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无界,共创无限|招银浦江数字金融生态大会成功举办
9月5日,招商银行在沪举办“2025招银浦江数字金融生态大会”,围绕大模型基础设施建设、大模型及场景应用两大主题,邀请行业领军人物、招行合作伙伴代表参与分享讨论,超100家银行、证券、基金、理财子、保险及科技企业参会。该次大会汇聚学术界、科技界、投资界知名专家学者,共探人工智能技术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赋能路径,携手绘制数字金融绽放璀璨光芒的未来蓝图。
在会上,招商银行首席信息官周天虹提到,“招行聚焦大模型应用,正是响应国家号召、以‘人工智能+金融’培育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实际行动。当前,银行需打好‘上下文工程+知识管理+后训练’组合拳,聚焦高价值场景并建立价值度量体系,推动研发从‘业技融合’走向‘业技共创’。大模型在银行的应用发展需要生态伙伴的支持、需要行业的合作才能做好,‘单打独斗’难以做到高水平,更可能错失机遇窗口。这条路,希望与大家携手同行、群策群力。招行愿以开放合作共赢理念,与各方深化协作,推动AI与金融深度融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过去两年,招行前瞻布局,全面投身大模型技术基础搭建与应用路径探索,构建起支撑全行多领域规模化应用的技术体系。与此同时,招行以技术准备为依托,在全行业务领域加快大模型落地节奏,推动技术优势转化为业务发展实效,让创新成果更好赋能客户服务与价值创造。
主会场:金融产业+人工智能共同构建新质生产力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金融产业如何融合新技术以构建新质生产力,已成为行业内共同聚焦与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朱军、火山引擎总裁谭待、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通义大模型业务总经理徐栋以及清智资本及清智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张煜等多位专家学者进行分享,结合大模型与人工智能的迭代脉络,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应用实践路径与产业变革趋势展开深入探讨,进而引发了关于AI驱动下金融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朱军:“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多模态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已在影视、动画等内容创作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他强调,该技术下一步的重要方向是与具身智能深度融合,通过结合视觉、语言、环境交互等多种模态信息,增强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泛化能力,大幅降低实际部署成本。多模态与具身智能技术的协同发展,将极大拓展人类在数字与物理空间中的创造力与应用边界。”
火山引擎总裁谭待:过去半年,大模型能力显著提升,调用量高速增长。AI 时代推动企业IT架构转型,催生出新的AI云原生技术栈。金融场景中,大模型落地面临合规、安全、可信挑战,建议金融机构搭建多层防护体系,抵御对应用的攻击、保障数据私密,并建立“AI对抗AI”的动态防御。此外,AI云原生技术优化训推和部署效能,金融数据智能体提升数据体验,AI数字员工正普遍落地,招行等机构借助大模型推动业务创新,未来大模型将持续赋能各行业发展。
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过去十年,人工智能完成了从感知AI到生成式AI,再到世界模型-具身AI的关键演进。2011年起,感知AI依托监督学习,从人类标注中“看见世界”,但人工标注效率低,1400万张视觉标注图需单人全职标注10.5年;2017年生成式AI凭借Transformer与大模型,从人类语言知识中“理解世界”,可互联网文本数据预计2028年耗尽,且多模态高阶认知成为新方向。当下,AI需突破数据稀缺瓶颈,迈入现实世界,未来具身AI将成为突破方向,推动AI在真实世界中实现主动探索与学习。
通义大模型业务总经理徐栋:当前大模型在技术能力上持续突破,MOE架构优化算力分配,推理效率、多模态融合能力不断提升,长上下文理解拓展应用边界,deepresearch驱动底层创新。同时,开源策略与生态建设至关重要,开放协作可加速技术迭代,共建共享生态汇聚产业合力。实践中,大模型已在多行业落地,智能客服高效响应、多模态审核助力风控、综合报告生成提升效能。展望未来,全模态融合将深化交互,模型向Agent演进、Multi-Agent协同,业务数据深度融入,驱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为行业发展开拓新局。
清智资本及清智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张煜:当前,AI是未来5-10年最大产业变革方向,生成式AI引发社会革命,多模态、场景认知成为应用核心,类脑通用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快速发展,AI门槛下降,成为企业基本竞争力。投资上,AI全产业链均有机遇,且具身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已开始盈利,世界模型+RL成为新技术方向。未来,以AI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将成我国发展支柱,清智也会持续推动AI创新与产业融合。
招商银行数字金融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韦江波:当前银行业经营面临诸多挑战,大模型是最大的确定性机会,其技术突破将推动银行服务模式、交互模式和工作模式变革。招行凭借与生俱来的科技基因,坚定拥抱大模型,秉持AI First理念,在行动上率先、资源上优先、追求成效上领先。目前已构建大模型全栈体系,多领域投产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不过,银行实现大模型规模化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大模型推理速度、多模态大模型、知识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联合同业、科技厂商共同探索解决。银行大模型建设离不开生态伙伴的共建共创,希望大家能携手共建,合作共赢。
分会场:大模型基础设施建设&大模型及场景应用
大模型基础设施建设分会场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的探索与实践经验展开分享与探讨。金融机构行业专家围绕金融AI实践、算力底座构建等主题分享,科技企业代表聚焦大模型技术与智算网络实践深入探讨,共探数字金融发展新路径。
大模型及场景应用分会场围绕大模型与金融场景相互探索应用实践展开分享与探讨,共话金融大模型发展新机遇。
本次大会的两场分会场研讨,议题兼具广度与深度,既覆盖基础设施建设的底层逻辑,又深入应用生态构建的实践路径。与会嘉宾通过深度分享与多维研讨,为金融行业数智化转型提炼出具有前瞻性与实操性的路径参考及经验借鉴。这些凝聚行业智慧的经验与见解,将为金融领域精准捕捉转型机遇、系统破解升级挑战提供关键指引,为行业高效达成智能转型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以AI First引领数智招行建设
本次大会上,“AI+金融”的融合路径和大模型技术的产业价值成为行业共识,而招行在大会中传递的开放协作理念与技术实践方向,正与其长期坚定的战略布局一脉相承。恰逢大会举办时点,招商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以具体数据与业务成果,全面展现数智招行建设的推进成效,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数智化转型的深化方向。
招商银行坚定以“AI First”为引领,全面加速数智化转型步伐。2025年半年报显示,招行紧抓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突破的机遇,将AI能力的建设置于优先地位,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银行。为夯实数智化基础,招行持续投入资源完善“云+AI+中台”数智化底座。2025年上半年,信息科技投入达44.4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3%。同时,研发人员扩充至10782人,占员工总数的9.13%,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人力保障。
在业务应用层面,AI已深度融入招行零售、批发等核心业务板块。零售业务方面,借助大模型技术全面升级“小招”智能服务,实现从“被动回答”到“主动洞察”的升级,推动零售信贷数智化转型,强化量化风控体系。批发业务中,招行通过“CRM小助”赋能客户经理,实现智能营销辅助,截至报告期末,月活跃用户数突破7000人,有效推动了企业客户的服务升级。
在风险管理领域,招行打造风险合规管理智能助手“风险小助”,嵌入作业流程为客户经理赋能,推进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审贷官智能体及风险推理大模型建设,提升信贷审批效率与风险管理能力。
在内部运营中,以“营小助”为代表的大模型智能运营助理覆盖超80%运营人员,财务报销审核也引入大模型,实现智能化转型。此外,招行还通过“爱共创AIGC平台”培育员工AI思维与技能,对外积极参与大模型技术生态共建,向开源社区贡献自研成果,推动大模型技术生态共建。
未来,招行将继续深化“数智招行”建设,探索“人工智能+金融”“人+数智化”创新模式,通过科技赋能,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