp/s InfiniBand——的全连接胖树(fat-tree)无阻塞架构,能够跨机架扩展数万个GPU。

此外,Azure散热系统采用独立的「散热器单元」和「设施级冷却方案」。

在为GB300 NVL72这类高密度、高性能集群保持热稳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资源消耗。

软件层:全面优化

不仅如此,微软为存储、编排和调度重构的软件栈也经过全面优化,能够在超算规模上充分利用计算、网络、存储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提供前所未有的高性能和高效率。

OpenAI GPU争夺战,一场「痛苦与煎熬」

在OpenAI内部,正上演一场GPU激烈争夺战。

上周四,Greg在一期「Matthew Berman」播客节目中,自曝管理算力资源分配的过程,令人揪心且筋疲力尽。

这太难了,你总能看到各种绝妙的点子,然后又有人带着另一个绝妙的点子来找你,你心想,这个也太棒了。

在OpenAI内部,将算力资源主要分配给「研究」和「应用产品」两个方向。

为了应对算力分配的挑战,OpenAI建立了一套相对清晰的资源分配机制:

  • 高层决策:由奥特曼和Fidji Simo组成的领导团队,决定研究团队与应用团队之间的总体算力划分;
  • 研究团队内部协调:首席科学家和研究负责人,决定研究团队资源分配;
  • 运营层:由Kevin Park领导的小型内部团队负责GPU的具体分配和调动。

OpenAI复杂算力关系网络图

Greg提到,当一个项目接近尾声时,Kevin会重新分配硬件资源,以支持新启动的项目。

算力驱动着整个团队的生产力,此事干系重大。

大家对此都非常在意。人们对「我能否分到算力」这件事所投入的精力与情感强度远超想象。

一直以来,OpenAI多次公开表达其对算力永不满足的需求。

OpenAI首席产品官Kevin Weil曾表示,「我们每次拿到新的 GPU,它们都会被立刻投入使用」。

OpenAI对算力的需求逻辑很简单——

GPU的数量直接决定了AI应用的能力上限。获得的GPU越多,所有人就能使用越多的AI。

不仅OpenAI,整个行业科技巨头也在加码算力投入。小扎透露,Meta正将「人均算力」打造为核心竞争优势。

上个月,奥特曼称,OpenAI正在推出「算力密集型服务」。

当我们以当前模型的成本,将海量算力投入到有趣的新想法上时,能创造出怎样的可能性?

这场算力争夺战中,谁手握最多的算力,将决定谁在AI竞赛中脱颖而出。

参考资料

https://x.com/satyanadella/status/1976322455288545343

https://x.com/Azure/status/1976319720472138045 https://azure.microsoft.com/en-us/blog/microsoft-azure-delivers-the-first-large-scale-cluster-with-nvidia-gb300-nvl72-for-openai-workloads/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openai-president-allocate-gpu-compute-internally-greg-brockman-2025-1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元”,作者:桃子 ,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AI教父Hinton警告:AI或已有主观体验,人类误解心智将引危机。

7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