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图携手美团、携程,直指阿里到店战略
从高德推出榜单产品高德扫街榜,到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试点团购业务,阿里方面已然将搅局到店赛道的意图摆在了明面上。随后,抖音生活服务上线“烟火小店扶持计划”,小红书则推出了本地生活会员服务小红卡。种种迹象表明,尽管用补贴开道的外卖大战硝烟尚未散去,但又一轮到店大战也已蓄势待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又有一家大厂要加入这个战局,而且还再次上演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戏码。
近日百度地图App迎来更新,新增本地生活服务榜单产品“AI去·榜中榜”。与高德扫街榜一样,百度地图的“AI去·榜中榜”也是基于真实出行数据,让用户“用脚投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AI去·榜中榜”集合了大众点评与携程口碑榜,并且还与美团打通,引入了后者的团购商品。
此时距离高德扫街榜9月10日的上线时间不过两个多星期,考虑到跨平台数据打通与打造产品的工期,百度地图这个动作不可谓不快。其实,百度地图此举也不难理解。
虽然高德此番出击的主要目的或许是配合淘宝闪购、饿了么的团购业务,但对其而言这一步同样也有诸多积极意义。毕竟即用即走的用户习惯始终是困扰地图等工具类产品的难题,而这主要是因为用户在打开App之前,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目的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地图的作用就是作为工具来帮助用户到达目的地。可点评与榜单却涉及决策环节,能帮助用户筛选目的地、甚至吸引用户发表评价,从而改善即用即走的局限性,进而获得更多的用户时长,并带来更多商业化的可能。
同为地图App,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面临的困境无疑是一样的。以商业化为例,仅今年以来,百度地图便已相继在导航服务、打车服务中开辟了更多广告位。进一步来说,其实不仅仅是百度地图,整个百度如今的日子也过得并不舒坦。近年来受短视频平台的分流,以及AI搜索兴起对于搜索广告产生冲击等方面的影响,百度的核心收入来源广告业务持续承压。
而且在用户规模上,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也存在相当的差距。根据QuestMobile不久前发布的《2025全景生态流量秋季报告》显示,截至8月高德去重月活为9.62亿,百度地图去重月活则是5.94亿。所以即便是出于防守的目的,为避免用户规模的差距持续拉大,百度方面必然也要有所行动。
既然高德身为阿里在到店赛道的排头兵,已经抡起胳膊大造声势,百度地图此时入局也就能蹭一波流量,有望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于百度地图为什么要拉来美团、携程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要知道光有流量不足以构成业务闭环,还需要核销的手段。事实上,高德地图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其背后的阿里却拥有庞大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这也就意味着高德扫街榜无需自己完成交易闭环,而是可以作为“流量中枢”,为淘宝闪购、飞猪等成熟业务来提供支撑。
相比之下,百度地图虽然也曾是百度O2O业务的前哨站,但后者早早地便撇开本地生活服务,自身已经不具备实现交易闭环的条件,所以如今就只能寻求外援的帮助。
而且从外卖到即时零售、再到到店,一再被挑衅的美团显然不待见阿里。可以看到,如今面对高德地图的攻势,美团方面已经发起多轮反击。日前就有消息源透露,为解决商家借优惠索要好评等现象,大众点评将于10月17日开始更改星级计算体系。至于携程,虽然目前尚未受到太大波及,却显然也有担心飞猪借大淘宝生态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的担忧。
鉴于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百度与美团和携程可谓是各需所需。总而言之,“AI去·榜中榜”相当于为美团和携程提供了一个共有的地图工具,使得其能够与阿里形成对位竞争。与此同时,百度也能借此成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入口,进可收过路费、退可借流量来提升用户规模。
当然,高德地图也好、百度地图也罢,如今摆在他们面前共同的难题,是随着对榜单、团购等业务的不断加码,就需要在变得越来越“重”的同时,避免离一个纯粹、好用的地图产品越来越远。
但不论如何,到店赛道两大集团对垒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这或许便是奠定未来5年、甚至10年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竞争格局的重要战役。而第一战的战场,便是此次国庆假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