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道·新故事:鑫源智造的户外进阶
如果仔细观察全球制造业的转型轨迹,会发现一条清晰的路径:传统制造企业不再满足于单一品类或单一环节的制造,而是以“技术+场景”为核心挖掘细分市场价值,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跃迁。例如今天的主角对于户外作业装备行业市场的探索。
日前,重庆鑫源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源智造”)正式对外公布,将向“全球户外作业轻量化智能装备领先品牌”转型。
在制造业智能化、轻量化浪潮翻涌的当下,鑫源智造的这次转身,不仅是对外部趋势的响应,更是一场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的精准卡位。
它能否讲好这个“新故事”?
一、从“制造”到“智造”的跃升
战略升级的背后,是业务逻辑的重构。
鑫源智造是一家业务涵盖镁铝合⾦铸造、全铝家居与农机、通机及园林机械研发、生产销售的综合性企业,其中镁铝合金业务客户涵盖主流知名车企。
结合近期的战略发布,鑫源智造转型路线已清晰:通过“智能化+轻量化”路径,锚定更广阔的赛道——户外作业智能装备,农业机械装备向“轻量化、智能化”深度转型,镁铝业务强化“轻量化”技术优势,协同发力构建“材料-场景-智能”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为全球户外作业装备领域提供更高效、更具创新性的智能解决方案。
“户外作业装备”是一个容易被低估的赛道。它既包括传统农业机械,也涵盖无人机、机器人、特种作业装备等新兴领域。
鑫源智造聚焦户外作业装备“轻量化+智能化”双轮驱动,聚焦户外作业场景,推动公司从“装备制造商”向“科技型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这一战略并非凭空而来。控股股东鑫源集团在去年8月入主后,迅速注入鑫源农机51%股权,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得以夯实。
二、传统业务如何反哺新赛道?
转型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对原有能力的组合与放大。鑫源智造的底气,来自三个层面的价值复用:
首先,是对传统业务反哺,使其从农业机械装备到户外作业装备研发。
鑫源农业机械装备全球累计销量超1100万台,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不仅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更积累了大量的户外作业场景数据和人机交互经验。这些数据将成为AI算法训练的基础,反哺农业机器人、无人耕作设备的研发。同时,公司深耕镁合金应用设计、开发、精加工业务20余年,并镁合金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单位之一,可以充分满足户外作业装备轻量化零部件的需求,让作业装备更加轻巧灵活。
其次是技术跨界复用,从镁铝压铸到汽车技术的延伸。
集团旗下鑫源汽车本身有着极强的竞争优势,在汽车行业迈向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过程中,“轻量化”已成为提升续航、降低能耗的重要条件。按照测算,汽车每减重10%,能耗可降低6%-8%,镁合金凭其轻质特性(镁比铝轻36%),从传统的方向盘、支架等零部件,向电池包乃至一体化压铸成型的大型结构件快速拓展。
最后是渠道杠杆效应,借力集团全球网点出海。
控股股东东方鑫源集团在海外设有汽车生产基地,产品已远销全球50余个国家及地区,全球销售网点超2000个。鑫源智造可借助这一网络,实现户外作业装备的海外本土化推广与适配,进一步贴合当地农业生产痛点,启动农机装备的电动化、智能化改造,加速鑫源智造户外作业智能装备在全球市场的渗透。借助海外网络,鑫源智造可加速全球布局。
三、传统制造转型的“鑫源路径”
鑫源智造的转型,为传统制造企业提供了三个层面的参考:
老牌制造转型样本,鑫源智造不是从零开始做机器人或无人机,而是基于原有的材料工艺与制造能力,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这种“能力复用”模式,降低了试错成本,提高了转型成功率。
区域产业集群联动,重庆正在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之都,鑫源智造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其镁铝轻量化零部件可供应本地车企,而智能网联技术也可反哺农业装备的智能化升级。
中国装备出海新路径,东方鑫源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已经证明,中国制造不再是低价代名词,而是可以通过本土化改造、渠道深耕,成为区域市场的领导者。这套经验正在被复制到智能装备领域。
写在最后,对鑫源智造而言,这场转型“长征”才刚刚开始。值得肯定的是,在户外作业装备这个千亿级赛道上,鑫源智造已经掷出了很有分量的一枚骰子。它的故事,不再只是一家农机或压铸企业的小循环,而是一场关于中国制造智能化转型的中场战事。